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親蠶禮在濯龍園如期舉行。
同一日劉莊率領文武百官去明堂舉行大射禮。
當日我和劉莊早早就起來,梳洗完畢我幫劉莊穿好了祭祀禮服。我則是換上了上青下縹的蠶服。
一切收拾完畢,劉莊衝我促狹一笑:“皇後這可是你第一次主持大禮,千萬別迷糊,更不要想我。”
我回了劉莊一個白眼:“您是不放心我,還是不放心自己?我記得那年在明堂祭祀父皇某人還念叨著我呢!”
“哈!”劉莊伸手往我肩上重重一拍:“皇後有誌氣!”
“好啦,走吧!晚上回宮咱們再好好分享分享!”我拉著劉莊就往外殿走。
“皇後......”劉莊邊走邊嘀咕著:“都有好幾年沒有行親蠶禮了,你可要帶著眾人多給蠶神磕磕頭啊。”
“知道啦!”
殿外,安平及一眾侍從立與殿右側。大長秋凝香,中太仆林英,衛尉墨香率領眾女官站在左側。見劉莊和我出來殿兩次同時喊道:“陛下,皇後起駕!”
我和劉莊紛紛上了車輦,在西側大道上我們的車子先後錯開,一南一北徐徐而行。
自周朝始,在國家祀典中,就已確立了天子親耕南郊,皇後親蠶北郊的祭祀格局。 三月吉巳日是舉行祭禮的日子。依照陰陽五行的原則,皇後代表地,屬陰,主北方。 親蠶禮特意選在了皇城西北的濯龍園。親蠶禮是由皇後主持的最高規格的祀典,祭祀蠶神西陵氏、行親桑之禮。祭祀人和被祭祀人物均為女性。每年季春的吉巳日,由皇後親祭或遣人祭祀蠶神,有祭先蠶、躬桑、獻繭繅絲三個部分。
蠶桑與農耕並稱,《尚書》中即稱:桑土既蠶,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蠶桑的開發是先民走出洪荒、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和顯著標誌,因此,親蠶大典自古就與親耕之禮並重,所謂“天子親耕以供粢盛,後親蠶以供祭服”。
辰初刻,車輦抵達了濯龍園。
蠶室前的空地上親蠶壇高高立起。盛裝的兩千石以上的公卿夫人,在四位縹色助蠶服貴人的引領下眾人緩緩下拜:“恭迎皇後親蠶!”
“都起來吧!”
在凝香及眾女官的引領下我緩緩的登上親蠶壇,帶領著眾人對著祭台行六拜、三跪、三叩禮。儀式依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視瘞等程序,循序進行。
祭蠶神後,如蠶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蠶未生,可視蠶生數日後再行躬桑。躬桑日巳時初刻,皇後著蠶服乘輿出宮,從桑妃嬪等乘輿隨後。
典儀女官奏請皇後采桑,引導女官引皇後至采桑處。相儀女官一人奉鉤,跪於右旁,一人奉筐,跪於左旁。采桑歌作,皇後右手持鉤,左手持筐,至東畦第一棵桑樹采桑一條,複行至西畦第一棵桑前采桑二條,蠶母二人助采。采畢,歌止。皇後以鉤筐授女官,然後上觀桑台禦座觀從桑者采桑,妃嬪等依次采桑。采畢由蠶母、蠶婦將皇後等人所采桑葉送至蠶室切之,撒喂於蠶。之後皇後接受從桑眾人及蠶母、蠶婦行六拜三跪三叩禮,乘輿還宮,躬桑禮成。
繭成之日,皇後親自舉行獻繭繅絲禮。蠶母將繭之圓潔者獻給皇後,皇後擇佳者收筐,俟還宮後獻給皇帝。皇後擇繭後至繅絲處,由蠶母輔助皇後繅絲,濯繭出絲者三,妃位繅絲以五為節,禮畢。
由於春蠶尚未孵化,躬桑、獻繭繅絲兩個環節則推後舉行。
整個祭祀禮畢已經接近午時了,眾人再拜:“恭送皇後!”
在凝香和林英的攙扶下我緩緩的上了車輦。
回到宮裏靜靜的看了一下午的竹簡,掌燈十分劉莊才回來。
我連忙迎了上去:“恭迎陛下回宮!”
劉莊高高的冠冕下明亮的雙眸衝了我眨了眨:“看來蠶神顯靈了,連小迷糊都懂禮節了!要是下回跪著說這話就好了!”
“你!”我一把抓住了劉莊寬大的祭祀服:“先去更衣!”
“皇後,蠶神是怎麼教導你的?”劉莊疾步跟著我的步伐:“她老人家是不是告訴你,對郎君要恭敬有禮?你這麼抓著我是不是太凶了啊?”
“有嗎?”我緩緩推開了寢殿的門:“蠶神說要督促夫君耕田,我這可是照著神的旨意去做的!我已經想好了以後的休沐你都得去我的桑園除草澆水!”
劉莊依靠著殿門賴著不動:“天子可是親耕南郊的,你那塊地啊......”
我湊近劉莊對著他的耳朵低聲道:“我早就和母後說好了,等你休沐就和六弟十一弟一起去除草,我還會把咱們的小殿下小公主都帶過去!讓他們看看他們的父皇多麼勤勞!讓他們從小就養成重農桑的理念!要知道一絲一粟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