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幽穀美人(1 / 3)

正文 第一章 幽穀美人

青龍山,位於陝西省境內,原為太白山支脈。因山勢連綿,峰巒起伏,山上蒼鬆翠柏,鬱鬱蔥蔥。遠遠一望,宛如一條靜臥的青龍,故爾得名。

此時已是初秋時節。剛經過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天氣顯得格外清朗。溪水也顯得格外清澈。滿山綠葉在瑟瑟秋風的吹拂下,波瀾起伏,鬆濤陣陣,宛如一片綠海,壯闊無比。

蜿蜒的山間小徑上,不知何時來了一支小小的隊伍。走在最前麵的是一匹毛色純黑的駿馬,耳如竹批,目如懸鈴,高腰長腿,雄駿異常,一看就知是那種罕見的龍駒。

馬背上穩穩坐著一個年約二十五六的青年。他穿著一襲淺藍色的布袍,頭紮方巾,腰係絲帶,衣著甚是樸素簡單。但儀容俊偉,目光深邃難測,顯得氣度非凡。舉手投足之間,隱有一派宗主的風範。

在他身後,則緊隨著一個身材魁梧,滿麵精悍之色的青衣漢子。他年紀和和那藍衫青年在伯仲之間,額頭生了一隻小小的肉瘤,容貌雖然醜陋,但雙目靈動閃爍,使人感到他並非如外表所顯示的乃是粗豪魯莽之輩。

青龍山景致絕佳,青衣漢子似乎也是初來此地,一路上東張西望,興致勃勃,顯然對這雨後清幽山景頗為流連。

走了一程,青衣漢子忽然催馬緊趕幾步,與那青年並馬而行,笑著問道:“統領,走了這麼久,離‘千葉山莊’總不遠了罷?”

青年微微一笑,揚鞭一指,說道:“喏,過了前麵那個山崗,再走三五裏便到了。”青衣漢子哈哈一笑,回頭招呼那幾個挑著擔子的腳夫,道:“喂,大夥兒再加一把勁啊,這就要到了。”

這布衣青年,正是禁衛軍統領尉遲鷹。那青衣漢子,則是他的衛隊長“獨角虎”況鍾.

自從尉遲鷹隨武帝奏凱還朝以來,隻恨分身乏術。連日來,群臣爭相上表,慶功賀勝。武帝頒布聖旨,大赦天下,普天同慶。責成各有司編製名冊,獎賞功臣,撫恤陣亡將士。諸般事項,紛繁複雜,又豈是一兩日所能完成?

尉遲鷹因力擒北齊之主高緯,厥功最偉。武帝金殿宣召,禦口加封為神策將軍並三等揚威候,仍兼禁衛軍統領。後又授封“大周第一勇士”尊號。金珠玉帛,賞賜無數。

朝中文武百官也紛紛前來相賀。長安城內各國使節也聞風而動,厚幣重禮,前來拜會結納。是以班師回朝不過一月有餘,尉遲鷹的統領府內,金銀珠寶,古物珍玩已是堆積無數。

當下尉遲鷹命參軍聞人宏將所收禮物分作三份,一部分用作撫恤陣亡將士家屬、一部份犒賞禁衛三軍,餘者盡數充公。

連日酬賓,盛宴雅集。尉遲鷹每日眼中所見,無非金銀細軟之物,耳中所聞,盡多阿諛奉承之語,心中著實厭煩不堪。

恰逢此時,有人密告武帝,拘禁在京的北齊後主高緯謀反。武帝雖然明知此乃誣告,但為防患於未然,仍然下達密裁聖諭。

這一重任自然也就落在負責監管北齊宗室的禁衛統領尉遲鷹身上。尉遲鷹雷厲風行,隻在一夜之間,除了受封溫國公的高緯被逼迫飲毒酒自盡之外,其餘的北齊宗室487人全部活埋於長安城外的白鹿原。

此事雖然做得隱秘,但正所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泄漏後朝中百官、國中百姓無不大嘩,議論紛紛。他們不敢議論武帝是非,矛頭全部指向負責施行的尉遲鷹。

尉遲鷹生性高傲,自然也不屑辯駁,索性入宮麵君,懇請告假探望親友。武帝明白尉遲鷹心中的委屈,目前形勢下暫離長安也是上策,所以溫言安慰幾句後便準其離京,期限一月。

尉遲鷹其實在長安之外並無親友。但想起昔日曾答應“千葉山莊”莊主“百花夫人”君憶情,日後拜訪。此時難得有此閑暇,自當前往。一來可避京中喧囂指責,二來可就近討教武學,可謂一舉兩得。當下備好禮物,輕衣簡從,悄然出了長安,來到青龍山。

又走一程,已可看見花樹掩映中的“千葉山莊”那兩扇黑漆大門。

尉遲鷹滾鞍下馬,略整衣衫,緩步走上台階,輕叩門環。不一會,莊內傳來細碎的腳步聲。隨即,莊門微開,一個年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探身而出,問道:“你們找誰?”

尉遲鷹拱手笑道:“請姑娘前去通稟一聲,就說故人之徒尉遲鷹求見百花夫人。”小姑娘眨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細細打量了尉遲鷹一會,似乎想起了什麼,拍手笑道:“啊,我知道了,你就是上次來過的那個人。”

尉遲鷹也笑了,道:“姑娘好聰明。我隻來過一次,姑娘便已經記住了。”小姑娘嘻嘻一笑,道:“好啦,你在這稍等片刻,我這就去稟報夫人。”

不一會,小姑娘重又開門出來,道:“夫人請你進去。”尉遲鷹謝過之後,命況鍾等人在外等候,將禮物交於莊內侍女。自己則隨著小姑娘入內,穿花拂柳,來到一間清幽別致的精舍。

精舍內一位素妝麗人盈盈站起,嫣然笑道:“一別數月,賢侄風采更勝昔日了,真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