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雷滾滾(1 / 2)

第一章天雷滾滾

陰風陣陣,天雷滾滾,漆黑的夜裏,一行人正冒著狂風暴雨巡邏者,突然一道明亮的電光閃現在前麵不遠處,緊接著天際快速的傳來震天的轟鳴聲,又是一道驚人誇張的閃電。對於這情形,路上的行人已經見怪不怪了,隻是在晦氣這鬼天氣,從四月份梅雨季節開始,今年的氣候就嚴重反常。

平常年份梅雨季節即使有雨也是小雨淅淅,始終不斷,但也成不了大氣候。對於莊家而言,梅雨季節可是好時節。俗話說風調雨順,怎麼才叫風調雨順呢?就是在早稻插下以後,能有充足的雨量給水稻田灌溉,但是不能過量。地裏人都知道,水稻這東西不像麥子之類的,有點嬌貴,水多了會死,水少了也會死,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還得有不同的水量伺候著,多了的話減產少了的話一樣。所以說在現在的梅雨季節下這麼久的雷陣雨可說是十成十的天災,如今這群連夜趕路的人就是擔憂下河地段的田地把被大水給淹了,不得不分成幾撥輪流連夜巡邏,隻要靠河段這塊任何一點被雨水浸泡衝刷過久,必然導致溝渠垮塌,而這片水田也將會被衝沒,即使再無知的人也知道這快地的今年收成也等於零。

所以在下陣雨的第一天下午,小王村的村長同樣也是村裏最大的地主王魁老爺子即刻組織所有的佃戶分派任務進行巡邏。這是百年來的規矩,老話是民以食為天,若是一年的收成因為天災沒了,那麼即使地主鄉紳們即使自己能承受的住這點損失,可也並不能代表一般的莊家佃戶能行。到時麵對著整村饑腸轆轆餓紅了眼的村民,恐怕任何一個地主士紳們也不見得能安的下心享受自己的上層生活。所以在江南這個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的地方從數百年前鼎盛時期開始就是傳下了這麼一個老規矩,加上民間書卷之氣較濃,士紳相對比較開明。一般都會盡心盡力的想辦法維持這整村的生計,當然最多也就是勉強滿足下普通百姓的溫飽而已,至於其他的就不用想了,地主老爺們會想盡辦法收走除維持生計的口糧外的一切財源。

今晚巡邏的這群人是由地主王魁老爺子家的長工王順子領頭的,在大河下遊緊鄰著河壩邊的是數百畝的中等水田,今晚的任務就是時刻注意著河壩的安全還有把田裏過量的水引出來。若說平時二十來個人看這片水田足夠了,可是現在卻不見得,這段河壩上千米長,平均每個人約莫五十來米長的河壩外加溝渠,在這漆黑的夜裏任是再大的火把也頂不住狂風暴雨的襲擊,所以勉強依靠著閃電的亮光外加壩頂上搭著的幾處小屋子裏傳來昏暗的油燈。

這油燈可是稀罕物,不是一般的瓦罐燈,那個在這狂風中沒什麼用,一吹就滅。在洋油洋燈全麵侵占國內市場的情況下,一般鄉下有錢人都買了些這種玻璃做的煤油燈,相對來說,在能保證不被吹滅的情況下,還能有一定的光線輻射出去,這煤油燈可是極受大眾歡迎,當然價錢也不便宜。據跟隨王魁老爺子當班的下人說,要好幾個大洋才能買一盞,油是另算的。不過用起來就好多了,比蠟燭要耐風的多,點的事件又長,而且氣味又很淡,好東西啊。

“順子哥,順子哥,快來呀,快點來。”一聲驚叫傳來,這是二狗子的聲音,他在上遊處巡查。這可把眾人嚇一大跳,以為二狗子那塊出豁口了,完了,一旦洪水衝了進去,這片田都沒了,到時隻會剩下滿地的河沙。

一個機靈,猛的王順子拿起鋤頭就往二狗子那兒衝去,還不忘記大喊一聲,“大家快跟我去堵口子啊,二狗子的地盤。快呀,都快點。”

一傳二,二傳三,瞬間,除了下遊零散的留幾個人擴大看守範圍之外,其他人也都瘋狂地跑去。

“呼哧”“呼哧”濃重的喘息聲陣陣,一幫子人都圍在二狗子身邊,幾乎沒人不是一身泥水,不過很快就在這暴雨下衝的差不多了。

“啪”,一個響亮的耳光過去,王順子狠狠的給了二狗子一個耳刮子,直接把對方打翻在地,怒罵道:“二狗子,你是不是嫌大夥還不夠累啊?謊報壩塌了,這是能亂說的事情嗎?啊?你是缺心眼還是豬腦子啊?啊?說啊,你傻了啊?你這一聲喊,大夥都跑你這來了,那別的地方出事了咋辦?你有幾條命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啊?幾百畝的田地啊,要是因為你亂喊亂報的,衝沒了,你讓大夥一家子喝西北風啊?”

“不是,我。。”二狗子也傻眼了,沒想到一聲喊,會鬧出這麼大的事出來。

“我什麼我?還想抵賴不成?平時胡鬧也就算了,現在是胡鬧的時候嗎?啊?你是不是想讓你一家都餓死才甘心啊?”聽見二狗子還想狡辯,王順子更是怒火中天,抬起腳就想踹去。

急忙周圍人抱住王順子,眾人雖然也一肚子火,氣憤二狗子居然在這個時候亂來,但現在不是打罵的時候,紛紛勸說著。年紀最長的根叔歎聲說倒:“狗子啊,你怎能這個時候亂喊亂報呢?你要知道,這幾百畝地的收成就等於幾十家人的命根子啊,萬一真出了事,把你殺了也不頂事啊。你說說,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