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的父母沒得早,小梁村就是他的家。
小梁村的相親,就是他的家人,不管他現在或是將來如何,小梁村是他的根,鄉情們的恩不能忘。
“過幾天陳叔就要下山了,也不知是否會經過小梁村,要是能托他帶個口信該多好,等到自己下山的那一天,小梁村也不知道變成什麼模樣了。”
“養氣如靈,溫潤如玉,逆行周天,百骸共鳴,天地動容。”
王生搖搖頭,收起雜亂的思緒,目光落在手中的養靈篇上,之前總是差一點,沒法運行整個周天。
這一次,王生按照養靈篇的功法,吞吐呐吸,彙聚靈氣,逆行周天,王生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四肢百骸不斷的有靈氣彙入筋脈,凝成一滴滴靈液,彙聚成一股暖流,在自己的催動下,不斷的衝擊著最後的關卡。
忽然傳來轟的一聲響,王生全身一震,靈氣如同山洪決堤般,在筋脈內奔流不息,足足運行三個周天後勢頭才有所減緩,一股一股汙漬在靈氣的衝刷下,順著皮膚的毛孔排出體外。
此時王生眼中露出一股清明,連帶身體都輕盈了不少。
一股威壓以十三號石屋為中心,往四周擴散,體內的靈氣,也沒有和往常一樣散去,依舊在筋脈內緩緩流淌著。
“這感覺是靈氣不散,飄飄欲仙,這是靈動期第一層的標誌,也意味著養靈篇第一層修煉有成。”王生沒有立刻起身,而是緩緩的閉上了眼睛,催動著靈氣,在筋脈內運行,鞏固境界。
第二天,陳老頭和往常一樣,拿著吃食往王生的石屋走去。
太北宗並不是世外桃源,這段時間,王生能夠在太北宗過得如此舒服,一天三頓幹的,擔完水就可以回石屋休息,沒有人找他的麻煩,完全得益於在太北宗雜役處待了三十年的陳老頭。
雖然隻是短短相處三月,陳老頭心中已經將王生當成子侄來看待,明天他就要離開太北宗下山,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像他交代一下。
帶他去見一見,依舊在山上的老朋友,認個眼緣。
人走茶涼,這些關係在他下山後,能夠發揮多少作用,沒有人敢保證,起碼比王生兩眼一抹黑來的強。
來到王生的石屋前,推開門抬頭走進去,一股惡臭迎麵而來,王生的身上散發出一股翩翩欲仙的脫塵之意。
此時王生也睜開了雙眼。
“這是……哈哈哈哈”陳老頭眼中露出一股震驚的神色,眼前這一切令他難以置信。
剛還想將自己在山上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介紹給王生,好讓王生在山上的日子好過一些,少吃一點苦頭。
現在看來,完全是自己一廂情願,王生根本就不需要。
看到陳老頭帶有一絲震驚,還夾紮著一絲詢問的神色,王生點點頭,陳老頭旋即爆發出一陣大笑。
到最後,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淚,是為王生高興,也是在祭奠自己曾經的夢想。
帶著滿心的笑意,陳老頭在外門弟子的護送下,離開了太北宗,對於王生的請求,自是欣然應允,帶著王生這幾個月,做雜役掙得幾兩銀子,往小梁村的方向而去。
而王生也在陳老頭下山的同一天,離開了雜役處,往外門走去。
太玄峰外門接待處的師兄,赫然就是當初引領他去雜役處的灰袍青年,灰袍青年看見王生神情微楞。
三個月的時間,從無到有,突破到靈動期第一層,在外門弟子中,並不算太顯眼。
可這些年,能夠從雜役處脫穎而出的弟子,本來就少,三個月的時間,在雜役中間雖算不上數一數二,也能夠排在前列了。
如果僅止於此,還不至於令灰袍青年動容。
關鍵在於,灰袍青年清楚的記得,眼前的王生,是當初太玄峰號稱三百年一出的天才長老趙昌壽,親自接引回山,塞進雜役處的唯一一人。
當初還以為,王生是被趙長老判了死刑,沒成想,僅僅三個月,就回到了外門弟子的行列,不愧是趙長老親子接引回山的弟子,當即滿臉含笑的站了起來。
“雜役處王生,拜見師兄。”
初至外門,王生卻不敢造次,謹記陳老頭的告誡,恭敬的抱拳。
修為突破,卻還未登記在冊,所以王生還不是外門弟子,隻能自稱雜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