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奪取易縣(2 / 2)

徐榮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呂曠身上,沉聲道:“呂將軍,我任命你統帥易縣城中投降的近三千名士卒,焦觸、張南二人為你的副將,協助你統帥士卒!”

呂曠連忙抱拳應道:“末將領命!多謝將軍信任!”

徐榮點了點頭,又看向王當,道:“王將軍,我命你率領五千赤狐軍鎮守易縣,不得有失!”

王當麵色凝重地抱拳道:“請將軍放心,末將必不負所托!”

安排好城中事宜後,徐榮便帶著三千赤狐軍和剛剛投降的袁軍士卒共計五千餘人出城南下。

一路上,徐榮和呂曠也將如今的戰場形勢向焦觸、張南做了講述。兩人聽完後心中不禁暗暗感歎,看來此次袁紹是大勢已去,這一戰之後,恐怕黃河以北再無袁紹的立錐之地。

而劉翊則是坐擁並、冀、幽三州之地,勢力日益壯大。孰強孰弱,一目了然。雖然袁紹乃是四世三公的家世,但其聲望卻因為這場戰爭而大打折扣。此時歸降劉翊,未來的成就未必會比跟著四世三公的袁紹差。

徐榮在呂曠的協助下,率軍一路從安平國南下,緊追淳於瓊的大軍。

鄴城外的袁紹,又揮軍攻城了三日,始終不能攻破鄴城。此時已經超出了他前幾日限定的時間。

逢紀看著正處在爆發邊緣的袁紹勸道:“主公不能再這樣攻下去了,不分晝夜的猛攻每天我們都要損失近千名士卒,在這樣打下去,我們的家底都要消耗完了。”

袁紹心中也在滴血,自己帶到鄴城的士卒可是他麾下的精銳士卒,如此損耗怎能不讓他心疼。

此時許攸又站出來道:“主公,此時我們和守城士卒都處在崩潰的邊緣,現在比拚的就是毅力,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我們的損失雖然大可城內的損失也去不小啊!也許下一次的進攻就是破城的時機。”

逢紀聞言頓時大怒,指著許攸怒斥道:“許子遠,你又在這裏誤導主公,作為謀士你難道沒有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嗎?

我們連續攻城了五天,劉駿澤為何沒有一點動靜?為何沒有派遣一名士兵前來支援鄴城?”

逢紀此話一出,袁紹和許攸都是一愣。是啊,這都多長時間了,劉翊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袁紹揮手打斷正要說話的許攸,對著逢紀問道:“元圖,你對此如何看?”

逢紀略一思考,開口道:“主公,從他近幾年的戰績觀之,劉駿澤並非不懂軍事之人。

然而,鄴城乃是前州牧韓馥所遷的冀州治所在,其地位至關重要,但他卻任由我們攻城,並不加支援,其中必有深意啊!”

袁紹微微皺眉,追問道:“有何深意?”

逢紀沉凝片刻,緩緩道:“依我之見,原因無非以下三種可能。

其一,劉駿澤對鄴城的守軍充滿信心,堅信我們難以攻克此城,因此對我們的攻城行為毫不理會;

其二,他正忙於更為重要的軍事行動,無暇顧及鄴城,甚至可能覺得失去鄴城也無妨;

其三,他的主力部隊被淳於瓊牽製住,手中無兵可調,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猛攻鄴城。”

袁紹聞言不住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元圖所言極是。那麼,如果劉駿澤真的認為我們攻不破鄴城,他又會怎樣行動呢?難道是先消滅淳於瓊的大軍,然後再來攻打我們?”

“如果真如元圖所言。”袁紹右手托腮,眉頭微皺地說道:“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現在在冀州戰場上,還有什麼地方比鄴城更重要呢?難道有其他的戰略目標需要優先考慮嗎?

此外,如果劉駿澤的軍隊被淳於瓊所牽製,難道他不會想到,一旦我攻破鄴城後,就可以揮軍北上,與淳於瓊一起對他形成夾擊之勢嗎?

要知道,以劉駿澤的軍事才能,他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可是,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這實在讓人感到困惑不解。”

“壞了”,沉思中的逢紀突然一拍大腿大叫一聲。“住過去,大事不好啊!”

袁紹被逢紀突然的大喊嚇得一個激靈,見他神情緊張,便開口問道:“元圖何故如此失禮?”

逢紀見都這個時候了袁紹還窮講究,當即大急道:“主公,如果劉駿澤派兵襲擊易縣,並派騎兵騷擾我們的糧道,我們將失去糧草供應。

如果短期內無法攻下鄴城,又無糧草供應,到時軍心必亂。劉駿澤此時揮軍來攻,黃河以北恐無我們的立身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