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的私有銀行:誰控製了貨幣,誰就控製了世界1(1 / 3)

被債務蜘蛛俘虜

請想象一下吧,一張隱秘的、由少數幾個世界級的大銀行家擁有和控製的金融蛛網正在控製著一切……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無論是美國或是其他國家,全都被捆縛於信貸之繩上,成了他們的奴隸。

——漢斯·席西特,《銀行業之死》(2005年)

安德魯·傑克遜總統曾這樣評價銀行聯合企業:“一隻多頭怪物,吞吃平民的血肉。”19世紀20年代,紐約市長約翰·海蘭在著作中把它稱作“巨型章魚”,“用它又長又強壯的腕足俘虜了執行官,俘虜了立法機構,俘虜了學校、法庭、報紙,俘虜了所有本應保護公眾的機構”。債務蜘蛛吞噬了農場、家庭,把整個國家困在網中。

金融評論員漢斯·席西特在《銀行業之死》中說,自己曾作為“圈內人”近距離觀察銀行業“巫師”;這些人的遊戲之網收得很緊,所以現在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銀行業務和企業都控製在一個小圈子的人手裏。他管這個遊戲叫“蜘蛛織網”。這個遊戲的規則有:

1.要讓“財富的集中”隱形。

2.通過“杠杆”實施控製,其中包括合並、接管、貸款附加條件、連鎖控股(一家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票)等方法。

3.對個人實施嚴格的管控。能在圈裏的隻是極少數,那些拋頭露麵的人物都無法了解整個遊戲的全貌。

作家卡羅爾·奎格利博士曾是喬治城大學的一名曆史教授,也曾在該校擔任過克林頓的導師。奎格利根據自己對精英圈子的了解,寫出了他們控製世界的野心。他說,這些人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把持在少數人手裏的世界金融係統,以此來控製每個國家的政治係統,控製整個世界的經濟命脈”。

“各國央行曾經把持著這個係統,它們像封建時代的諸侯一樣通過秘密協議進行合作。”奎格利把這個小圈子簡稱為“國際銀行業者”。他們的共同之處不是相同的種族、信仰或者國籍,而是控製人類的狂熱勁頭。他們成功的關鍵是:操縱一國的貨幣係統,同時讓人覺得是政府在把控著一切。

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控製貨幣的供應,如今,他們甚至在“創造”貨幣的供應,人們卻還以為這些都是由政府控製的。20世紀20年代,英格蘭銀行董事約西亞·斯坦普爵士在得克薩斯大學演講時,揭露了這個騙局:

現代銀行業係統能憑空造出貨幣,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令人驚駭的花招了。銀行業在不公平中孕育,在罪惡中誕生……銀行業者擁有整個地球,就算能從他們手中把地球奪走,隻要他們還有創造貨幣的能力,就能靠動動筆尖創造出足夠的錢把地球再買回來……一旦奪走這種能力,他們手中的大量財富就會煙消雲散,這個世界上的生活就會令人更快樂、更舒服……不過,假如你想繼續當他們的奴隸,並且願意自己買單支付這筆奴役費用的話,那就繼續讓他們製造貨幣、控製貸款吧。

廖子光教授畢業於哈佛大學,做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生部主席,隨後當上了發展中國家投資顧問。他說現代貨幣體製策劃了一場“殘酷的騙局”。他還說,如果我們醒悟過來,整個經濟世界觀就將重組,“正如人們發現地球並非靜止不動,也非宇宙中心時,物理學不得不重構一樣”。在這場騙局裏,除了政府發行的硬幣之外,貨幣體係中幾乎沒有名副其實的錢財,有的隻是債務。然而,硬幣的數額還達不到貨幣供應量的百分之一。今日美國的所有貨幣供應都是由政府欠私有銀行的債務構成,是這些銀行用會計賬簿上的條目造出來的錢。銀行業者用熟練的手法完成了這一切;它就像魔術師的戲法,我們得看上很多遍才能察覺真相。不過,隻要我們參透了這個騙局,一切都會改變,一切曆史都將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