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就像一把火點燃了其他士卒心中的怒火。他們原本隻是對黃巾軍有所不滿,但現在他們發現,自己所麵臨的困境不僅僅是敵人的強大,還有內部的壓迫。於是,幾名士卒相互對視一眼,在得到對方肯定的眼神後,幾人舉槍刺向副將。
黃巾副將揮劍將刺來的長槍擋開,並趁機向前一步,想要反擊。但這時,他身邊的親兵們已經察覺到危險,立刻挺身上前,與那些士卒展開激戰。
由於人數眾多且訓練有素,親兵們迅速展開了攻擊,他們配合默契,動作熟練,武器揮舞間帶出陣陣寒光,讓人不寒而栗。很快,那幾名士卒被逼得連連後退,身上出現了一道道傷口,鮮血染紅了他們的衣衫。
周圍守城的士卒們也逐漸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們看到自己的同伴無緣無故地被副將砍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憤之情。
這些士兵都是普通人,他們對戰爭和死亡並不陌生,但他們無法接受這樣殘忍的殺戮。於是,越來越多的士卒舉起手中的長槍,眼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紛紛攻向副將及其親兵。
麵對眾多守城士卒的圍攻,黃巾副將與親兵雖然戰力強於普通士卒,但也架不住越來越多加入戰鬥的守城士卒。
他們的攻擊如潮水般洶湧而來,讓黃巾副將和他的親兵們應接不暇。在這激烈的戰鬥中,親兵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他們的生命在瞬間消逝,化作一片片血霧。
漸漸地親兵們死傷殆盡,隻剩下黃巾副將一人還在堅持。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奮力抵抗著守城士卒的攻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體力漸漸耗盡,動作變得緩慢起來。
最終,幾把長槍穿透了他的胸膛,將他牢牢地釘在了城牆上。他的身體顫抖著,嘴角溢出一絲鮮血,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一名士卒上前撿起副將掉落在地上的佩劍,抓起他的頭發狠狠一劍斬向脖頸,將首級抓在手中高高舉起。周圍士卒隨即高聲歡呼,打開城門迎劉翊入城。
盧植占領廣宗城後,立即下令挖掘天公將軍張角的墳墓,並斬斷其首級。同時,他將人公將軍張梁的首級一起做防腐處理,準備作為勝利的象征,連同捷報送往洛陽。
此時,劉翊為開門投降的三千黃巾軍士卒求情,表示這些人已經改過自新,希望盧植能夠饒恕他們的罪過。盧植考慮到劉翊的功勞和師侄的身份,最終決定不再追究這些士卒的責任,並將這三千名黃巾軍士卒調撥給劉翊管理。
在安撫完黃巾軍降卒之後,劉翊開始著手處理軍隊的調配問題。他從降卒中精心挑選出六百餘名強壯的士卒,交給典韋帶領前往駐守常山邊界的關羽大營。同時,他也向關羽傳達了雙方會合的具體路線和時間安排。
而剩下的兩千餘名士卒,則由何曼率領前往代郡邊界,支援張燕等人。此外,劉翊還特意叮囑何曼,讓他留在那裏協助張燕、孫輕和王當三人。
經過與黃巾軍的連番激戰,士兵們都感到非常疲憊。於是,他們決定在廣宗城休整三天。然而,就在這短暫的休息期間,盧植卻下達了一項重要指令:命劉翊帶領本部兵馬擔任先鋒部隊,先行前往下曲陽。而盧植本人,則會親自率領主力大軍在一天之後啟程。
接到盧植將令後,劉翊帶著六百多名精銳騎兵,踏上了前往下曲陽的征程。他們一路疾馳,希望能盡快到達目的地。當他們行軍了一整天後,前方突然煙塵四起並隱隱傳來了一陣廝殺聲和喊叫聲。
劉翊心中一驚,連忙派出哨探前去偵察情況。不久,探子回報說前方漢軍與蛾賊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漢軍已經潰敗,正遭到黃巾軍的追擊。
聽到這個消息,劉翊立刻意識到形勢十分危急,如果不及時采取行動,漢軍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