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夫人沒有想到,一大清早,就有客人來了。“嫂子,我一直到昨天才知道,你也來了。怎麼不大大方方見我?”傅夫人低著頭認錯:“這是我不對。”“我且問你,你當初是怎麼答應我的?”傅夫人故作不解地反問:“皇後是指那件事?”“你不是說了,不跟皇上見麵?”“是!”傅夫人答說,“有好幾年,我都躲著皇上。”“那麼這一次呢?是躲不過了?”傅夫人坦然承認:“是皇上不放過我,你應該去責問他。”
“你還挺有說法,你給我跪下!”皇後氣得聲音都變調了。傅夫人從未見過皇後這樣的臉色,心裏直打鼓,盡管心裏委屈,也不得不跪下來,她忍不住輕聲哭泣起來。“你哭!你是哭給皇上聽是不是?”這時,兩個人都沒有注意到,乾隆不知道何時已經走進來了。見皇後言語尖酸,皇帝大起反感,自己是“一案同謀”的“共犯”,傅夫人跪在那裏,也就等於自己受辱一樣,乾隆忍不住大聲說道:“何必呢?論公,她是命婦,論私,你們是至親,也該留她一點麵子。”皇帝居然如此袒護,皇後又驚又氣憤,臉色也就很不好看了。“論公,我處罰命婦,就跟皇上處罰大臣一樣。論私,既是我的至親,請皇上不必過問。”這一番理由駁得乾隆啞口無言,他有些惱羞成怒了,道:“你的行為逾分,我就問不得一句?”皇帝沉著臉說。“我的行為沒有逾分,行為逾分的是誰誰心裏清楚。”針鋒相對的答話,使皇帝越發難堪,他鐵青著臉問:“我不知道你什麼意思?你說的話你想過沒有,你眼睛裏還有我這個皇帝?”皇後又是一聲冷笑。這聲冷笑充滿了輕蔑的意味,她有些失去理智,道:“你們做的好事,就不怕天下人笑話?道貌岸然的一代英主!”皇帝怒不可遏,卻又無處發泄,隻得朝傅夫人說:“你起來,有我在,不要你跪!”“不準起來!”皇後的聲音更大。
傅夫人覺得皇後實在太過分了,忍不住哭倒在地。皇帝心如刀絞,想上前相扶,不道皇後也正走了過來,本意是想指著傅夫人訓斥她幾句,而皇帝誤會了。皇帝誤會她將動手毆打傅夫人,尤其是當皇後伸手相指時,在皇帝看,恰恰證明了他的意料不錯,乾隆不由自主地伸手一橫,去勢太猛,“拍”地一聲,正好反手一掌,打在皇後臉上。這一刹那間,皇後臉色白得可怕,眼中流露出無可言喻的驚恐,手捂著臉,身子在發抖,支持不住的樣子。皇帝跟傅夫人,以及侍立在艙門外的太監,也都嚇壞了。突然間,隻見皇後身子向後一轉,腳步踉蹌地奔向後艙,等皇帝醒悟過來,追了去時,隻聽“撲通”一聲,皇後已經跳進水中。緊接著便聽見有人在喊:“皇後、皇後!”接著便是一片嘈雜,在亂槽槽中有人大喊:“快救、快救!”,又是“撲通”、“撲通”幾聲,有人跳入水中去相救了。
乾隆這時反倒比誰都冷靜,首先向傅夫人說:“你快走!”他一眼望見貼身太監吩咐道:“你把她送回去!”說完轉身坐下,靜待消息。
皇後是救上來了,但已經溺水而亡。
沒有人敢說皇後赴水自盡,隻說是失足落水。但就是這個說法,亦很不妥當,正式詔告天下時,尚需斟酌。這樁大事出得非常突兀,也非常尷尬,親貴大臣,甚至包括太後在內,都絕口不提皇後的死因,隻是商量如何籌辦喪儀。乾隆愧對皇後,為此悲慟不已,連續九天,每天在皇後靈柩前三次擺上供品。乾隆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賢”二字,來作為她的諡號。孝賢皇後富察氏的靈柩,安放在裕陵地宮四年多。在這段時間裏,乾隆皇帝共為她祭奠100多次,並寫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賦》:“《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雎?為人倫之伊始,固天儷之與齊。”“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意思是說,我是多麼悲痛啊,這樣生死離別,失去賢惠內助,今後誰來陪伴我。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沒有人懷疑乾隆的悲傷是真誠的,但是這隻是一時之痛,他的風流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他的第二位皇後的下場又是怎麼樣呢?
4 淫為惡首——那拉氏皇後斷發清朝開始轉折
為何生在帝王家?乾隆的另外皇後的命運又如何?
富察氏皇後死後不久,烏拉那拉氏被立為皇後。烏拉那拉氏是十三四歲時,由選秀女選上來的,那時的那拉氏單純美麗,對皇宮裏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雍正在幾個秀女中,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眼睛亮亮的女孩子。當時乾隆皇帝尚在藩邸為皇子身份,雍正皇帝把那拉氏賜給他為側室福晉。乾隆即位後,於乾隆二年舉行冊立後妃典禮時,烏拉那拉氏被冊封為嫻妃。那拉氏身材嬌小,體態文弱,舉止穩重,言語婉轉,在和太後的言談應對中,總是流露出一種天然的恭順之情。遇到太後身體不適之時,更晝夜侍候,親進湯藥。由於她的溫柔賢惠,頗受皇太後鈕祜祿氏的喜愛,對她的溫柔婉順大加褒獎,乾隆十年十一月奉懿旨升嫻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