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劉備的痛苦麵具(1 / 2)

(6啊~我隻能說句臥槽了,三百萬,斛是吧,這個斛是多少來著?)

(小知識,東漢一斛約等同於一石,如果這個記載是真的,那真的是誇張,至少得是一個郡一年的收成吧。)

(那不至於,幽州的可是華北平原地帶,是北方最重要的產糧地,如果一個郡一年隻有三百萬的畝產,那也太少了,老百姓不得餓死?)

(不知道公孫瓚個渣渣當時屯的產物是什麼,我就當是粟吧,有記載的漢代粟產量是每畝地三石左右,也就是說這是差不多一百萬畝地的產量。)

(樓上的大哥,不需要古代和現代進行數據換算嗎?)

(這換算什麼?古人記載的古人產量,無需換算。)

(這個數字真的天量了,有記載一萬人的部隊,單日最低消耗約為一千石\/斛左右,這三百萬斛如果足數的話,那夠三萬人的大軍打上一百天的,屬實是誇張了。)

(反正不管怎麼說,這三百萬斛的糧食,死掉個上萬老百姓,我覺得不會有絲毫的意外。)

(才不止呢,樓上太過樂觀了,東漢取平均數的話,每戶大概是三十畝地左右。一百萬畝給他去零頭吧,就算是三萬戶整。然後每戶五人計算,這邊就是妥妥的十五萬人,被公孫瓚這樣剝削,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死個三成真不過分。】

(這些個家庭,要是在劉虞當政的那幾年裏,能有存下來點餘錢藏好,沒有被搜刮走的話,多少還有能活下去的希望,否則的話,就是易子而食外加賣女兒的劇本了。)

(我隻能說樓上想多了,糧食都被搜刮沒了,錢真的能藏的下來嗎?麵對窮凶極惡的兵痞子,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能把錢藏在哪裏呢?)

(哎,忽然感覺對公孫瓚好感全無了。)

(這就是亂世啊兄弟們,所以如果要在公孫瓚和劉虞之間二選一,我是一直認為根本不用動腦子的。)

(公孫瓚現在名聲不錯,主要是被吹起來了,另外殺胡人確實是優點,但後來做的事,當真是很難繃。)

(隻能說曆史就是從細枝末節中探尋人物的真相,我知道易京樓的事兒,真不知道他屯了三百萬斛糧食,太罪惡了,根本洗不了。)

......

劉備眼睜睜的看著光幕上,緩緩滾動而過的文字,內心一片冰涼,宛如帶上了痛苦麵具,這還是他那個亦兄亦友的大哥嗎?

三百萬斛,光是看這個數字就有足夠觸目驚心的,可想而知要死多少人?

光幕中年代間隔久遠,記載多有模糊,或者那記載的數據,是來自於盛世之時的推算,而在亂世之日,可是還要再打個折扣的。

其實就現在的幽州來說,每戶平均一下,根本就沒有三十畝地,最多二十二三畝左右了,即便是粟米,產量也沒有每畝三石。

劉備的心裏,都懶得再去換算了,他打定主意,要盡力的去幫公孫瓚,免除這無端的殺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