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漢高祖劉邦平秦滅楚,建立了大漢朝。一直傳位到漢平帝劉衍,在平帝駕下最著名的就是安漢公王莽。話說王莽此人有十個兄弟,王風,王玉,王歆,王麗,王巡,王芬,王儀,王明,王誌,王歡。為首的就是王莽。這十人都是武藝高強,驍勇善戰帶兵的將官,都很得眾望,但最得眾望的還要數王莽。王莽此人做過錦衣秀士,當過護衛將軍,當過左將軍,當過前將軍,最後當上了安漢公。在大漢開國200年來,他是待遇最高的。並且,老王家還是皇親,王莽的姑奶奶是王昭君,王莽的姑姑是王正君,王莽的姑娘王鳳英,又是當今皇上漢平帝劉衍的正宮娘娘。所以說,王莽得說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官高爵顯。但雖然如此,這老家夥還不滿足,老想著把漢朝推翻,他做皇上,萬事他做主。
最近,王莽因為一件事悶悶不樂,心裏特別不痛快。到底什麼事呢?
因為兩件寶貝,頭一件寶貝是玲瓏透體白玉鐲,這對鐲子是一雌一雄,這對鐲子裏麵各有條紅龍,要是將鐲子放在水盆裏麵,那就看不見鐲子了,隻看到兩條紅龍嘀溜溜在水裏直繞,水花直翻,這對鐲子要是帶在身上,則是冬暖夏涼,能避水火,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第二件寶貝是玉虎墜,三寸六分三高,美玉刻成的小老虎,這個小老虎要是帶在身上的話,那是止痛、止血,冬暖夏涼,能避水火,價值連城之寶。
這兩件寶貝從何而來呢?因為渭南犯邊,侵略中原,漢朝皇帝急了,派王莽做前將軍,派馬欽統領全國兵馬,打了十年多,終於將渭南打降了,所以要包賠漢朝的損失,渭南國賠不起,就給漢朝送來了這兩件寶貝。
當時,王莽認為這兩件寶貝最差也得賞給他一件,或者全都歸他所有。沒想到漢平帝劉衍把玲瓏透體白玉鐲給了他的正宮娘娘王鳳英,把玉虎墜就給了兵馬元帥馬欽,做為老馬家傳家之寶,讓馬欽拿著此寶回家祭祖。後來,才有那麼一段叫“馬武下山遇虎墜”,說的就是這件寶貝。馬欽拿著寶貝回家祭祖去了。
可王莽這老頭心裏就非常的不高興啊,特別的不舒服,是又恨馬欽,又恨漢平帝劉衍。王莽悶悶不樂,想到外麵去開開心,換上了便帽便服,自己一個人走到了大街上。他順著荷花門大街往西走,走出了不太遠,他發現在路北有一個卦棚,這個卦棚大小好壞,王莽並未在意,可這卦棚上寫的這副對聯,把王莽給吸引住了。
這副對聯怎麼寫的呢?
上一聯:天寒地冷水未點怎成冰
下聯配:國亂民仇王不出頭誰做主
橫批:未報先知
這副對聯是正對王莽的心思。天寒地冷水未點怎成冰:說的是不管天冷到什麼程度,要一滴水沒有就絕不會結冰。國亂民仇王不出頭誰做主:這王莽一想是應該是我出頭,應該是我做主啊。
王莽高興,他這麼想著,就直奔卦棚走來,到裏邊,他一看卦棚裏邊有個桌子,桌子後邊椅子上坐著一個出家老道。這老道紫微微臉龐,粗眉毛,大眼睛,鼻直口闊,鋼髯胸前漂灑,頭頂九翎道冠,身穿八卦仙衣,腰係水火絲絛,高襪雲靴。王莽一走進來,老道就站起來了,還沒等王莽說什麼呢,這老道就給王莽跪下,說道:“新君在上,出家人給萬歲新君叩頭。”王莽一聽這句話,心裏頭激淩一下,這個地點是大街上啊,這還得了?王莽用手點指老道,說道:“哪裏來的老道,竟敢胡說八道?”王莽轉身往外就走。老道慢慢站起身,王莽還沒出去呢,老道這嘴裏就叨咕上了,說了幾句話。老道說的是:“周無呂望怎稱帝,漢無張良誰滅秦,明君不識擎天柱,欲得江山枉費心。無量佛,善哉,善哉。”這幾句話把王莽說的是一腳門裏,一腳門外,他停下了,把王莽就好像有根繩似的給拽了回來。這老道這幾句話把王莽捧的是了不得了。
說王莽就是當年的周武王,周文王,文王請太公出世,才興周滅紂,大周朝創下了800年的江山,漢無張良誰滅秦,說的是漢朝劉邦用張良做軍師,一切都聽張良的,才平秦滅楚,統一江山,大漢朝才有200多年的江山。他把王莽捧的就跟文王和劉邦一樣,另外,把自己也捧起來了,把自己比做興周的薑太公,薑呂望,定漢的張良,張子房。
王莽回來了,伸手抓住老道,拿手一擺,意思是你別再往下說了。拉起老道就走,出門不遠回自己府,進中庭,穿過中庭直奔後麵內書房,王莽才撒開手。
“仙長,請坐。”王莽說道。
老道連忙擺手說道:“無量佛,有新君萬歲在此,我焉敢落坐。”
“哎呀,仙長,不要多說,趕快坐下”王莽說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老道笑了,說道:“主公,我要是不知道,我哪能上長安來?”
王莽點點頭,聽這意思那就是訪我來的,於是問道:“仙長,哪座仙山,什麼洞府出家?”
“萬歲,我朝陽山,避*,我姓徐,叫徐世英,我特地到壩水長安,來訪新君萬歲”王莽點點頭,問道:“仙長,那麼我的事,大概你都知道了吧?”
“萬歲,我不知道,隻是我袖中乾坤,八卦有準,再一個我看到您的相貌,必有天下之命,本命登基坐殿,現在也正是個機會。”徐世英答道。
王莽一聽,說道:“什麼機會?”
徐世英答道:“萬歲,那就是領兵的人,他現在沒在長安,回家祭祖去了,那就是兵馬元帥馬欽,趁他不在長安這個時間,我們正好下手,推倒漢朝,咱們興兵,可得天下。”
王莽點點頭,說道:“嗯,仙長,那麼怎麼樣才能把平帝皇上給要了命,把他治死呢?”
徐世英一聽要治死平帝皇上,說道:“那是探囊取物,翻掌之間,可說不費吹灰之力。”邊說邊從錦囊裏麵拿出一件物什,外麵黃緞子包著,打開往裏一看,是一個小葫蘆,這小葫蘆也就是三寸多高,直閃光。“仙長,這葫蘆裏邊是什麼東西”王莽問道。
徐世英答道:“無量佛,這裏邊有三杯酒,這三杯酒,要是人喝下去,也別說喝三杯,就是喝那麼一口,那就得七竊流血,吭聲喪命,它比八步斷腸散還快,什麼烈性的毒藥也不如它毒大,這個酒可不是拿毒藥製成,它是自然的。”
王莽一聽,問道:“哎呀,還有自然的毒酒?”
徐世英答道:“萬歲,說有這麼兩隻鳥,這兩隻鳥一個叫陰邪,一個叫震日,它們專吃五毒蟲,所以,又叫它們五毒鳥,要把這個鳥給抓住了,把這個鳥在酒缸裏這麼一涮一蘸,完全就變成了毒酒,這一缸酒你要看,特別清涼,你要聞,沒有邪味,還有酒香味,那是一股特別的香味,可是要喝下那麼一口,立刻就得吭聲喪命,九死一生啊。”
王莽伸手把酒就接過來了。
徐世英又道:“萬歲,我聽說八月十五是平帝皇上的生日,又是節日。萬歲,那您就拿這個酒趁八月十五給他拜節這個機會,藥死平帝皇上,您老人家就登基坐殿。”
王莽高興極了,王莽兩天兩夜和徐世英計謀,怎麼興兵,怎麼用兵,怎麼打仗,殺誰留誰,這徐世英得說是看的寬,看的遠,天文地理人和,孫子十三篇,無所不通,無所不懂。
王莽非常欣賞徐世英,王莽把他的朋友都請來了,有大刀蘇獻,夏候烈,司馬融和他的兄弟們。
王莽提前就封了官了,封徐世英為一字並肩王護國大軍師,封蘇獻為三齊王兵馬大元帥,封夏候烈為南親王,封司馬融為北親王,六合王王玉,武成王王風,泗水王王歆,昆陽王王麗,穎陽王王巡,秦王王芬,三王爺王儀,壽陽王王歡。王莽把王爺都封了,各地麵都分了,就單等一個多月後,八月十五這一天推倒平帝皇上,他好登基坐殿。
王莽把兵將都調齊了,王莽手下的人也不知道王莽要幹什麼,所有文武官員也不知道,也不敢想王莽要篡位。當時,王莽的威望最高,天下老百姓對王莽的好處那是一言難盡啊。曾經有一件事,天下人沒有不佩服王莽的。這件事是這樣的,王莽的大公子做縣令,錯斷了案,把老百姓給冤枉了,王莽就把他兒子拉出來,拔出腰裏的寶劍,噌的一劍,就把他兒子給殺了,以此為誡。他管轄處的官隻要哪一個人冤枉老百姓,錯斷了案,就以此為例。就這一個事,天下人沒有不服王莽的,殺死了自己的兒子。所以,沒有人會想到王莽會篡位,姑娘是正宮娘娘,姑爺是平帝皇上。漢朝這些忠良誰都想不到。
書要簡短截說,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了,王莽把所有的兵將都調齊了,後宮院、城門,武朝門,金鸞殿,左右朝房都派人守著,沒有一個地點是有漏洞的。王莽穿的是文官的衣服,頭戴紗帽,身穿滾龍蟒袍,腰係八寶玉帶,粉底朝靴。王莽直接走進八寶金殿,後邊跟進他眾兄弟,左邊是王玉,右邊是王風,後邊是王儀,王歆。這些人往裏進,非常的隨便,這也非常正常,都是皇親國戚嘛。
王莽在前麵撲通一聲給皇上跪下了,說道:“萬歲在上,老臣給萬歲叩頭,給萬歲拜節,祝萬歲您老人家萬壽無疆,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天是節日,也是皇上的壽日,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到的,平帝皇上在當中欠了欠身,畢竟是他老丈人,他嶽父在下邊嗑頭呢。
平帝說道:“趕快請起,不必多禮。”
“謝萬歲”王莽說著但沒有起身。一撩大袍,從裏邊錦囊就把徐世英交給他那個小葫蘆給拿出來了,兩手往上一舉,舉過頭頂,說道:“微臣有本,微臣有一寶獻上。”
平帝皇上一聽,說道:“安漢公,有什麼本上?有什麼寶物?”
王莽答道:“萬歲,微臣花了三萬兩黃金,買了幾杯仙酒,為了給您老人家拜節,祝壽,所以微臣就把這個酒保管到現在,今日給萬歲送到八寶金殿,請當今萬歲您老人家享用。要喝下這個酒,據賣酒的人說,說雞要喝了,能以之成鳳;馬要喝了,能以成之龍;人要喝了,延年益壽;病人喝了,立刻就好;老者喝了,返老還童。萬歲,您老人家請用。”王莽說著,往上長身,雙手就遞上來了。
平帝皇上一聽,唉呀心裏那個高興:自己的老嶽父花那麼多錢,給我買了幾杯酒。伸手就把酒接過來了,緊接著他把小葫蘆那個蓋就擰開了,這蓋一開,酒香撲鼻。平帝皇上還琢磨呢,滿朝文武都在這,是不是讓他們也嚐一點,怎麼辦呢?心裏是這麼想地,又有點舍不得了。
這時候,在下邊,文官頭一位,正往上看,那就是左班大丞相被竇融,竇子恒。竇子恒是托孤的老臣,雖然說和王莽兩個冰火不同爐。可是竇融,竇子恒一般情況可不敢惹王莽,因為王莽的姑娘是正宮娘娘,王莽的姑爺是當今皇上。所以說,他雖然是文官之首,但也不好說什麼。可是,今天跟往日不同,他一看王莽拿出這個小葫蘆,又聽王莽那麼一說,他就想,世上哪有那麼好的酒?等王莽雙手遞上來了,看見皇上打開了蓋,竇融那個心啊就噗噗直蹦,心裏想:這酒,是好酒?還是毒酒?要是好酒,皇上喝了沒什麼,要是毒酒的話,皇上喝了豈不有殺身之禍,生命之嫌。於是竇丞相就往前邁出一步,這就要喊:“萬歲,你不能喝。”但他把腳又拿回來了,他又想到:倘若這個酒是好酒,那我要一說,就得罪了王莽,王莽反咬一口,到那時,我就有殺身之禍,該當如何是好?
這時候的王莽在前邊站著,那心裏頭跟著了火一樣,心裏的話:平帝,你倒是喝呀!你別不喝啊!這酒你要是喝下去,那我這篡位,推倒漢朝江山,就大功告成;你要是不喝,再出了什麼變化,這個事,那就不好辦了啊。
這時候,平帝把這小葫蘆就挨到嘴唇這了,王莽順勢往上一起身,伸手一托小葫蘆底就給平底灌下去了。
王莽這是要毒殺平帝皇上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二回
書接上回,王莽起身,拿手一托,這酒就被王莽給平帝皇上灌下去了,平帝皇上這酒一入肚,哎呀,這酒一下去,刀拉肺腑,可了不得,像拿刀拉心一樣,平帝皇上酒剛一入肚,這時候,王莽腿一抬,那就把他給踢開了,為啥?因為王莽知道:他已經完了,我成功了。平帝皇上嘰裏咕魯,在地上直滾,七竊流血而亡。王莽呢就坐在了龍椅上,並且宣布:推倒漢朝,國號改為大新,他的王號叫永千王,保他的官上加官,不保他的,叉條油鍋,摔上刀山,再厲害的那就是誅滅他的九族。
王莽一聲令下,就殺開了。金鸞殿變成了殺場,變成了戰場,王莽的人都有準備啊,漢朝這些忠良卻一點準備都沒有,而且很多的人都不許帶刀帶槍,因為麵見皇上是寸鐵不能帶。漢朝這些忠良是甘受其苦,時間不大,血流成河,死
屍橫躺豎臥,死的是太多了。
王莽下旨意:把姓劉的是人人誅絕,刀刀斬盡,在長安殺了八百多戶姓劉的,血洗大劉莊。在長安,三千裏境內,不準有一個姓劉的。
可是,就在文官當中,竇丞相看在眼裏,老頭子那個心直哆嗦,心道:“哎呀,我怎麼辦啊,我還是隨駕而走,跟皇上一塊死?我還是現在保王莽?我要隨駕而走,後來,誰能扶保漢朝後代重興江山,推倒王莽,大報冤仇;可我要不死,我要保了王莽,罵名千載。”竇丞相站在那,那心跟亂麻一樣,心都碎了,最後自己決定:活下去吧,活下去吧。於是他緊走兩步,撩袍端帶,說道:“萬歲在上,臣給萬歲叩頭。”
王莽一愣,王莽早就想到:“誰保我,竇融他也不會保我。”可就沒成想,竇融過來了,跪下了,竇融一過來,他後邊那些文官,跟著竇融都過來了,都跪下了,就把王莽那個心翻了一個個,因為,他最恨竇融,他也最怕竇融。他知道竇融絕不會保他,可是,現在竇融不但保他,而且帶過來這麼些個人。王莽心想:“是真的?還是假的?暫時我把他留下,以後,我得把他除掉。”於是,便說道:“竇丞相,哈哈哈哈,竇丞相,趕快請起,官複原職,另加三級,所有官員都複原職,趕快歸班去站。”
竇融說道:“謝萬歲。”竇丞相剛站起來,外邊甲葉響起,隻見衝進來一員大將,一邊殺著就進來了。這員大將,紅臉膛,粗眉毛,大眼睛,內襯紅袍,手拿寶劍。隻見這員大將跟瘋了一樣,從外邊殺進來了。
誰從外邊殺進來了?是漢朝三省兵馬大元帥,鎮守金鬥潼關的吳承恩,三省大帥殺進來了。他來晚了,因為,從潼關回來,他先回的家,從潼關起身,他著急就沒有吃飯,回到家吃了一頓飯,這才到的金殿,他到這的時候,王莽已經害死了平帝皇上,他知道後就拿劍往裏衝,非要殺王莽。
老王莽往下一看,命令下了:“大家過去,把他剁爛。”他王莽人多啊,南親王夏候烈,北親王司馬融,三齊王蘇獻,帶領眾將往前去把吳承恩一個人圍住了,有句俗話“強狼難敵眾拳,單絲不成線。”這些人一過來,時間不大,就把吳承恩給剁爛那了。
王莽下令:“抄他的家,把他們家的人都給我綁上殿來。”
時間不大,就把吳承恩的夫人給綁了來,壓在前邊,拿腳一踹,陶氏夫人跪下了,外邊辟裏撲通直下,怎麼回事?王莽不知道。
王莽看看陶氏夫人,用手點指說道:“就她一個麼?”手下人答道:“他兒子在外邊。”
王莽問道:“為什麼不帶進來?”
“他兒子把咱們的禦林軍給踢死一個,正在打他兒子呢。”手下人答道。
“噢?來呀,把她推出去,立刻砍死。”王莽說道。
陶氏夫人一舉手,說道:“萬歲,您老人家刀快不殺無罪之人,因何要將我斬首?”
王莽說道:“因為你丈夫不保我,我把他剁碎,我也要把你一同斬首。”
“萬歲”陶氏夫人雖然是個女的,說話非常及時,腦子反應非常快,看事看的也非常清楚,說道:“萬歲啊,我丈夫不保你,他那叫逆天行事,你把他剁爛,那叫理所當然,我母子甘心情願保萬歲你老人家,難道保你老人家的也該死嗎?”讓陶氏夫人這麼一問,把王莽給問住了。
因為王莽宣布也是那麼宣布的,保他的官複原職,官上加官,不保他的,反對他的,立刻殺死。可王莽剛坐了皇上,他自己都說了不算,還怎麼去說服別人?於是,王莽就對手下人說道:“把她兒子給我推進來。”有人就把小孩吳漢給推進來了,吳漢當時才八歲,哎呀這孩子,這厲害勁,一進八寶金殿那個門,就踢死一個,所以說那些人打的他滿地直滾,連打帶踢,就這麼折騰他,小吳漢一滴眼淚都不掉,咬著牙,忍著痛,不吱聲。被人拽到王莽這,當當兩腳,給踢的跪那了,眼珠子瞪的鋥亮,往上瞧著。哎呀,王莽一看,這小子要是長大了,必是一員幹將,從小看大,話不虛傳,“嗯?我該怎麼辦?”王莽一想,有辦法了,說道:“陶氏,你要讓我留你母子,你要保我封官,得應我一件大事。”
陶氏夫人一聽,說道:“萬歲,您講吧,當應的我就應,不當應的我不能應。”
王莽看了看左右,他也沒和別人商量,說道:“陶氏,我有一個二姑娘,叫王桂英,今年八歲,我把我二姑娘許配你兒吳漢,身旁為妻,把你兒吳漢招為我的東床駙馬,你意下如何?”
陶氏一聽,說道:“萬歲,我答應了,但是,我要要求三宗大事,您也得答應我。”
王莽一聽,好嘛,我要了一件,你看她要三件。好奇的問道:“三件什麼事?”
陶氏答道:“您老人家讓我兒子招駙馬,那就讓我兒子子繼父職,鎮守金鬥潼關,做三省兵馬大元帥,不知萬歲意下如何?”
王莽一想:我姑爺官大點,那不正合適嗎,鎮守金鬥潼關,把著我的大門,那是我的姑爺,那不更好嗎。王莽答應了,說道:“這一件我同意了,那第二件呢?”
陶氏夫人給兒子要這官,可不是像王莽這麼想的,老太太一想,我得給我兒子要兵權啊,沒兵權沒人怎麼打仗?將來,我兒子長大了,我跟他說真情實話,我兒子就可以帶兵直接來殺王莽,潼關到長安,二百四十裏地,一天一夜就可以殺到啊。老太太是這麼想地。
王莽問第二件。陶氏一聽,說道:“那第二件呢,是你們送親,我們不娶親。”
王莽問道:“什麼叫送親不娶親。”
陶氏夫人答道:“萬歲,就是孩子長大,你們給送到我們那去完婚去,不讓吳漢到這來娶。”
王莽一聽,笑了,說道:“送去跟上這來,不一樣嗎?”陶氏夫人想地和王莽想地不一樣,老太太怕兒子來,
讓王莽的手段給繞彎繞住,兒子要是跟王莽一個心了,那將來殺王莽怎麼殺?所以,老太太才說,送親不娶親,
王莽同意了,王莽又問:“第三件呢?”
陶氏夫人叩頭施禮,說道:“萬歲,第三件,咱們按家規,不按國法,不知萬歲是否能夠答應?”
家規,那是婆婆說了算,兒媳婦是聽婆婆地。要國法呢,一切公主說了算,所有的事公主掌握。
王莽同意了,說道:“就按家規。”
不單讓吳漢做三省兵馬大元帥,東床駙馬,王莽封他見官大三級,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麼官,隻要跟吳漢見麵,吳漢就大他三級。哎呀,大家一看,這王莽怎麼了,怎麼把這小孩這麼看重,封這麼大的權威?
這時候,竇丞相過來了,說道:“萬歲,老臣我要討一個媒人,將來孩子長大,我去送親。”
王莽笑了,說道:“好,就用你當媒人。”
不提吳漢和他娘怎麼上任,拾道走。單說王莽,王莽雖然做了皇上了,可是沒有玉璽,跟大家商量把玉璽給拿來,可玉璽現在在哪啊?就在他姑娘,正宮娘娘王鳳英手裏呢,管寶官給了他姑娘了,那管寶官死了。
“誰去要玉璽?哪一個去?”王莽問道。
這時,武成王主動請命,時間不大,武成王王風從後宮苑回來了,大家一看,這王風跟走的時候不一樣了,臉也腫了,鼻子也青了,衣裳也壞了,大家不問可知,肯定是挨打了,準是讓王娘娘打了。
王風上前跪倒,說道:“萬歲在上,臣給萬歲叩頭。”
王莽往下看了看,說道:“王風,可要來玉璽嗎?”
王風答道:“萬歲,不但沒要來玉璽,正宮娘娘還羞辱了為臣。”
王莽一擺手,歸班站下,王莽往下問:“滿朝文武群僚,誰去要玉璽?你約摸著能要來,你就去,要不來,你就不要去啦。”
王莽連說多少次,沒有一個人答話,大家也都想,武成王王風,那是王娘娘娘家的親叔叔,並且,小的時候經常在王風家呆,就這麼個關係,王風都沒要來,別人那誰能要的來?那就不敢去啦。
王莽站起身說道:“眾卿家,隨我來,我親身去要玉璽。”王莽站起身來,他這一下寶座,要奔後宮要玉璽,他的幾個兄弟就跟過來了,六合王王玉,武成王王風,泗水王王歆,昆陽王王麗,穎陽王王巡,秦王王芬,三王爺王儀,壽陽王王歡,這幾個親王,腰懸寶劍,後邊跟著文武百官。那真是眾星捧月一樣,王莽來在後宮門,越過分宮樓,直接到在正宮。
王娘娘現在什麼都知道了,王莽怎麼篡的位,怎麼害死的平帝皇上,殺劉八百戶,滅劉三千裏,血洗大劉莊,把姓劉的殺絕斬盡。另外在八寶金殿,把漢室忠良完全殺死,血流成河,死屍遍野。王娘娘哭地是死去活來,王娘娘要自盡而死,非要碰死不可,宮娥才女攔著,拽著,勸娘娘:說什麼您老人家也不能死啊,你要死了,漢朝的江山就完了,王莽已經把姓劉的殺絕了,你要死了,還有姓劉的嗎?王娘娘穩住了,點了點頭,說的有理,王娘娘剛坐下,報告的就進來了,說道:“啟稟娘娘千歲,王莽帶著很多的官員,要求見娘娘,王娘娘一聽,說道:“什麼?王莽來了?叫他進來。”“是”下人到外邊傳話:“我們娘娘有話,叫你進去呢。”
王莽撩袍端帶,走進他姑娘的寢宮,後邊這些官員也都跟了進來,竇丞相也跟進來了。王娘娘看到王莽走進寢宮,她站起身來,靠著床站在那,沒給王莽施禮。大家看王娘娘現在哭的跟淚人似的。
“王莽,你們這些人,到在我的寢宮,所因何故?”王娘娘問道。
別人誰敢答話。王莽往前一步,說道:“女兒,我和你實說了吧,漢朝江山氣數已盡,江山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平帝皇上無德,為父我將他推倒,我用毒藥酒毒死了平帝皇上,我推倒了漢朝,改為了大新朝,我改了王號,叫永千王,現在,為父我登基坐殿,你沒看,我把皇上的衣服都穿上了嗎?女兒,雖然說,漢朝沒了,但你算我大新國的公主。女兒,我還可以給你招東床駙馬,女兒,有什麼話說,有什麼條件,我都完全答應。女兒,今天,我到後宮來,跟你來要玉璽,你把玉璽交給為父,我好能執掌朝綱。”還沒等王莽說完這話呢,王娘娘這一口痰就啐過去了,“呸”,這一口痰正吐到王莽臉上。
王莽拿手一擦,怒道:“好大膽。”
王娘娘罵道:“王莽,你身為大漢朝安漢公,你是托孤老臣,漢朝待你哪點不好,身為安漢公,又是皇親,你忘卻了王家的老祖宗,你忘卻了老姑奶奶,忘卻了你的姑姑紀氏娘娘,而我,現在又是平帝的正宮娘娘,誰篡位都可以,你卻不應該篡位,你翁篡婿位,把我劉家人人誅絕,刀刀斬盡,你血洗大劉莊,現在你改為了大新國。王莽,拍拍你的胸膛,你還有良心嗎?王莽,我和你斷去父女之情,也別說你要玉璽,你要什麼,我都不能給,我跟你以死相拚。”說著,王娘娘就奔王莽來了,宮娥才女趕快就把王娘娘給抓住了。
王莽用手點指,說道:“好丫頭,今天,交給我玉璽,還則罷了,不交給我玉璽,立刻將你殺死。”王莽說完這句話,他兩眼凶光直放,手扶寶劍,把吞口弄開,那寶劍出匣半身。王莽這意思,如果王娘娘再說別地,那就把王娘娘殺死。所有的官都集中精神,看王娘娘給不給玉璽。這時候,宮娥才女給王娘娘緊說好話:“娘娘啊,把玉璽給他吧,玉璽是個死寶,人是活地,娘娘啊,你不能要這個東西了,你得給他,得保全咱們活命。”王娘娘回頭瞧,床上那黃緞子包著的就是傳國之寶-玉璽。王娘娘往床上這麼一看,王莽那些人也就明白了,肯定國寶玉璽是在床上呢。
王娘娘在想:“我把玉璽能給王莽嗎?我要給了王莽,我對得起平帝皇上嗎?皇上死了,我就應該隨駕而走,我才能對得起平帝皇上,我要是把玉璽給了王莽,我再活下去,我怎麼為人?”王娘娘嘴不能和別人說,自己想:“不能死,還得活下去。”她一伸手,把玉璽給拿起來了,把黃緞子給弄下去了,黃澄澄,光華繚繞,瑞彩千條,國寶放光,這國寶是秦始皇製作的,上麵的詞是李斯題的:“受命於天,永昌”。
王娘娘拿玉璽往前來,王莽高興啊,王莽知道,女兒這是要把玉璽交給自己,於是寶劍入鞘,伸手這就要接。他可沒想到,王娘娘不是要給他玉璽,王娘娘把所有力量集中在兩隻手上,照王莽腦袋“刷”打過來了。
王娘娘要玉璽打王莽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上回書正說到王娘娘拿玉璽打王莽,王莽也沒想到他姑娘會拿玉璽來打他,眼瞅著玉璽就直奔他的頭部,“刷”的一聲,玉璽就到了王莽的眼前了。可是,雖然王莽精神上沒有準備,但王莽是個武將,王莽做前將軍,先鋒官,動作比文人要快的多,他猛然往旁邊一側身,就聽“啪”的一聲響,玉璽就從王莽的腦門噌過去了,正掉在他的身後兩三步遠,撞到那黃牆上,王娘娘的太監宮官正在王莽身後門旁邊,伸手把玉璽就撿起來了,但他沒給王莽,他給王娘娘送回來了,說道:“娘娘,給你。”
王娘娘伸手抱過玉璽,就哭了,為什麼?雖然是打王莽去的,可沒打著啊,卻把玉璽給碰壞了,把玉璽左邊碰掉一角,後來叫金鑲玉璽,就是這玉璽,拿金子鑲上了。
王莽一看,這氣大了,老王莽兩眼一瞪,是凶光直冒啊。他正要伸手去搶,王娘娘往回一側身,說道:“王莽,你敢搶?如果你真的要搶,我就把玉璽摔碎。”
王莽一擺手,說道:“且慢,丫頭,你好大膽。”
王莽有心往前去搶,這玉璽就得摔碎了,沒辦法,隻得先回八寶金殿,再作計較。回到八寶金殿,王莽往當中一坐,發愁了:坐皇上是坐了,可是沒有玉璽,這事不好辦啊,因為,沒有玉璽,有的地方就不會承認他是皇上啊。王莽往下邊瞧了瞧,說道:“眾卿家,哪一個要給朕能要來玉璽,我就把他官上加官,紙上高封,那就是我棟梁之才,築石之臣,哪個為朕擔憂,費力去要玉璽?”
王莽連說數遍,沒人答話,王風,那是王娘娘的親叔叔,王莽同,那是王娘娘的親爹。這兩人都沒要來,不單說這兩人沒要來,這兩人都受了王娘娘的羞辱,那別人要去了,那就是枉費徒勞。
不一會,從旁邊有人答話:“萬歲,微臣願往。”
王莽順聲音往下看,答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左班大丞相,竇融,竇子恒。王莽想:竇融能給我出力嗎?他能要來玉璽嗎?王莽問道:“難道你去要玉璽?”
“萬歲,我到後宮見見王娘娘。”竇融答道。
王莽說道:“竇融,你要給朕能把玉璽要來,就是朕的幹國忠良。”
竇融領旨意,離前殿,奔後宮,到在王娘娘宮門外,命人裏邊報告。王娘娘一聽,竇融來了,說道:“叫他裏邊來。”
竇融撩袍挽帶,走進王娘娘的宮苑,到在王娘娘的寢室內,王娘在床上坐著,竇融撩袍跌膝跪倒,叩頭有聲,說道:“娘娘在上,臣竇融叩頭。”
王娘娘看了看竇融,說道:“竇融,你到後宮苑,所因何故?”
竇融答道:“娘娘,當今皇上永千王王莽要玉璽,讓老臣來見娘娘,好話多說,討玉璽,去見永千王。”
王娘娘一聽,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怒道:“呀呀呸,竇融,你是我漢朝三室老臣啊!竇融,你是我的左班丞相,當今皇上吭聲喪命,你不隨駕而走,反倒投降王莽,難道你就不怕留下罵名千載?你還有臉來到後宮,來見哀家討要玉璽?你給我滾出去!”王娘娘說著,她就要站起來,宮娥才女把她攔住了。
竇融在前邊跪著沒動,說道:“娘娘,老臣有下情回稟。”“竇融,你還有什麼巧言爭辯?”王娘娘問道。
竇融說道:“娘娘,我問您一聲,是君臣近?是夫妻近?”王娘娘一聽,說道:“竇融,你要是說這個,那還是夫
妻比君臣近。”
“娘娘,既然是夫妻比君臣近,那麼,你說微臣我,沒有隨駕而走,那娘娘你,跟當今皇上平帝劉衍本是夫妻,為什麼娘娘你還沒有死呢?”竇融說道。
王娘娘一聽,“這個。。。。。”王娘娘往後一退身,沒吱聲。
“娘娘啊”竇融又叩頭說道:“老臣心裏明白,娘娘,我竇融雖然沒有隨駕而走,保了王莽,但我不是真心保的王莽,如果老臣我要是死了,以後要是有了劉家後代,哪一個扶保劉家後代,重整乾坤,扶興漢室?娘娘,我竇融敢對天明誓,上有青天,下有後土,竇融要是對漢室不是真心,死在亂刃之下,沒有善終。娘娘,老臣最後問你,你,為什麼沒死?”
王娘娘那眼淚啊就圍著眼圈直繞,說道:“竇融,你起來吧,竇融,我不是存心不死,因為王莽殺劉八百戶,滅劉三千裏,把我姓劉的都殺絕斬盡,在長安就殺了*百戶劉的,血洗大劉莊,現在長安城哪還有一個姓劉的啊?老劉家絕戶了,竇融啊,哀家我現在身懷有孕,不知男女,倘若哀家我懷的是個男孩,他要生下來,他是漢朝的後代,他姓劉,因此,哀家我就沒有死。”
“哎呀,娘娘,老臣不死,也就是為此,娘娘,真要是有了劉家後代,我竇融就扶保他,重整漢室,重整乾坤,殺王莽,報此仇此恨,娘娘,因此,竇就沒死。”竇融說道。
王娘娘說道:“竇融,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
竇融答道:“哎呀,娘娘,老臣對您絕無虛言。”
王娘娘又問道:“竇融,那麼你替王莽見哀家,要玉璽,你這不是給王莽出力嗎?”
竇融答道:“娘娘,竇融扶保王莽,您老人家請想,王莽他怎麼會相信老臣我?王莽他深知竇融的心,我,如果不在王莽麵前得了信任,我在王莽麵前沒有權力,我怎麼能扶保漢朝後代重整乾坤呢?娘娘,我要是拿了玉璽交給王莽,那也就是得了王莽的信任,我就好有了權力,娘娘,請您老人家把玉璽給老臣我吧。”
王娘娘點點頭,說道:“竇融,那我相信你了。”王娘娘回身把玉璽拿了過來,遞給了宮娥才女,宮娥才女把玉璽交給竇丞相。竇丞相告辭:“娘娘,您老人家多多保重。”
竇融回殿,滿朝文武都在想:竇融白去,要不打他一頓,那就算不錯。連王莽也是這麼想的,可是沒成想,竇融,竇子恒,雙手捧著玉璽,往上這麼一舉,跪在金鸞殿,王莽倒吸一口涼氣,“啊。。。”王莽這心就一翻個,王莽在想,我沒想到竇融,他能給我出力,啊呀,這才叫“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時,我還要把竇融殺死,我要要了他的命,多虧沒殺他,我要殺了他,今日誰給我去要玉璽,看來,這竇融,竇子恒,是真心保我啊,我得重用竇融。王莽的心就變了,和以前一比就成兩個人似的。現在,他怎麼看竇融,就怎麼高興了,並且竇融以後,也是有職有權,王莽真把權力給了他了。有人把玉璽接過來,放到龍書案。王莽一看,哎喲,玉璽少了一角,王莽告訴人,把這玉璽拿金子鑲上,以後,才叫金鑲玉璽。此是後話,暫且不提。單說當下,王莽往下看,竇融還在那跪著,沒有動,於是問道:“竇丞相,你怎麼不動,還跪在那?”
“萬歲,我還有本奏上。”竇融答道。
王莽說道:“竇融,說吧。”
竇融答道:“萬歲,我看娘娘,王鳳英,身懷有孕,娘娘她有孕,這是個大事,我得報告當今皇帝。”
王莽聽到這,心一動,姑娘懷孩子,肯定是漢平帝劉衍的孩子,劉家後代啊,他要落生之後,那不正是我的死敵嗎?王莽一舉手,說道:“來人,趕緊到後宮苑把王鳳英給我殺死。”沒等別人答話呢,竇丞相趕忙舉手說道:“且慢,萬歲啊,您老人家可不能傳旨殺了王鳳英,王娘娘,你要是殺了王娘娘,別人該說你們有天倫之愛,沒有父女之情,要殺了她,這不落生的孩子也就死了,這就叫一刀傷二命,有的人該說萬歲非是有德之君。”
“噢。。。”王莽點點頭,說道:“竇相,言之有理,那麼依你說呢?”
竇融答道:“萬歲,如果王娘娘身懷漢朝公主,女流之輩,終無大用,如果她要是懷的漢朝後代,是個男孩,是個太子,那就將他殺死。”
“竇相”王莽問道:“怎麼能知道我女兒她懷的是男的,還是女的呢?”
“萬歲”竇融答道:“老臣我陰陽八卦有準,我可以算上一卦,王娘娘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王莽說道:“噢。。。,竇丞相,原來你還會算卦。”王莽是非常信任算卦,為什麼呢?他的護國大軍師,一字並肩王徐世英,就是算卦的,他就是看徐世英算卦,才把徐世英請到他的府第,徐世英給他的鳩酒,他把平帝皇上毒死了。所以,他對算卦的人,從心裏頭敬服。於是,王莽說道:“竇相,那你就算上一卦。”
“是”竇融答道。竇丞相慢慢站起來,手往袖子裏頭一吞,時間不大,他又跪下了,說道:“萬歲,微臣已經算出來了,我算出來,王娘娘懷的是個漢朝的女孩,是個公主。”話音未落,旁邊有人打佛號:“無量佛。。。”誰啊,正是一字並肩王,護國軍師徐世英。
徐世英走過來,往上施禮,說道:“萬歲,竇丞相的八卦不準。”
誰在八寶金殿敢這麼說話?現在王莽看那竇丞相就好像一朵花似地,誰都能看出來王莽對竇丞相的這個態度。可單有徐世英今天,劈頭蓋腦就說竇丞相算的不準,不對。
王莽瞧了瞧徐世英,說道:“軍師,他怎麼算的不對呢?”“萬歲”徐世英答道:“微臣八卦已經算就,王娘娘懷的
是漢朝太子,絕不能差。”
沒等王莽跟徐世英答話,竇丞相就接上了,說道:“徐軍師,你說娘娘身上懷的是個漢朝太子,我說是個女孩,你可敢跟我打賭擊掌?”
徐世英一聽,說道:“哪個不敢?”
竇融說道:“王娘娘要真的懷的是個漢朝太子,我竇融全家老小性命不要,願犯抄家之罪。徐世英,那麼王娘娘,她要懷的是漢朝公主,你待如何?”
“他這個。。。”徐世英一愣啊,這老頭子把一家子的命都豁出去了,竇融怎麼想地?竇融想:要真地是漢朝太子,他們看到了漢朝太子,還不把漢朝太子要了命啊?要真把漢朝太子殺了,老劉家沒後代了,我活著也沒意思了,也別說打賭,他殺了我,他就是不殺我,我還想死呢。所以,老頭子這是把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可徐世英跟他可不一樣啊,老半天,徐世英沒吱聲,最後,徐世英說道:“丞相,如果,王娘娘懷的是漢朝公主,我徐世英人頭不要。”兩個人要賭腦袋。
王莽一擺手,說道:“且住,且住,你們兩個都給我停下,怎麼能知道是男的,怎麼能知道是女的,隻是你們兩個一說,你也說算的對,他也說算的對,那朕怎麼能相信你們,誰算的對。”
徐世英一聽,說道:“萬歲啊,那就等著王娘娘懷胎十月圓滿,她生下來後,便能分出男女。”
竇丞相撲通就跪下了,說道:“萬歲,說王娘娘還得幾個月生下孩子,誰也不敢料定,可是,就在這幾月當中,王娘娘,她要是有危險,她要是死了,這是算我贏,還是算徐軍師贏呢,那我們兩個人誰贏?”
王莽一聽,那兩個人打賭,賭半道人死了,就弄不清楚了這個事,於是問道:“竇相,那麼依你說,該當怎麼辦呢?”
竇丞相答道:“萬歲,我要討一道旨意。”
王莽問道:“討什麼旨意?”
竇丞相答道:“王娘娘在宮苑裏邊,她的精神不好,漢朝沒了,她的飲食肯定要減,吃不好,睡不好,我給她弄順口的飯菜,我給她送飯,一天三次送飯,要保護好她的身體,活到生下小孩,好能判我們兩個打賭誰輸誰贏,辨別真假男女。”
王莽點點頭,說道:“看看你們兩個,誰是真會算,誰是假會算,那你就一天三次送飯,進皇宮冷苑。”
“謝萬歲”竇丞相為什麼他要進皇宮?到冷寒宮裏見王娘娘,要送飯?竇丞相心沒底啊,老頭子一琢磨,要真的王娘娘到最後生下來大漢太子,肯定他們得把大漢太子殺了啊,那我要一天三次送飯,我多麼及時啊,早午晚,我都進宮,隻要大漢太子一落生,我便想辦法把大漢太子解救了活命。不單說我解救了大漢太子,而且,我贏了徐世英,我這個卦那就是真的,他那個卦就是假的,老頭子是這麼想的。徐世英也不傻啊,徐世英在旁邊,那眼珠子滴溜滴溜直轉,徐世英趕忙過來跪下了,說道:“萬歲,說竇丞相諱言討旨意,一日進宮三次送飯,微臣我也要討一道旨意,我一天檢查竇丞相六次,我把守宮門,不許隨便有人出入,請萬歲您老人家下旨。”
竇丞相這心一翻個,心道:“好厲害的徐世英。”王莽馬上就給徐世英刷了一道旨意:一日檢查竇丞相六次,把守宮門,不準有人隨便出入。
哎呀,竇丞相那個心真翻個,心道:“哎呀,怎麼辦?”徐世英看著竇丞相,心道:“不單我把竇丞相要了命,就
連宮苑裏的王娘娘,我也要同時治死。”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四回
王莽給徐世英刷了旨意,這個保人可厲害啊,誰也耍不了賴啊。從今天開始,竇丞相送飯,從今天開始,徐世英在宮門檢查。
竇丞相回到府後,把今天這個事都告訴了他的夫人王氏。竇丞相送飯來了,徐世英告訴手下,檢查,不是徐世英親身檢查,手下有人把竇丞相的紗帽摘下來了,他哪是檢查啊,徐世英知道現在竇丞相沒什麼毛病。往裏去能有什麼毛病啊?往外來現在也沒毛病啊?有毛病的時候,那還沒有到,等到孩子落生,那個時候才能出毛病。現在就是折騰竇丞相,紗帽裏麵能藏什麼呢?檢查,紗帽翅都給弄壞了,袍子也都給撕了,玉帶都給他撅嘍,把褲子下邊的腿都給他撕開,把靴子幫都給撕兩半了。竇丞相心道:這這這,有這麼檢查的嗎,這不成心折騰我嗎?好壞啊!竇丞相這衣裳不是自己花錢買,皇上給,壞一件,王莽給一件,就這樣也把竇丞相折騰夠嗆。
書要簡短截說,就這樣,幾個月過去了。這天,竇丞相拎食盒,進皇宮,剛進冷宮,拐彎要到王娘娘那寢室裏邊去,有個宮娥就跑過來了,說道:“丞相啊!”
“噢,什麼事?”竇融問道。
宮娥答道:“丞相啊,王娘娘生了。”
竇丞相那心啊就哆嗦一下,急忙問道:“是男孩?是女孩啊?”
“是男孩”宮娥答道。
竇丞相一聽,那心刷的一下就好像開了兩扇門。走進王娘娘寢室,給王娘娘跪下,說道:“娘娘,臣給您道喜。”
王娘娘看了看竇融,說道:“竇融,我在冷寒宮內,愁有千萬,喜從何來?”
“哎呀,娘娘,已經生下了大漢太子,這不是一喜嗎?”竇融答道。
王娘娘一晃頭,愁容滿麵的說道:“丞相啊,雖然生下了漢朝太子,這不是一喜,而是更難過,王莽要知道了,他焉能留下我的兒子?讓我的兒子活下去。”
竇融說道:“娘娘啊,您放心,我去去就回。”竇丞相轉身往回走,拿著一個空食盒。回到府裏,到在夫人的寢室裏麵,一愣,愣什麼呢?有嬰兒的哭聲。“嗯。。。?”竇丞相在想:他夫人身懷有孕,可能得等幾天才能生下來,可沒成想,今天,這孩子就落生了,這個時間他還沒在府裏,就是夫人跟丫鬟在這呢。竇丞相一擺手,丫鬟就退出去了。夫人衝竇丞相點點頭,說道:“老爺,我給你生了一個姑娘。”竇丞相一聽,沒吱聲呢。夫人又說道:“我。。。對不起你,我應該生個男的,給老竇家留條後代。”
竇丞相哈哈大笑,說道:“夫人啊,生一女孩比男孩強的多,我的心裏邊非常高興,夫人,你立了一大功。”
太太一聽,愣了,問道:“老爺,我生了個女孩,我感覺心裏特別的不痛快,那怎麼,我還叫立了一功呢?”
“哎呀,夫人。”竇丞相說到這,心酸了,繼續說道:“夫人啊,王莽篡位,殺劉八百戶,滅劉三千裏,慘無人道,他把姓劉的殺絕斬盡。竇融我本是忠良,我豈能跪在王莽麵前?屈膝稱臣呢?”
“老爺,那麼,你保王莽不是真的?”夫人問道。
竇融答道:“哎呀,夫人,我就是等有一天,有了漢朝後代,我扶保漢朝後代,重整乾坤,扶興漢室,我才一天進宮三次,給娘娘送飯,因為我跟徐世英打賭擊掌,這個事情我已經跟你說過了,夫人啊,現在娘娘已經生下了漢朝太子,要被王莽等人知道,娘娘和千歲都得吭聲喪命,到那時,竇融我,活著還有何用?夫人,我今天回到府裏,你生下了咱們的女兒,就是大功一件。”
夫人問道:“老爺,功在何處?”
竇融答道:“夫人,我想著要把咱的女兒帶到皇宮冷苑,去見王娘娘,拿咱的女兒換出來漢朝太子,夫人,這不是一功嗎?要是真的換出來大漢太子,以後扶興漢室江山,好能推倒王莽,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呢?”竇融怕夫人不同意啊,夫人不同意,這個事還真不好辦。
剛落生的小姑娘,夫人在床上跪著,把剛落生的孩子抱起來了,說道:“老爺,那你就把孩子帶走吧,去換太子吧。”雖然夫人說這話,可這個眼淚啊圍著眼圈直繞,雖說同意了竇丞相,舍去了自己的姑娘。可夫人心裏明白:姑娘不進宮,然還罷了,隻要姑娘一到宮苑裏邊去,那叫九死一生啊,再想出來,再想活著,勢比登天還難。
“老爺”夫人輕呼一聲,說道:“老爺,你給孩子起個名吧,她要到宮苑裏邊,死了好啊,她要不死呢?後來好知道她能叫什麼名啊。”
“好,我給她起個名。”竇融說道。竇丞相捋須髯,在屋子裏來回直轉,他猛抬頭一看,就在那大古銅鏡上,掛著一朵金蓮花,於是說道:“夫人,咱的姑娘就叫金蓮吧。她要不死,長大了,就叫竇金蓮。”
夫人一聽,這名還挺好聽,說道:“行啊,老爺,那就叫竇金蓮吧,不知道老爺你怎麼樣能把孩子給帶到宮苑裏邊去啊?”
竇融答道:“夫人,來來來,你給我幫忙,把這孩子綁在我的胳膊肚上,讓她頭朝裏,腳朝外,我把蟒袍袖子往下一放,他們發現不了,隻要孩子不哭,我就能把她帶到宮苑,我換出太子。
夫人就不顧自己剛生完孩子,什麼動不了,這個那個的,都免了現在,咬著牙,也得幹這事,這個事不能讓外人知道。夫人趕快下了床,在箱子,櫃子裏邊翻,翻出來一塊白布,撕成了條,慢慢地幫著竇丞相把剛落生的小孩,頭朝裏,腳朝著手這外頭,綁在胳膊肚上了,還不敢綁的太鬆,要綁的太鬆,那竇丞相往下一低胳膊,那手往下一摞,那小孩哧溜就掉下去了,那不就壞了嗎?還不敢綁的太緊了,要綁的太緊了,剛落生的孩子,小骨頭嫩肉怕綁壞了,哎呀,可把太太難壞了。不管怎麼地,把小孩綁好了,竇丞相把袖子往下一摞,哎,真看不出來。那說那袖子,它裝小孩看不出來?它分什麼年間的袖子,要現在咱們這袖子這麼瘦,也別說裝個孩子了,就是裝個棒槌也裝不了啊,可那時候那個袍子,那個袖子,它肥,加積布,兩布,上下一勾縫,它就那麼大,那個袖口,也別說剛落生的孩子,能裝三歲的孩子,五歲的孩子都能裝進去。
竇丞相每天按時送飯,不用他吩咐,那飯菜都準備好了,食盒準備好了,竇丞相拎著食盒,走奔皇宮。一邊走著,這心裏頭一邊嘀咕啊,我的女兒啊,到宮門,你可千萬別哭啊,你要一哭,咱們全家老小,就連太子,娘娘都得吭聲喪命,竇丞相心裏嘀咕著這事,轉眼就到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