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馬車裏,阿珞掀開簾子,看著巍峨的皇城,心裏泛起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兩年了,皇城依舊是這麼巍峨大氣,俯瞰天下。而她怔怔地看著這裏,從來沒有如此清晰的認識到她已經離開了這裏那麼久。這皇城,原來早已不屬於她,它是別人的。
這裏曾經是她最熟悉的地方,但現在也是她最陌生的地方,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像她和他一樣。
但是,這裏無論怎麼變,她埋在這裏的回憶不會變,她在這裏擁有的幸福不會腐朽,她在這裏受的傷也不會憑空消失。最熟悉最溫暖的地方,也是她最傷心、最不願意麵對、最不想回到的地方。而今,她再次回到這裏,迎接她的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馬車一路飛馳,很快就進到了皇宮內院。抬腳邁出馬車時,阿珞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戰役開始,阿珞,加油!”的確,從現在起,戰役開始!
一下車,阿珞馬上開始指揮太監宮女們搬東西。買回來的東西除了皇上需要的外,其他大都是各宮娘娘點著名要買的。阿珞親自將這些東西分門別類,再找了幾個信得過的太監宮女給各宮娘娘們送去。在宮裏混跡多年的阿珞知道,這事說小也小,說大也大,若是給個別別有心機的嬪妃逮著了機會,借此事大做文章、陷害他人,那她們那項上人頭可就危險了。她可不想才進宮就被吃的屍骨無存。
來之前,她已經完完全了解了小旋子日常所需做的工作和與他交好及可信任的人,因此做起事來也算是有條不紊,沒有出現什麼意料之外的狀況。為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宮順順*的活下去,她也順便了解了下當今宮裏的形勢,她萱瑾珞,可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當今軒轅王朝後位懸空,因此各宮嬪妃為爭後位那是勾心鬥角,無所不為。後宮大致分為兩派勢力,一派以宛貴妃為首,另一派則以華貴妃為首。兩位貴妃背後都有朝臣撐腰,宛貴妃為左相長女,華貴妃亦是右相嫡女,因此後宮之事常常與朝堂之事掛鉤,兩派人馬不僅在後宮裏,在朝堂上也鬥得不亦樂乎。但無論她們怎麼鬥法,皇帝對這兩位嬪妃似乎都不甚在意。每月雖然賞賜不斷,但卻極少招兩位貴妃侍寢。兩位貴妃見到皇上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更別說懷上皇嗣了。
王上軒轅澈英武非凡,霸氣絕倫,後宮美人如雲,佳麗三千。皇帝留戀花叢卻從不肯為一枝花停留,因此後宮美人承寵的雖多,卻從來沒有一個能常承皇恩。其中最受寵的承寵的日子也不過短短十天,之後,皇帝便很少招她侍寢。
值得一提的是,與那些王公大臣的女兒相比,皇帝似乎更鍾情於那些從民間甄選上來的美女,雖然依舊沒有人能留住皇帝的心,但皇帝也是常常招這邊的美人侍寢,到不似那邊半年都輪不到一次。
這其中有個出類拔萃的,就是那位承寵時日最長的名喚申柔,皇帝對她倒是頗為寵愛,已封為申嬪。因此,她也成了除了宛華兩位貴妃外宮裏風頭最勁的女人。
宮裏美人雖多,但至今為止,從未有一個美人成功產下皇嗣,因此當今皇上雖年逾二五,膝下還無兒女環繞。顯然,這也成了宮裏各位美人鬥爭的焦點,誰都知道,隻要膝下有子,她在皇宮的地位就會長盛不衰,甚至一步登天成為這泱泱天朝的皇後!所以所有的美人都卯足了勁兒,為懷上皇子試盡了各種辦法。但很明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位成功過。
看了這些資料,阿珞不禁為這些美人歎了一口氣。這些女人真是傻,這皇宮是軒轅澈的,皇子皇女也是軒轅澈的,隻要他不想誰產下皇子,誰又怎麼可能產下皇子呢?與其為懷孕試盡各種辦法,不如好好花*思抓住皇帝的心,隻要皇帝開心了,方才有一線希望。
了解了皇宮裏的形勢,阿珞自然知道誰是她該去巴結的對象,誰又是不能招惹的。她可不會忘記,現在的她,隻是皇宮裏一個小小的名叫小旋子的太監而已,別人一隻手指就可以捏死她。
敵人太強大,她隻有明哲保身再想辦法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