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危在旦夕(1 / 2)

劉翊並不知道上穀烏桓單於難樓已經領兵回援,複仇的火焰熊熊燃燒誓要把他們全部斬殺,為他的子民報仇。

這時的劉翊距離難樓部族的營地隻有十餘裏的距離,他們啃著手中的被被凍的如同石頭一般堅硬的幹糧,正在等待最好的進攻時機。

因為他們這幾日瘋狂的殺戮,已經引起烏桓人的高度重視,步卒營地留守的官員,派出大量的哨探,偵查營地四周的的情況。

劉翊他們隻得藏身在一片山林深處,避免被烏桓哨騎發現。

有人可能會覺得將哨騎殺了不就完了,那是萬萬不可行的。哨騎出營的數量和時間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在規定時間那一路哨騎沒有按時返回,敵方當即就會知曉那邊出了問題。

還有伏擊戰,縱觀整個曆史你看成功的伏擊戰打過幾次?能做到將領的有幾個是傻子?遇到可以伏兵的地方,都會派出哨探先行進行偵查,如果有伏兵人家還會傻傻的過去嗎?

所以,劉翊才選擇避開烏桓人的哨騎,躲在山林深處等待時機。他知道,要想成功襲擊難樓部族,就必須出其不意。於是,他帶著背嵬營的士兵們靜靜地潛伏著,等待夜幕降臨。

終於,當太陽漸漸西沉,天色將黑的時候,劉翊覺得時機已到。此時,正是人們忙碌一天剛剛準備休息的時間,也是警惕性最低的時候。他帶領著背嵬營走出山林,向難樓部族的營地飛馳而去。

十餘裏的疾馳後,他們來到了大營附近。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整個世界仿佛被黑暗吞噬。隻有營中的零零散散的篝火照亮一片區域,其餘的地方都陷入了黑暗之中,宛如一片寂靜的深淵。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響徹在營地上空。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烏桓人驚慌失措,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幾支羽箭從黑暗中射出,準確地射中了守衛營門的士卒,瞬間將他們射殺。

背嵬營的士卒們如同鬼魅一般,迅速衝進了營地內。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與烏桓人展開激烈的戰鬥。

而那些正在勞作一天的烏桓人,見到漢軍突然殺進大營,驚慌失措,紛紛四散逃竄。有些人試圖拿起武器抵抗,但更多的人則隻顧自己逃命。

背嵬營的士卒們毫不留情,他們四處放火,點燃了營帳和糧草,使得整個營地陷入一片混亂。火光衝天,濃煙滾滾,烏桓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這場突襲行動讓烏桓人措手不及,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短短半個時辰,烏桓大營中近三分之二的區域已被熊熊大火吞噬,火光衝天,照亮了整個夜空。烏桓人的死傷不計其數,驚恐的呼喊聲、痛苦的哀嚎聲與激烈的喊殺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夜空中,讓人毛骨悚然。

由留守官員組織起來的一波又一波的反擊,都被凶猛的漢軍騎兵輕易擊潰。烏桓人終於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一些人放棄了抵抗,跪地祈求他們的單於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歸來拯救他們。

或許是他們的虔誠祈禱得到了回應,營地東北方向突然傳來沉悶如雷的馬蹄聲。在夜幕的掩護下,一條由火把組成的火龍正迅速向營地逼近。

劉翊敏銳地察覺到了黑暗中的火龍,根據方向判斷,這支軍隊似乎來自漁陽郡。然而,在漆黑的夜晚,他無法確定來者究竟是敵是友。通過觀察火把的數量,可以推測出這支軍隊規模龐大,人數絕對超過了萬人。

如果是敵軍,以他目前率領的八百名背嵬營士兵,在正麵交鋒中將毫無勝算,甚至可能被對方輕易消滅。

賭不起,也失敗不起,劉翊當即命令親兵在營地內四下奔走,高喊撤退。沒辦法,這個烏桓人部族居住區太大了,八百士卒在裏麵就像在遊泳池裏撒下一把沙子,士卒們分散的太厲害了,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到一起。

夜幕之下,火龍移動的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快到許多深入營地的士卒還沒來得及聽到劉翊撤退的命令,就已經和衝入營地的烏桓騎兵交手了。

一小股一小股的背嵬營士卒被突然湧入的一萬多名烏桓騎兵重重包圍。盡管他們奮勇抵抗,但由於人數相差太大,很快就被烏桓人分割並逐漸消滅。

劉翊目睹這一幕,雙眼充滿了血絲,但他卻無能為力。如果與烏桓人正麵交鋒,可能會導致整個背嵬營全軍覆沒。

劉翊不得不下定決心,果斷舍棄這些被困的士兵,帶領那些接到撤退命令並趕回的士卒向營外撤退。衝擊而來的烏桓騎兵看到漢軍開始逃離,哪裏肯幹休?他們緊緊地咬住漢軍的尾巴,窮追不舍。

劉翊等人一人雙馬向代郡方向疾馳一夜。天色大亮後,才確定一直追在後麵的烏桓人竟然有幾千人之眾。經過一夜的廝殺和疾馳,此時背嵬營士卒們都已人困馬乏,如果在這樣跑下去一旦馬力支撐不住,後果可想而知。

以現在眾人的狀態,回頭與烏桓人拚殺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就算最後能殺退烏桓人背嵬營也必然損失慘重。失去了背嵬營後麵將如何與烏桓人作戰?縮進城裏守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