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大叔,是‘四大姓’嗎?”“嗯,我可以保證!”
“嗬!”
“到了到了!”他停下腳步。
我也停了下來,心裏嘀咕著(唐朝的四大姓不是李,獨孤,武,郭嗎,咋變成了中國的四大姓了?)
……
“這裏也太,太……”一進大門,我就叫了出來。
“哼哼,嚇著了?”
他把大致原因告訴了劉家的人,那位漂亮的女主人自然把我們放了進去。
我們大致檢查了這裏,最後,我們在一個涼亭裏喝茶——
“劉家的人挺好客呢!”
“嗯,是呀!”
“小鬼,你叫什麼?”
我喝了一口茶,“不如我們解決了這件事再說?”
“好!不過——”
“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我輕輕地放下杯子說。
“你喝茶的動作好奇怪!”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差點笑趴下了,“我們那兒的人都是這樣。”
“額,我就不追究了。”
“好,談談這次的案件吧。”話剛說出口,我就後悔了,心想(古代有沒有“案件”這個詞?)
“嗯,這件案子一定是他殺!”
(Oh,MyGed,“他殺”這詞這也懂?)
話音剛落,我就覺得頭重腳輕,“撲通”一聲,倒了下去。
……
“是‘麻沸散’嗎?”
“嗯!”
朦朧中,我聽見這幾個字,心想(“麻沸散”是什麼來著?好像在書上聽過?嗯……額……到底是什麼來著……)
(地點:我的我的臥室)
“麻沸散是地球上最早的麻醉劑,它是華佗創製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藥。《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傳說係由曼陀羅花(也叫鬧羊花、萬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天南星1錢,共6味藥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1兩、菖蒲3分組成。據後人考證,這些都不是華佗的原始處方。”
“嗯?咋了,繼續?”我疑問道。
“唉!我的時光都被你浪費了!”
“嗯……那,那我的給你?”
“嗬嗬,開個玩笑。”他低下頭,把我抱在懷裏,說:“此方專治腹中病結或患圓形或長形腫塊,各藥不效,必須割破小腹取出,或腦內有病,必須劈開頭腦,取出病邪之物則頭風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癢,說明麻醉作用還很強。由此可知華佗當時對於腦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學方麵已達到相當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個故事記載了戰國時期神醫扁鵲使用‘毒酒’麻醉,給兩個心髒病患者做了心髒對換手術。隻可惜‘毒酒’由什麼成分組成沒有文字記載。”
“哦哦,原來如此。”
……
我猛地睜開眼睛,(哦,做了個好夢。)
“小鬼,你醒了?”他走過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