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二的口中,秦牧知道這湖名叫豐裕湖,這山名豐禾山。在山頂上,有一座老君觀,在十餘年前還頗有香火,但是,在妖獸之災後,幾位道士便離開了此地,這所道觀便荒廢了下來。
上山的道路頗為寬敞,但是,十餘年少人走動,道路早已被半掩埋在了深草矮樹之下。秦牧騎著馬順路而上,不一會便到了老君觀前。
這是座坐北朝南的道觀,院牆修得高大結實,隱約可見牆麵本為朱紅色,同為朱紅色的大門一麵尚存,另一麵歪歪斜斜的靠在門框上,山門上方本應掛著匾額的地方空空如也。
秦牧將馬兒拴在門口的樹杈上,小心的跨過倒斜的大門,眼前是一個長約六丈寬三丈,地麵鋪著青石板的院落,在院落裏用青磚圍著幾顆蒼勁的柏樹。院落的中間是一個尺許高的青石台,看樣子這裏原本放著一個香爐,現在卻已經不翼而飛。
在院子的盡頭是一間大殿,從已經倒塌的山門中可以看見,殿中供奉的是一尊老君像。
院子兩側是兩排廂房,想來是當年道士的住所。
秦牧一間一間的看了過去,這些房子雖然年久失修,但是當初蓋的時候用料極足,十分結實,隻要稍加修繕便可住人,在東邊一間保存的最好的廂房中,秦牧竟然看到了有人居住的痕跡,不過他並未在意,想來是乞丐之類的在此躲避風雨。
順著西廂房和正殿之間的石板路,秦牧繞到西廂房後麵,這裏有一個小小的院落,中間一眼清泉被石板圍住。院落邊上有一道青石板階梯。
秦牧順階而上,階梯並不長,呈之子形順著山坡而上,他拐過兩道彎,來到了山頂,眼前豁然開朗,寬闊平靜的豐裕湖盡收眼底。眼前寬闊的湖泊,遠處雲霧籠罩的群山,讓秦牧有一種仰天長嘯的衝動。
秦牧對這個地方滿意至極,他下定決心要將此地變為自己未來的落腳之地。
秦牧回到客棧。現在辰時剛過,客棧中沒有客人。秦牧坐下叫了幾個小菜,一壺酒,將小二叫到跟前,仔細詢問其老君觀的情況來。
據小二所說老君觀本是多年前南巴縣最大的采藥幫幫主的私產。那位幫主在與人火並死後,家人也被對手斬草除根。現在那位幫主唯一的後人便是他的外甥,也就是秦牧在來時路上所投那家客棧的周掌櫃。
按說那位周掌櫃現在便是這老君觀的主人了,但是一來這老君觀早以荒廢,二來周掌櫃現在潦倒不堪,無錢無勢,便是他想繼承老君觀,恐怕也不會被允許。
所以現在老君觀算是無主之地,隻要他在這縣裏上下打點妥當,將老君觀納入名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接下來秦牧又打問了些縣裏的情況,隨後會賬,當小二正要離開時,秦牧突然叫住了他。
“小二哥,貧道今早去老君觀走了一圈,發現那裏似乎有人居住,不知都是些什麼人。”
“不瞞客官,老君觀裏確實住了一些小乞丐,唉,都是些可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