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93年起就在大學任教,很多學生畢業後都對我說:老師當年鍛煉我們說明力(這是一個日文詞彙,等同於中文裏“把一件事說清楚的能力”)的課程,對現在的職場生活很有幫助。
我一直認為,在現代社會,擁有出色的說明力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因為你能花最少的時間最大限度地傳遞信息,為自己,也為他人節約時間。
但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優秀的說明力,能簡潔、準確、生動地把一件事說清楚。具體點說,有約百分之九十的人對自己的這一能力感到不滿。
每個人從幼年時起,就或多或少地開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跟別人說事情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熟能生巧,逐步鍛煉出優秀的說明力。在我這個有多年大學執教經驗的人看來,如果不以“培養出色的說明力”為目的去進行專門訓練,就無法真正擁有這種能力。
我在大學裏授課時,每周都會為學生們留一項作業,請他們根據某個主題,進行一分鍾的口頭說明。
一開始,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有人把前述部分拉得過長,於是很難將完整的內容塞進一分鍾之內;有人倒是在一分鍾內完成了說明,但沒能講到核心內容;還有人說得過快,三十秒就全講完了。在所有學生中,隻有約百分之十的人能第一次就出色地完成陳述。
這也很正常。學生們從來沒有用秒表做過表達能力的限時訓練,不知道自己在這方麵存在哪些問題;他們也沒有參加過表達能力方麵的口頭測試,因為學校組織的考試都是側重筆頭的。所以他們才沒有足夠的意識去提醒自己加強表達能力。
可一旦步入社會,能把一件事很好地講清楚就突然變成了一種被極為看重的能力。在職場上,上司經常要求下屬條理清晰地解釋一個問題,這方麵表現得越好,就越受歡迎。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把非常複雜的事情講解得簡潔易懂,被誇獎為“腦子好”。反之,如果一個人早已成年,說話卻不得要領,總是講不清自己的想法,周圍人往往會對其產生負麵評價,認為這個人“思路不清”。
很多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說明力,但很少有人知道有效的提升方法。本書麵向的正是絕大多數未能掌握優秀說明力的人。希望讀者們能將這本書當作一間“說明力訓練教室”,我會把自己在大學的授課經驗傾囊傳授,把每一項訓練的方法和訣竅都寫清楚,指導大家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其實,隻需將一直以來處於無意識狀態的說明行為轉變為有意識的自我訓練,提醒自己要多加注意,你的說明力就會突飛猛進。而本書不僅能幫你提高相關意識,還給出了一些難度適中的訓練。比如前文說過的一分鍾口頭說明訓練,隻要練習三四次就能有肉眼可見的進步。到了畢業時,學生們常有脫胎換骨般的改變。這一點,我每年都深有體會。
本書共有四章。第一章總體闡述說明力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要擁有這種能力,我們又需要掌握哪些具體技能。我會用一個問題貫穿本章——為什麼人們普遍認為說明力優秀的人“腦子好”呢?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能搞清說明力的本質。第二章將告訴大家,做一段優秀的說明必須遵循哪些套路。掌握這一點,就能為飛速提升說明力打好基礎。第三章具體介紹一些提高說明力的日常訓練科目,選擇其中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堅持下去,就能夠切實地看到進步。第四章是說明力的實際運用,我會介紹在日常溝通中常用的幾種說明技術,以及說明事物前進行準備的方法。
真誠希望讀過本書後,讀者們都能擁有令周圍人刮目相看的優秀說明力。
齋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