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上善若水(2 / 2)

劉鏡明是站在未來看過去的,於天下走勢自然明了於胸,其實與若水的天道觀完全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回事,不過解釋起來可不能明著說,那麼天道一說也就成了最好的幌子。

他故作正經地點點頭:“其實爭霸戰爭轉瞬即逝,天道有常,亂世之後必然是治世,過去,現在,未來,這個規律都不會改變。時間拖得長一些,不過是讓老百姓更苦一些。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劉的這番話讓若水聽得眼珠子快放出光來,竟然不顧男女之防,伸手就拉住了老劉的手,拖著他走上座。

“將軍請坐,請休怪小女子無禮!小女子還有許多不明之事想向將軍請教,未知將軍肯賜教否?”眼神裏滿是期待。

劉鏡明本來並不想在這裏過多糾纏,既然目的已經達到。本就想告辭離去的,但是現在卻盛情難卻了!隻好苦笑道:“其實我就是半桶水,搖得響,你若再問我什麼天道循環的,我也答不上來了!”天道這種事,要多虛就有多虛,他老劉又不是什麼算命先生,真要窮糾起這個問題,恐怕大大地不妙。

還好若水似乎很理解他,並沒有在天道這個問題上去刨根知底,但是隨即又拋出了一個在這個時代極度敏感的話題:“將軍真的認為統一天下的,會是秦嗎?”

我靠,這裏可還是楚地,這丫頭竟然毫無顧忌,而且自己還是個大楚偏將軍,莫不成她竟然是秦國的間諜,想要遊說自己棄楚歸秦的?

當下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小姐以為呢?”

若水秀眉微微一蹙,那可喜的模樣讓劉鏡明忍不住心中一蕩,這略帶三分神秘的美女,究竟是什麼來頭,講壇主持?名士弟子?秦國奸細?或是?

卻聽若水娓娓說道:“小女子也覺得應該是秦,秦自商君變法以來,勵精圖治,國富民強,加之三秦之地,民風本彪悍,自周天子衰弱,四方群豪並起,人人皆王,自此天下再無和平之法(可統一),周以羸弱失天下,其至柔也,天下之事,凡有柔必有剛,剛柔相濟,方才和諧,因此家師和小女子均以為,此亂局非武力不可收拾,而觀七雄,無有能與強秦相抗者,但秦人殘暴,恐怕不利於民,因此家師周遊列國,廣開論壇,希望能總結出更好的兩全之法,獻與得天下者,也算為老百姓多謀些福利。”

想不到在這樣的時代,竟能有這樣的人,他們的理想,甚至淩駕於王圖霸業之上,以天下民生為己任。對於這樣的人,劉鏡明是很敬佩的,但是他並不讚同,以天下為己任,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就很累,人的一生那麼有限,耗費在這種注定難以實現的理想上,豈不是浪費?況且,若水還是個那麼年輕,那麼美貌的女孩,真不知道這個儋明公是給她吃了迷藥呢?還是給她洗了腦。。。。。。

當下一笑道:“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兩全之法?社會要進化,陣痛必不可少。每一種製度,都要經曆無數血與火的檢驗,個人的力量在期間實在是微乎其微。就好像你說的秦政恐不利於民,這說來說去,僅僅是個猜測,如今首要的事情是天下歸一,至於秦政是否合適,時間會證明一切,合適,它的統治能長久,不合適,自然也有人起來推翻他。就算現在有兩全之法,也未必就能實施,一個社會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人的努力隻是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這些都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好像起房子要挖好地基一樣,有好的方案,而無實行的基礎,那也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劉鏡明的這一番話讓若水陷入沉思當中,這位美人低頭頷首,沉默了一陣方才抬起頭,迷人的眼眸子裏全是迷惑。劉鏡明的話打破了她多年以來的信仰,卻又說得頭頭是道,讓她難以辯駁。

劉鏡明知道她一時之間難以消化,此時不走,更待何時?於是起身向若水告辭。

若水悵然道:“若水愚鈍,怠慢將軍了,將軍今天的話,若水還要一段時間消化,不知何時才能與劉將軍再論天下事?若水心中還有很多疑問想與將軍探討!”

這算是預約麼?老劉笑道:“很多東西想通透了就會覺得不值,小姐青春年少,應該做些年輕人該做的事情,至於想要見我老劉,那簡單的很,我一時半會估計也不會離開楚國,隨時歡迎小姐的光臨。”

剛離開講壇,就見羅陽在外麵不停地來回踱步,看見他出來,連忙走上來道:“大哥,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