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選者計劃開張(1 / 2)

一項事業要想成功,那就得有財侶法地這四樣,沒有錢,那一切都是空談;沒有人,就沒有未來;沒有理想,就無法長久;最後,沒有基地,終究隻是鏡花水月。對於侯軒、盧海和王勃三人來說,天選者計劃,不缺錢,不缺理想,更不缺基地,唯獨隻缺人。

當然,這個人指的是誌同道合的人,而不是隨便拉人頭。

侯軒,三十五歲,做過教師,幹過外貿,開過服裝小工廠,算得上一個管理人才。再說,這蟲洞可是他發現的,是天然的領導者。當然,對於穿越眾來說,曆史大勢盡在掌握之中,領導者不需要多英明,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胡來。

盧海,三十三歲,退役海軍上尉,當過輕型護衛艦艦長,是穿越眾必需的軍事人才,天然的海軍統領,也是穿越眾大海軍的基石。

王勃,文化傳媒公司的一名小白領,曆史愛好者,自帶外交光環,國務卿的後備人選。

此時,王勃三人都很清楚,這個天選者小團體,最缺少的就是一個全能後勤人才,這樣的人,可不好找。

任勞任怨,苦活累活都找你,榮譽表揚卻沒有你,這樣的老黃牛人才,在21世紀可不多見。

張萬常,是一家央企後勤處的主任,一直混得不上不下,可天有不測風雲,上邊換了一個新領導,一陣雷厲風行的改革,居然讓張萬常舒服的小生活結束了。

非洲,剛果,這兩個名詞,讓張萬常怒了。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張萬常怒了,但結果卻是卷鋪蓋走人,這結局讓張萬常心灰意冷。這七八年來,自己小心謹慎,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到最後就換來這麼一個結果,真是日了狗。

當然,張萬常憤怒的不是要發配他去非洲剛果開荒,而是憤怒自己這些年來,幹得工作沒有一點意義。混吃等死,對於張萬常來說,是一種煎熬。

辭職後的張萬常,覺得幹什麼都沒勁,難不成就這麼混下去?

這日,張萬常登上自己常上的天選者論壇,又看到了那個中二的帖子。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天選者,那麼,你回到萬曆末年,你會做什麼?

這不是中學生才會有的yy嗎?

往日裏,張萬常是不會在意的,可今日,心裏有些煩躁,就隨手回複了。

回到萬曆末年,當然是開荒啊。

一寫到開荒,就讓張萬常心裏直流淚,在萬曆末年開荒,還不如現在去剛果開荒。

張萬常沒想到的是,自己這隨意地回複,居然有了回應。接下來的發展,讓張萬常目接不暇,太奇幻了。

直到此時此刻,張萬常還是滿腦袋的星星,這怎麼可能?

“侯軒,你說這個蟲洞通往大明萬曆朝?”

侯軒點了點頭,回道。

“確切地說,是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

侯軒的回答,讓張萬常一陣深思。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這也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機遇,回到大明,開創一個新世界,這讓人怎麼不激動?更何況,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個失敗者,有什麼理由來拒絕這個不可能拒絕的誘惑呢?

“你們可想過了,去了那邊,要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張萬常在國企中混了十多年,對於眼下的社會,有著深刻的理解。要是稱王稱霸,那過去有什麼意思?

張萬常的問題,讓侯軒看向了盧海和王勃,對於回到大明,去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三人是有過討論的。21世紀的美國是一個選項,21世紀的中國是另外一個選項,21世紀的印度也是一個選項。這三個選項,其實各有長短,美國自由,中國熟悉,印度最符合穿越者的利益。

張萬常聽了侯軒的回答,有些失望。21世紀的自由燈塔,早就成了笑話;21世紀的華夏,紅色不再,理想已死;21世紀的印度,更是奇葩。如果穿越者在17世紀,重建一個印度,那真是讓人無語,還不如在當下做一個大富豪呢?

“你們覺得瑞典怎麼樣?”

張萬常的話,讓侯軒三人一愣,21世紀的瑞典?有點難度啊。

“瑞典?在華夏這麼大的一個國度中想實現瑞典模式,這簡直就是地獄級的。”

侯軒直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雖說穿越者是要去改造大明朝,但這也太難了。

張萬常想了想,也覺得有點不可能,明朝的人口官方統計在五千萬之上,若是加上未被統計隱沒的人口,恐怕有一億之多。想要在17世紀,讓一億人跨入21世紀的瑞典社會,這有點天方夜譚了。不過,張萬常還是有折中的辦法。

二元製,接受我們思想和統治的人,實行瑞典式的國家社會主義,不接受的,就實行自有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