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帶著管亥大軍回到平原的第四天,這時候已經進入初平三年的深秋,久違的玉佩再次發出提示。

多了兩萬多張嗷嗷待哺的嘴,雖然孔融好心的支援了三千石,又從田楷和公孫瓚處要到了幾千石,想要明年秋天有足夠的糧草南下,依舊是有點捉襟見肘。

在曹操沒有動手的時候去和陶謙說,老兄曹操要來屠殺了,你給我點糧食,我去前線幫你頂住他,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南下的時候想要勝算夠大,就需要更多的士卒,但更多的士卒又需要更多的糧草,劉備很頭疼,再去哪裏能弄點糧草來呢?

平原小小的正廳內,劉備,關羽,張飛,牽招,郭嘉,陳群,六人齊聚。

劉備用“友誼”留下了牽招,並告知他有祥瑞降至,若是看完不滿意還是要選擇袁紹,則絕不阻攔。

牽招對於劉備,內心還是無比信任的,沒有計較什麼是祥瑞,也沒有多問祥瑞什麼時候會來,就這樣安心的住在了平原,等到了光幕將開的日子。

......

【好久不見諸位,那麼話不多說直接開整,本期的內容是發散性的討論,劉備在創業早期,可能的其他逆襲之路。】

【我們都知道,在漢末這個絞肉場般的亂世中,支撐到最後的三家之一。劉備建立了季漢,巔峰時期坐擁荊益兩州,並在漢中擊敗曹操,盡得漢中之地。】

【可惜的是,由於隔壁孫家的短視和反水,在巔峰之後迅速迎來了荊州和夷陵兩場致命的敗局,至此已經算是徹底喪失了興複漢室的機會。】

【最終劉備在六十二歲的年紀,病逝白帝城。諡號昭烈帝,安葬於惠陵。】

昭烈帝!

眾人都看向劉備,現在三十多的劉備,略微有點手足無措。

他潛意識裏認為,他是扶漢之人,不能做代漢之舉,稱帝實在是亂臣賊子所為。

陳群拱手道:“主公勿憂,既然曹操後期得了那魏武帝的諡號,那曹家後人定然是行了篡逆之舉,那個時候,漢室就已經連名存實亡都沒有了。”

“主公上有孝景帝血脈,又坐擁荊益二州之地,順天應民,嗣武二祖當然是名正言順。”

“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有功安民曰烈,宏濟生民曰烈。昭烈二字乃是美諡,既頌品德,也述功績。”

郭嘉則是在心中摸摸推算,自家是荊益加漢中,光幕又說,是被隔壁反水和偷襲的話,那就是聯合的是揚州。

如此說來,南北對峙的局勢,倒也算得上平衡。

但在這種情況下,孫家若是打著荊州的腦筋,從而兩弱火拚,那確實是無謀之舉,唇亡齒寒的基本道理不懂嗎?

如此簡單的局勢,揚州在那個時候,難道沒有目光格局遠大的人嗎?怎麼能允許發生此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孫家,孫家,是孫堅的後人嗎?

可是若是沒記錯的話,前不久有斥候來說,孫堅死於劉表部將黃祖之手,他的家人和那些個舊將,現在都不知道去哪兒了,此事還需要記在心上才是。

牽招這個時候才回過神來,這是什麼東西?這就是大兄說的祥瑞嗎?

剛才這光幕的敘述,陳長文的回複,是說在沒這個東西情況下,大兄都能割據二州並稱帝對吧?我這樣理解沒錯吧?

牽招承認現在的心髒,跳的稍微有點快,什麼袁紹,什麼四世三公,四世三公和從龍之功,能有可比性嗎?傻子都知道選哪個好吧?

不好意思了袁兄,咱們不熟,真不熟。

......

【劉備作為中山靖王之後,雖有雄心壯誌,但時局和家庭背景並不允許,他有也僅有那已經不值錢的皇室血脈。】

【黃巾之亂的發生,蘇雙,張世平兩位大商人給的第一桶金,讓劉備有了作為棋子,登上棋盤的資格和機會。】

【然而劉備沒想到,從棋子蛻變為棋手的這一步,他竟然花了足足二十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