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孔融所在的北海,被黃巾賊所圍困,東萊猛人太史慈,單人匹馬衝出重圍,來到平原求救劉備。】
【自此,皇叔前半生,做的回報率最差的一筆生意,到來了。】
【太史慈到平原後,劉備大為驚喜的同時,感慨道,“孔北海也知世間有劉備嗎!”。並立刻派出手底下三千精銳,隨著太史慈去北海破敵。】
【能大手一揮直接給出三千精銳,劉備本部此時,至少有個五千人左右的作戰力量,是可以估算出的合理數字。畢竟在這個時間點上,劉備和袁紹的關係,遠遠沒有後麵那麼好。平原離鄴城可沒多遠,他必須留點力量以防萬一。】
【這可不是胡亂猜測,史記初平二年十月開始,劉備被公孫瓚表為別部司馬,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
【在如此的背景情況下,從平原到北海的單程糧草開支,那絕對是隻能先行自負了。至於回來,得看人孔融是不是上路懂事和慷慨。三千人吃馬嚼的跑那麼遠一段路,那可不是筆小數字。】
【劉備當時的大本營是平原縣,這座神奇的城市,兩千年來都沒有變更過名字。現在依舊叫平原,隸屬山東省德州市。】
【孔融當時被圍的都昌在哪兒呢,差不多在現在山東省濰坊市的昌邑市附近。】
【這一個單程講真可真不算近,從當時黃河北岸的平原縣,到都昌附近解被圍之困,這一段路要跨過黃河不說,單程差不多三百公裏,在古代就是折合六百裏。】
【哦對了,隻記得距離換算了,還忘了時間換算。在漢代的時候,一裏比咱們現在計數,那要稍微要少一些,一裏約等於四百十五米。】
【況且還要考慮古代行軍的各類因素,那時候可沒現在如此之好的路能走,實際消耗的時間可能會很久。】
【然而此行得到了什麼呢?太史慈很高興,報答了孔融對他母親的恩惠。太史慈他老母親也很高興,回報了孔融的恩重。孔融也很高興,平日裏樹立好形象,再舍得花點錢,你看這不關鍵時候就很管用嘛?花小錢辦大事,莫過於此。】
【沒錯,隻有在北海驅散了黃巾之後的劉備部隊,成為最大輸家。要知道圍城的黃巾賊,大部分都是吃不起飯的老百姓,指望從這些人身上榨出油水來是不可能的。】
【黃巾軍聽到劉備援軍到來,都四散而逃。劉備軍此行幾乎啥都沒撈到不說,說不定還損失了不少的戰力。為什麼UP如此判斷呢,且聽慢慢道來。】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做下這筆虧大發的生意後,隔了一年,來到興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
【曹操以為父報仇為名,再度啟動大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完全抵擋不住,派了糜竺為使,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一起前往救援,這個時候,劉備手下就隻剩下兵千餘人,及部分幽州烏丸雜胡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