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一輪圓月高掛蒼穹之上。
夜晚下的敘永鎮,格外安詳。
運來客棧後院靠西邊的一間房屋內。
房屋內收拾的幹淨整潔,燭光下,李雲宵拿著卷軸仔細的觀察著。
而這卷軸正是孫道友送給他的,卷軸外寫著六個大字,也許時間久遠,現在依稀隻能看到《伽藍九卷》四個大字。
出於好奇,李雲宵打開卷軸。
卷軸緩緩打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佛陀畫像,在畫像下麵寫著:緣起則空,緣生已滅,三界因果,輪回往複,眾生諸業,其果終成。”
短短二十四個字,充滿了殺戮,對天道的不滿。
奈何,李雲宵不是修道之人,自然不懂其中的含義。
而後,就是一些李雲宵沒見過的經文。
從小李雲宵的嬸嬸就硬拉著李雲宵讀四書五經,說要李雲宵考取狀元,光耀李家列祖列宗,雖然李雲宵呲之以鼻,今年才才十四歲,但是李雲宵認識了很多字,隻是這些佛經讀起來讓他感覺有些乏味。
雖然看起來很乏味,但是孫道友所送之物,李雲宵也不好丟掉,就把卷軸合上,藏在枕頭下麵。
“咚~~咚~~~”
門外,敲門聲響起。
“進來吧,嬸嬸。”李雲宵剛把卷軸收好,就聽到敲門聲,不用說,他當然知道是嬸嬸李秀玲。
吱呀~~
大門緩緩打開,穿著樸素的李秀玲走了進來,手裏端著飯菜,忙碌了一天,李雲宵和自己都沒吃飯,自從開了這家客棧,自己帶著李雲宵從早忙活到晚上,吃飯早已經沒有了規律,很多時候都是這麼晚吃飯。
“你關著門做什麼?”李秀玲把飯菜放到桌上,詢問道。
李雲宵平淡道:“看書。”
“喲。”李秀玲聽到此話,酸溜溜的說道:“你也會看書?你看的不是春宮書吧。”
從小,李秀玲為了讓李雲宵讀四書五經沒少費心思,就連私塾也幫李雲宵安排了,但是沒兩天李雲宵就跑了回來,無論是苦口勸說還是揍他,他都不去,久而久之李秀玲也就放棄了,讓李雲宵跟著自己打理客棧。
李雲宵扶著額頭,他對李秀玲又恨又怕,恨她說話有時不經過大腦,怕的是得罪了她沒好果子吃。
“好了好了,吃飯。”
李秀玲催促道。
兩人無話,各自端著碗,吃起了晚飯。
夜深,屋外天氣驟降。
而吃過晚飯早已休息的李雲宵房間卻發出斑斑點點的金色光點。
這些光點仔細看去都是一些梵文,而這些梵文圍繞著熟睡的李雲宵,慢慢的滲透到他的身體內。
當然,熟睡的李雲宵根本無法察覺。
這一夜過得很安靜。
東方天際露出魚肚白,屋外,灰白一片。
李雲宵早早就起了床,因為今天是鳳靈要離開敘永鎮了,所以,匆匆洗簌一遍,便輕手輕腳出了門。
東街,現在還很早,街上沒有什麼人,有的隻是一些起得很早正在整理貨物的小販。
“雲霄,起的這麼早?”
東街路邊,販賣冰糖葫蘆的王叔見李雲宵朝自己走了過來,笑著招呼道。
李雲宵走到王叔身旁,取了幾串冰糖葫蘆,微笑道:“王叔早上好啊。”
“又去城外?”王叔詢問道,這三個月李雲宵每天都會在這裏買一串冰糖葫蘆,所以對於李雲宵每次出去王叔都知道。
李雲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給了錢之後,便往鎮外走去。
鎮外,河邊上,那頂簡陋依舊在,隻是帳篷原來的主人早已經走了。
“鳳靈,孫爺爺。”
當李雲宵掀開帳篷那一刻,時間仿佛停住在那一瞬間,帳篷內早已人去樓空,剩下的隻是放在床邊一封書信。
黎明前的天空灰蒙蒙,空氣中有些寒冷。
帳篷外,身穿白色長袍李雲宵左手舉著掀帳篷的動作,右手的冰糖葫蘆早已無聲從手中滑落。
李雲宵每天過得嘻嘻哈哈,其實他很孤獨,在他三歲那年,他的老爹老娘便離開自己,遠走天涯,了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