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兒子陸海平能夠獨擋一麵的時候,宋寧之前在海市買的筒子樓也迎來了拆遷的好消息。
這會兒已經是90年代,海市的變化日新月異。
宋寧手底下囤積了大量破舊的筒子樓,拆遷的口號一打響,那是收都收不住。
宋寧購買這些筒子樓的時候,買的早的隻要幾百塊錢,買的晚的也隻要幾千塊錢。
十幾年之後筒子樓拆遷,海市的房價已經增長到一個恐怖的程度。
拆遷的價格高昂,並不代表房價也達到了這個恐怖的程度。
隻是筒子樓大多數是低矮的建築,拆遷之後可以建成高樓大廈,到時候的利潤也很可觀。
宋寧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她自己成立了房地產公司。
而且之前買筒子樓,也下意識的在同一個片區內批量購買。
她已經先一步提交了審批手續,並且獲得了批準。
宋寧搖身一變,從之前的拆遷戶變成了開發商。
不過她拆的都是自己的房子,但別人不知道,所以宋寧對外放話,一律按照3000塊錢一平方補償。
因為她手續申請的早,拆的也早,大家沒有參照物,而且3000塊錢一個平方的補償已經算是很高。
很多人早就住夠了筒子樓,想要賣了房子去買高樓大廈。
現在正巧碰上拆遷,二話不說就接受了拆遷方案。
宋寧順利拿下了陸家嘴一大片區域,之後大刀闊斧的搞建設。
她建新房子開酒店開娛樂場所開大型商場,因為宋寧掌握著先機,一步快步步快。
等到別人反應過來,也想搞建設的時候。
手底下囤積了大量筒子樓的宋寧成了釘子戶。
別人按照3000塊錢一個平方要拆遷她的房子,宋寧就是不同意。
不僅不同意,她還在外麵散布謠言,說現在周邊地區的商業已經起來了,這片地區房價上漲,沒有1萬塊錢一個平方的補償款,誰也別同意拆遷。
在宋寧的僵持下,開發商遲遲談不攏拆遷的事宜。
而宋寧前期投資的商業已經拔地而起,她每天大把大把的賺錢。
宋寧就是一個拖字訣,先把這些人拖住,然後再狠狠的宰他們一筆。
再用從他們手上拿到的錢去別的地方搞建設。
宋寧算盤打的啪啪作響,拆遷的事情僵持了兩年之後,開發商最後終於坐不住了。
這時候宋寧又跳出來說1萬塊錢已經不夠用了,現在必須12000,不然就不同意拆遷。
其他鄰居看到開發商鬆口,又看到了周圍的繁華,立刻就硬氣起來了。
後來開發商沒辦法,以12000的價格收購周邊的房子。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輪到宋寧的時候她張嘴就要15000,不然就不同意拆遷。
宋寧手頭上持有的房子太多,加上她背景強硬,沒人敢對她動粗。
最後開發商隻能咬牙同意,雖然房子是拆完了,但也元氣大傷,後續遲遲拿不出錢搞建設。
他們沒辦法隻能拍賣一塊土地,宋寧又趁火打劫,低價把一塊地買了過來。
一個簡單的拆遷,宋寧就賺的盆滿缽滿,數錢數到手抽筋。
最讓她感到快樂的事,大兒子很有管理的天賦,工廠的事情她完全不需要操心。
後來老三也成長起來,宋寧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工廠的事情完全放手,讓他們兄弟倆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