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愣了一下,說道:“劉大人既然跪了,和珅也隻有以跪示敬了。”劉墉連忙擺手,“使不得,地下有泥水,多好的衣服啊,可惜了!”
和珅跪在泥地裏還禮,一身新衣全弄髒了。劉墉跪的地方正好在門樓屋簷下,身上滴水未沾。和珅看著身上的泥水,再看著劉墉跪著的幹地,十分惱火:“劉大人處處占上風呀!”劉墉暗自竊笑:“你也不錯呀,渾水裏陷得很深了。”
和珅心裏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時,太監來宣旨:“皇上有旨,和大人南書房說話。”和珅隻能跪在泥地裏掉轉身子,麵朝太監:“奴才遵旨。”劉墉站起來,撣撣身上的土,異常高興。和珅站起來,身上稀裏嘩啦往下淌著泥漿。
皇上在南書房召見和珅,見和珅像個落湯雞,泥漿還滴到皇上書房的地麵上,不解地問和珅,怎麼弄成這個慘樣?和珅恨恨地說道:“皇上,奴才向來敬重劉墉,特意冒雨去給他祝壽,誰知他竟然在門樓底下下跪,逼著奴才在泥地裏還禮,劉墉如此捉弄奴才,已不是頭一次了。”
乾隆皇上哈哈大笑起來,說:“位列平等的臣子以禮相待,乃我朝禮儀所定,劉墉無錯,你讓朕如何斥責他?”
和珅說:“劉墉他是蓄意捉弄奴才,因為奴才得寵,他心中嫉妒不服。”
乾隆不以為然,安慰和珅道:“劉墉不過是開個玩笑,大可不必在意。”他讓和珅回到家中,沐浴一番,身心兩清,也就一了百了!和珅這口惡氣雖然難以下咽,但見皇上如此,他也隻有表示不會與劉墉計較了。
乾隆皇帝博學多才,思維敏捷。又有和珅在一旁不停地吹捧,心情一直不錯。一次他到江南巡視,見一農夫扛著鋤頭,就故意跟身邊的和珅開玩笑:“這是什麼人?”和珅回答說:“他是個農夫。”“農夫的夫字怎樣寫?”和珅想了一會兒,知道皇上不知道又要抖什麼機靈,他對乾隆的心裏已經揣摩得非常透徹了,便故意裝傻充楞地答道:“就是兩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這麼寫。”
不料乾隆聽後哈哈大笑,搖頭說:“你怎麼連個夫字的寫法也辨別不清?農夫是刨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轎夫肩上扛竿,先寫人字,再加二竿子;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這個夫字寫個天字出頭便是;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後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夫字寫個大字加一便是。”乾隆對“夫”字如此解釋,隨意聯想,幽默有趣。和珅及隨行的眾人聽後無不連聲稱是,一時傳為美談。
4 弄臣得道——和珅坐火箭升官
和珅文底深厚,貌美膚白,再加上他口齒伶俐,辦事機敏,聰明能幹,又善於隨機應變,故乾隆帝十分賞識他,破格提拔,一躍而成為皇上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和珅都做過什麼官?為什麼他的官越做越大?
和珅乖巧異常,會獻殷勤,喜得乾隆帝日夜與他在一起。和珅第一次出現在乾隆帝身邊,便使乾隆終生再也離不開他,直到乾隆生命的最後一息。
一開始,乾隆帝把和珅從鑾儀衛擢升為乾清門禦前侍衛,同時兼正藍旗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和珅升為戶部右侍郎。三月,升為軍機大臣,入軍機處辦事,朝夕服侍在乾隆帝身邊。四月,又兼任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皇家事務。八月,調任為鑲黃旗副都統。十一月,授國史館副總裁,戴一品朝冠。十二月,兼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他家的旗籍也從正紅旗抬入正黃旗。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乾隆帝下諭命令和珅、英廉、梁國治和劉墉等人負責修改《明史》中關於蒙古人名、地名音譯未真之處,令其“將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務令首尾詳明,辭義精當”。該年六月,命和珅任吏部左侍郎,兼署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乾隆四十三年初,吏部尚書永貴等奏京察降革司員參罰事件,免其隨帶,和珅以扶同瞻徇降二級留任。不久,便兼任崇文門稅務總督,總管行營事務,補鑲藍旗滿洲都統。六月,授正白旗都統,領侍衛內大臣。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命在禦前大臣上學習行走。乾隆四十五年三月,授戶部尚書,禦前大臣兼正白旗都統,領侍衛內大臣、議政王大臣。十月,充《四庫全書》正總裁,兼任理藩院尚書。乾隆四十六年,兼任兵部尚書和管理戶部三庫及方略館總裁。乾隆四十七年,以原銜充經筵講官,封太子太保,充任總裁。乾隆四十八年,賞戴雙眼花翎,任國史館正總裁,文淵閣提舉閣事,清字經館總裁、理藩院尚書。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乾隆帝再授和珅輕車都尉世職,並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管戶部如故。九月,授一等男。是年兼任正白旗都統和鑲藍旗滿洲都統。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授文華殿大學士,仍管戶部。乾隆五十三年二月,被晉封為三等忠襄伯。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充殿試讀卷官。五月,充教習庶吉士。乾隆五十五年,賞賜黃帶四開袍。乾隆五十六年,兼任刻“石經”的正總裁。此時和珅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領班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公阿桂。但實際上他已是掌握朝臣實權的第一人。因為阿桂不時奉命外出督師、勘工、治河、查案諸務,其間蓋由和珅代其領班之任。這正如朝鮮使者所說:“戶部尚書和珅,貴幸用事。閣老阿桂之屬,充位而已。”乾隆五十七年,兼任翰林院學士。乾隆五十八年,兼管太醫院及禦藥房。乾隆六十年四月,充殿試讀卷官。五月,兼任教習庶吉士。九月初三,乾隆帝決定把皇位禪讓給皇十五子永琰,自己當太上皇,但大權並未放棄,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和珅繼續依仗太上皇的聲勢發號施令,作威作福。嘉慶元年正月,調為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六月,調為鑲黃旗滿洲都統。是年,領班大學士阿桂年已80歲,請求休致回家,獲準,次年八月病逝。從此和珅名正言順地成為朝臣中的第一把手。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調管刑部,仍兼管戶部。嘉慶三年正月,充任參讚機政並兼部務。八月,晉封為一等嘉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