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翊毫不猶豫地說道:“自然是帶去洛陽交給董卓。”
“哼,如此一來,豈不是更加助長了董卓的威勢?”皇甫嵩有些氣憤地說道。
劉翊微微一笑,回道:“老師,這正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隻有這樣,才會讓他與那些為了奪權的朝臣和大族鬥得兩敗俱傷。所謂不破不立,如今我大漢的頑疾太重了,也許是到了該......”
話未說完,皇甫嵩聽到劉翊的言辭,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擺手打斷劉翊,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了。
既然朝廷已經下旨,無論皇甫嵩心中願不願意,他都必須去代郡擔任太守。然而,要將手中的三萬精銳交給董卓,這一點讓他心中實在難以接受。
“老師可從三萬將士中挑選出幾千精銳中的精銳帶去代郡,重新在招募一批士卒補充到三萬人即可。能有三萬將士增強勢力,想必到時董卓也不會多說什麼。”劉翊見老師心中不舍營中的三萬士卒,便開口說道。
皇甫嵩見劉翊說的一本正經,忍不住笑出了聲,說道:“你個小滑頭,比我還惦記著三萬精銳吧?”
劉翊被老師當麵揭穿,也沒覺得有啥不好意思,反而又開始耍起無賴,“老師啊!,你可不知道並州有多窮苦啊!常年遭到外族劫掠,你看最近剛剛平息了十餘萬的白波軍,他們在並州鬧騰的不輕啊!弟子不容易啊!”
“滾滾滾,讓堅壽帶你去挑選士卒吧!別在這煩我。”皇甫嵩被劉翊的無賴形象搞得沒脾氣,隻得將他趕走。
“好嘞,多謝老師。”劉翊露著後槽牙,攬住皇甫堅壽的肩膀就往外走。皇甫堅壽也隻是無奈地直搖頭,你碰到個從小跟著你長大的小無賴還能怎麼滴?踹兩腳也不解恨啊!
劉翊和關羽在三萬士卒中挑選了五千精銳,徐晃的神策軍幾乎全是白波軍降卒,人數在一萬三千多人,於是劉翊給徐晃安排了兩千精銳士卒。並下令各個主帥麾下士卒保八千到一萬人即可,不可超出一萬人的上限。
又命徐晃從神策軍中淘汰五千人下來,並將淘汰下來的士卒帶到上郡的漆垣縣交給關羽統帥。安排好士卒交換的事情後,劉翊回到帥帳找皇甫嵩進行彙報。
劉翊等人在皇甫嵩大營住了十餘天,關羽帶著徐晃神策軍逃脫下來的五千士卒回到大營後,皇甫嵩下令將士卒打撒分配到軍中,並整理各自物品兩日後開拔前去洛陽。
劉翊陪著皇甫堅壽統帥大軍前往洛陽,而關羽則是陪著皇甫嵩前往代郡赴任。大軍行軍途中,皇甫堅壽便對劉翊說此行準備尋找機會進入朝堂,為日後自己父親能夠重返朝廷做鋪墊和準備。
劉翊聞言感慨父子情深,想起自己那位不靠譜的便宜老爹,又感慨還是不見麵要好一些。
陽光灑落大地,映照出一支龐大軍隊的身影,他們正在緩緩靠近洛陽城。這支軍隊的將領正是劉翊和皇甫堅壽。
當他們到達洛陽城外時,劉翊帶著皇甫堅壽拜見了董卓。兩人向董卓行禮後,劉翊言明三萬大軍帶到,如今正在城外安營。
說完正事就又旁敲側擊地為皇甫堅壽求個官職。董卓聽完後哈哈大笑,他當場封皇甫堅壽為侍中,並讓他留在洛陽任職。
皇甫堅壽感激涕零,立刻從懷中掏出一封早已寫好的書信,鄭重地遞給劉翊,請他轉交給自己的父親。他說這封信中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計劃,相信父親看過後一定會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劉翊接過書信,小心地揣入懷中,情緒不免有些低落。而董卓確是十分高興,當即下令讓李傕、郭汜率領三萬士兵出城,去接管皇甫嵩的三萬士卒。同時,董卓還為劉翊和皇甫堅壽設下豐盛的宴席,以示慶賀。
劉翊看著眼前熱鬧非凡的場景,為在坐之人歎息,幾個月後當十幾路諸侯聯合來攻時,不知他們還有沒心情在此飲酒了。
不過讓劉翊萬萬想不到的是,皇甫堅壽與董卓之間竟然能相處的非常好。
劉翊心中始終牽掛著老師皇甫嵩,所以隻在洛陽停留了短短兩天時間,便決定告辭離開。他向董卓辭行後,馬不停蹄地趕回代郡。
與此同時,在代郡的官署內,關羽正陪著皇甫嵩,他們身後還有三千名經過精心挑選的精銳士兵。這些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皇甫嵩看著眼前的一切,心情格外舒暢。崔琰以及其他代郡的官員紛紛上前,熱情地迎接皇甫嵩的到來。
皇甫嵩與眾人寒暄一番後,開始詢問代郡的現狀。崔琰等人詳細地彙報了代郡的情況,包括人口、土地、經濟等方麵的數據。皇甫嵩聽完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隨後,皇甫嵩對代郡實施的一係列民生政策表示讚賞。也對劉翊和崔琰等官員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