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桃花 第四十九章 前因後果(1 / 2)

第四十九章前因後果

萬桃山西麓有斜崖,並不很陡。山腰桃樹將老石腐化成了泥土,西來的海風卻不允許三千丈高的山頂也生些桃樹,山頂八百丈以內盡是塊塊堆積的龐大山石,堅硬的磐石裂紋遍布,滿是歲月痕跡,卻依舊迎風傲然,讓從西麓上山的人可以越盡千辛萬苦後,不借助繩索刀斧爬上萬桃山頂。

然而在西涼三場如約而至的桃花雪後,到達萬桃山西麓山腳的楚三千則注定沒有那等福緣,得見晴空萬裏白雲上奇兀嶙峋怪石。原本並不以為如何遺憾,在從老頭嘀咕自語中得知,西涼頂尖修士之中,有數人是望石入道之後,楚三千深以為憾。

從西麓斜崖登頂萬桃山本就很難,三場桃花雪過後,直接將這“很難”變成了“不可能”,所以即便爬過比之陡峭得多的桃淵懸崖,楚三千原本也沒打算豪氣幹雲排雲而上。失誌才猖狂,猖狂則有命。若非被逼到絕望,楚三千哪裏肯跳桃淵爬懸崖。

然而對修士來說,世人眼中的“不可能”則往往代表“很難”,對大修士來說,“很難”恐怕又要打上一個不小的折扣。

沒有給楚三千很多時間感歎猶豫,老頭拉著鎖鏈拐上山腳上山的幽寂小道。楚三千眼神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娘子,滿懷幽怨。

原本以為老頭終於要露出一番高人風範,帶著他大步如飛或者幹脆就飛起來,那樣的話就算是被當風箏放楚三千也毫不後悔。然而老頭顯然沒打算給楚三千過多震撼,一步步走得穩當踏實,將從未有人踏足其上的雪地踩得咯吱作響。更可恨的是那老頭表現得雲淡風輕一些還好,偏偏喘著牛息吐著白氣低聲咒罵不已,細聽來似乎是在罵山高路險,罵楚三千。哪裏有一丁點兒高人風範?

當楚三千終於確認這才是狗(這才是真正的操·蛋)娘養的現實,眼中幽怨,已不是受了欺負的小娘子??????而是受了相似欺負的小相公。

這般速度,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登頂萬桃山。

山上桃林間緩慢行走,無聊中,楚三千整理起思緒,越想越是心驚。

公孫若愚突然展現出非人實力,自封了西涼王。

鍾二牛義無反顧自掘死路自焚身亡,公孫若愚身邊卻有一個他的人。

見道公孫若愚冰山一角,楚三千自然不會傻傻的以為公孫若愚還是那個草包窩囊城主。公孫若愚非人的隱忍與野心浮現在楚三千眼前。

那麼,鍾二牛難道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將一名死士安插在他身邊,而且還是極重要的貼身護衛?

是不是可以認為,這一切,公孫若愚都知道?

聯想到隱隱成為西涼城第二大家族的王家被表麵上一個宋家的家丁,鍾二牛輕易毀滅,恰好在王混自顧不暇之際。如此一大家族毀滅,城主府又全無反應。楚三千心中發寒,卻已篤定——這一切,公孫若愚全都知道!

不僅如此,恐怕,這一係列事情當中,城主府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如何光彩。

有“仙人”庇佑的王家,怎麼可能被鍾二牛帶著幾個囂張家丁踏平?

楚三千暗自苦笑搖頭,原來一切都在公孫若愚眼中,西涼城,畢竟是他的西涼城。

轉眼入夜,彎月如水。

看著前方老頭,楚三千終於有些明悟。

踏上桃淵懸崖那一刻,他曾隱隱約約感受到一股來自東方的呼喚。沒有過此種經曆,楚三千毫不猶豫??????應該說根本沒注意,就忽略了這股奇異呼喚。

接著他就遇到了騎青牛西行紫氣浩蕩的老頭。

蜀道前桃林裏遠遠探望丫丫姐妹時,這種呼喚再次出現,呼喚中似乎帶了些別樣情緒,終於惹起他注意。然而心中存著有關西街和鍾二牛的執念,他還是選擇回到西涼城,進了鍾二牛除了西街,呆的時間最長的銷魂引。

心甘情願進了鍾二牛的套子。

銷魂引中再沒感受到這股莫名呼喚,不知為何,楚三千心中卻生出一股煩躁,被他不留情麵壓了三天,第一場桃花雪後終於爆發,去了西街。

可笑的是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股煩躁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