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問堂位於山間平原正中位置,地跨清浣溪兩岸,占地麵積十分廣大。
走在百問堂中,秦牧感覺便像回到了前世的大學校園裏。在這裏分布著許多大小相同,形式統一的殿堂。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在殿堂中,前方一座高台,高台上,至少都是練氣溫養的修士,甚至是築基期修士,在講著課。而在台下,一地的蒲團上坐著許多低級修士在專心聽講。
林笑愚向秦牧介紹道:“這百問堂根據金木水火土等不同功法,製符,煉丹,陣法,煉器等不同技能。設置了許許多多的科目。低級修士們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隻要交了靈石,就可以去聽講。這不同的先生教授的科目,繳納的靈石也不一樣。築基期的比練氣期的先生收費貴。一些有名氣的先生收費比一般的先生貴。”
他十分羨慕的道:“在百問堂做先生,是大羅派中最安逸,收入又最高的工作。但卻不是誰都可以來這裏講課的。這百問堂隸屬於總執事堂。百問堂的總執事就是華大執事。要進這百問堂中當先生,可是要經過層層考核的。”
離開了百問堂,林笑愚帶著秦牧來到他進來時經過的那個小集市。
“師兄你進山時應該路過了此地。這集市名叫金羅鎮。師兄你別看這集市又亂,又小,對我等低級修士來說,此處貨物之全,品質之高,比外麵的那些,諸如九龍城,倉原城等著名仙市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價格更是十分公道。”林笑愚對秦牧解釋道。
兩人一邊在集市中行走著,林笑愚邊向秦牧介紹著兩邊各個店鋪的特色,和街道兩旁一些修士所擺的地攤上的貨物。
突然他見秦牧十分專注的看著一個正在交易的修士手中拿著的玄鐵錢幣。笑著向秦牧解釋道:“有些貨物價值極低,卻又必不可少。用靈石交易十分不便。所以執事堂便根據玄鐵,羽銅,練銀的價值鑄造了許多錢幣。”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幾個玄鐵,羽銅所製的方孔錢,給秦牧看。秦牧接過錢幣,發現其大小重量都和九龍城中的錢幣差不多。隻不過錢幣上所鑄的字變成了大羅通寶。
兩人將金羅鎮走過一遍後,林笑愚又帶著秦牧來到了秦牧先前來過的,總執事堂所在的那座低矮平緩的小山的半山腰上。此處是一個三叉路口。
林笑愚指著左側道路盡頭的一處宮殿道:“那裏便是小藏經院,乃是大羅派收藏和出售各種低級道書典籍的地方。”
兩人一邊順著山路前行,他一邊向秦牧講道:“不過這小藏經院的大多數道書典籍,你現在都不能購買。因為這裏的大部分的典籍,在購買時,不光要靈石,還需大羅功德牌。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白色的方牌。
這牌子兩寸長,一寸寬,厚度如指甲。摸在手中非金非木。質感十分柔韌。在牌子的一麵繪著一顆栩栩如生的大樹。這顆大樹,與當日碧辰子身份牌上所幻化出的大樹一模一樣。在牌子的另一麵寫著五個小字,“大羅功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