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幅畫,隻有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於是它就是一幅畫,僅僅是一幅畫,再美也沒有靈氣。可是這大千世界呢,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隻是多出了前後兩個方位,於是整幅畫都有了靈秀之氣。哈哈,我隻是這樣打一個比喻,其中於劍道之奧妙你自己有空慢慢領悟吧。”
塗泓元不禁得意地笑道。
其實以他的能力,是不能解釋的如此清楚的。不過當初他剛學習練劍,參加星河劍館的劍比之時,曾受到一位前輩指點,那位前輩給他說的話令他受益匪淺,他自然銘記在心。此刻用來指點徐挽扶,卻是好一把賣弄。
徐挽扶盤膝坐著正在沉思,塗泓元在一旁微笑看著,也不打擾。
未過多久,忽然一個白衣人縱身跳上了論劍壇。四下抱拳一揖,道:“白某有事來晚了一步,讓各位久等了,實在對不住。”
下麵有人呼道:“白大俠太客氣了,能聽你講解劍道已是我等之幸,等著一時半會兒的,又有何礙!”
塗泓元輕輕呼道:“尚兄弟,今日講解劍道的白烈風白大俠已經來了,你是聽他講解劍道呢還是要繼續沉思?”
論劍壇講道之人並無定人,昨日結束時是誰在講,第二天還是誰上去講。看著這是一件勞神費心的事情,其實不然,能單獨站在論劍壇上講劍道之人,那表示著此人的劍道造詣已經匪淺了。不僅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還是一種認可。若是能在上麵連講上月餘而無人能將其辯駁下台,不以實力論,此人也必然能名震天下了!
徐挽扶抬起頭來,輕笑道:“當然要先聽劍道了。”
抬頭向台上望去,隻見長高論劍壇上站著一個白衣寬袍的中年文士,三十五、六的年紀,正當壯年。衣袖隨風抖動,頗有一番超然姿態。可是徐挽扶上下看了半天,也沒發現那中年文士身上帶有什麼寶劍,隻有他手裏握著的一把折扇,反而看上去他倒像是個博學多才的儒生,而非什麼江湖中的劍客!
一旁的塗泓元似乎看出了徐挽扶的疑惑,一旁解疑道:“白大俠的劍沒有藏在身上暗處,相反的,他的劍就在你能看到的地方。你看,就是他手中那把扇子。”
“折扇!”徐挽扶一驚,分不清是塗泓元誑自己還是他糊塗了:“折扇便是折扇,和劍又有什麼關係呢?”
塗泓元得意洋洋道:“尚兄弟,沒說你是初入劍道呢,這些東西你都不明白。我們劍客追求的劍道,可劃分為五類——
劍技:出劍時的快慢緩疾、力量拿捏,出劍的方位角度、中正偏鋒。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卻也是最難掌握的,在與人鬥戰之時無時無刻不要心中計算著該如何出招才能發揮自己一劍的最大威力、如何防守才能用最小的力量化解敵人的攻擊,這些都屬於‘劍技’!星河劍館考校你們的就是這個。
劍法:傳說中臻至巔峰的劍術能夠傲視天下的,可那畢竟隻是傳說。如何將自身內力巧妙的融入自己的劍術之中,使兩者相互配合,發出更加強大的威力,是為‘劍法’!
劍勢:猛虎身前坐,劍勢心中藏!我劍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來回披靡,無人可阻、無人可擋——縱使劍能擋,但是勢不可擋!這是‘劍勢’!
劍意:……其實我就是想給你說說這劍意。就拿白大俠來說,他手中的扇子就是他的劍,因為他的扇子已經有了劍意。劍客之劍,不拘泥於形而存於其意。所以說,白大俠的劍就是他手中的扇子,扇子就在你眼前,你看得見,但是你卻意識不到那是他的劍。”
關於劍道的五類劃分,徐挽扶確實是第一次聽說,心中好奇之下又有一些好學,回味片刻,又道:“塗大哥,你說劍道可以五分,一分劍術、一分劍法、一分劍勢、一分劍意……這才四分啊,還有最後一分是什麼?”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