第134章全據徐州(1 / 2)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劉備雖然奮力抵抗,但麵對敵人的強大攻勢,他終究還是無能為力。徐州軍隊逐漸疲憊不堪,傷亡人數不斷增加。

在混亂的戰鬥中,劉備與張飛失去了聯係。他焦急萬分,四處尋找張飛的蹤跡,但眼中所見隻有無盡的殺戮和混亂。

無奈之下,劉備隻得下令撤退。他帶領著殘餘的兵力,奮勇殺敵,開辟出一條逃生之路,向著遠方逃離。戰火在他們身後熊熊燃燒,似乎在嘲笑著他們的失敗。

臧霸看到徐州軍隊開始潰敗,立刻命令吳敦率領人馬緊緊追擊劉備,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直奔蘭陵縣所在地。

劉備一開始帶領軍隊撤退時,由於驚慌失措,迷失了方向。直到天亮後,他才重新確定了方向,準備返回蘭陵。

然而,令劉備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回到蘭陵時,城頭上已經飄揚著劉翊軍隊的旗幟。看到這一幕,劉備大驚失色,急忙率領軍隊向南撤退。

在離開蘭陵縣十餘裏的一片茂密樹林中,劉翊心情沉重地前行著。突然,他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嘈雜聲,原來是張飛帶領的殘軍正在林中休息。見到劉備到來,張飛激動不已,立刻迎上前去,兩人感慨萬千相擁而泣。

原本他們擁有萬餘兵馬,但這一戰不僅丟失了蘭陵城,還損失慘重,此刻身邊僅剩下不足千人的士卒。

劉備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這些年的努力似乎都化為烏有。他不禁感歎道:“吾之兵馬,今已盡矣!”

多年來,劉備一直四處征戰,卻始終未能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每到一處地方,他總是無法長久安定下來。

每到一處不久後就會因為戰敗而被迫重新尋找出路。無論是在幽州公孫瓚那裏,還是在青州孔融或徐州陶謙處,情況都是如此。

劉備抬頭望向天空,長歎一聲:“難道我劉備真的注定一生漂泊,無立足之地嗎?”他回想起自己曾經的雄心壯誌和遠大抱負,如今卻覺得那些美好的憧憬如同泡影般虛幻不實。他不禁感到無盡的悲哀與失落。

張飛見狀,急忙上前勸慰道:“大哥莫要氣餒,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還有機會卷土重來!”劉備無奈地苦笑一聲:“三弟啊,機會又在何方呢?如今這天下雖大,可卻沒有我劉玄德的容身之所啊……”

張飛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突然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大哥,不如我們南下荊州吧!那劉表可是漢室宗親,占據著荊州之地,勢力雄厚。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或許我們還能有所作為。”

劉備聽後,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時的處境艱難,南下荊州也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但他心中仍有些擔憂:“劉表真的會接納我們嗎?畢竟我們現在一無所有,而且之前也並無交情。”

張飛拍著胸脯保證道:“大哥盡管放心,劉表與大哥同是漢室宗親,他怎會看著大哥落難而不顧”。

劉備點了點頭,覺得張飛說得有理。於是他決定派遣使者先行前往荊州,試探一下劉表的態度。同時,他也開始整頓兵馬,為南下做準備。

數日之後,使者終於帶著好消息返回。原來,劉表得知劉備的來意後,表示非常歡迎,並願意提供幫助。

劉備聽後大喜過望,激動地對張飛和關羽說:“天無絕人之路,看來這次南下荊州是正確的選擇。”

隨後,劉備帶領著他的部眾,滿懷期待地踏上了南下荊州的征程。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希望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找到新的生機和希望。

一路上,劉備心情沉重,他不知道這次投靠劉表是否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也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會如何坎坷。

但他深知,無論前方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必須勇往直前,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然而,當劉備一行人抵達荊州邊境時,卻發現局勢並不如他們所想象的那樣樂觀。原來,劉表雖口頭答應相助,但實際上卻對劉備心存戒備。

他隻給了劉備一些微薄的資助,便將他們安置在荊州北部的一座小城,名為新野。

劉備意識到自己在荊州的地位並不穩固,他需要尋找更多的支持者和機會。於是,他開始積極結交當地的豪傑和賢達,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臧霸占領蘭陵後,趁機揮軍進攻下邳和廣陵兩地,隻月餘時間便占領了徐州全境,並派人北上向劉翊稟報。

劉翊得知臧霸攻下徐州後大喜,同時又擔心臧霸兵少鎮守徐州比較吃力。畢竟還有袁術在一旁虎視眈眈。他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當即便命關羽引軍一萬坐鎮徐州,並將蛇丘的呂翔及麾下士卒全部帶往徐州,南防袁術,西拒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