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敢於創新(2 / 3)

洛克菲勒的經曆告訴我們:創造力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善於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即使是在最普通的工作崗位,仍舊可以有很出色的表現。

心理學家嶽曉東博士曾提到過一個例子:每年春節前後,中國香港地區的中餐館都會上一道菜,叫作“金銀滿地”。這道菜其實就是炒雞蛋,其中蛋黃為金,蛋白為銀,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可見,並不是隻有那些重大的科研成果和劃時代的發明才是創造力的表現,平凡生活中同樣有可以發揮無窮創造力的廣大空間。創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無處不在的。

所以,我們要走出創造力認知“非凡論”的誤區,大力倡導創造力的“平凡論”觀,將創造力與日常生活的革新變化聯係起來,把創造力視作人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需要不斷加以開發和利用。就像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坦伯格也曾說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創新表現是創造力的最大表現,也是個人成功的最大表現。”

創造力不足的起因是多方麵的,那麼,我們能通過什麼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呢?

(1)要對創造力的含義有全新的理解,淡化創造力“非凡論”的心態,隻有清晰地認識到“創造力無處不在”,才有可能朝著這個方向主動進發。

(2)要加強多元思維與批判意識的培養,擺脫思維標準化的慣性。

比如說,你可以嚐試多做“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訓練,如1000由8個8組成,可以是8 8 8 88 888=1000,也可以是(8888—888)÷8=1000.這種思維遊戲,容易讓人形成創新衝動和多元思維的習慣;而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則是“多題一解”的最好活動。

(3)要擺脫傳統的窠臼。數學大師希波爾特曾經說過:“為什麼在我們這一代唯有愛因斯坦說出了空間和時間的最有卓識、最深刻的東西?這是因為一切有關時間和空間的哲學和數學他都沒有學過。”可見,人們往往會被已知的東西所羈絆,限製了自己創造力的發揮,唯有跳出傳統形成的窠臼,才會不斷出現驚喜的新東西。

無論如何,隻要你敢於擺脫對學術權威的頂禮膜拜,從生活的細微處著手,用心發現,勤於思考,相信你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無限創造力。

多走一步才能走得更遠

創新,隻要求我們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許你就能夠率先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成為某個領域的先驅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礎上拓寬路麵,使你走得更順暢更隨心所欲。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汽車還屬於奢侈品,是有錢人的玩具。亨利·福特希望能生產出一種性能好、價格合理、方便使用並且容易製造的車,但是按照當時的生產方式——每輛車從原材料加工到組裝整車都由一個工人來完成——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家屠宰場的“分解流水線”啟發了他:流水作業中,工人們的職能單一,每道程序都是由專業的人完成,這樣,生產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亨利·福特將流水作業的方式率先運用到汽車製造上,使得汽車的設計研發、零部件加工、組裝這一整套過程實現了專業化、標準化、成本集約化,使得大批量生產統一規格的黑色T型車成為可能。

亨利·福特成功了!這一個在他腦中醞釀了整整10年的創意構想,誕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製”。T型車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汽車,它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則被看作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它開創了一個新的工業生產技術時代,也使福特成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車市場的“汽車大王”。

福特的成功,主要在於他受到了屠宰流水線的啟示。或許在當時當地,這種屠宰流水線是相當普遍的,但絕大部分的人對此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所以這個創意的啟示並不為人所重視,也沒有人看出這是一個可以創造億萬價值的生財線索。而福特比眾人多了一雙識寶的慧眼,對這個現象多了一分思考,於是,他因比別人多走了一步而為自己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創新,隻要求我們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許你就能夠率先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成為某個領域的先驅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礎上拓寬路麵,使你走得更順暢更隨心所欲。

日本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長對咖喱粉新品種的開發情有獨鍾。當他推出與傳統咖喱粉大為不同的“不辣咖喱粉”之後,受到了食品業的大肆嘲笑,認為他簡直是“發瘋了”,因為當時咖喱粉的味道普遍都是辣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被人們斷言賣不出去的“白癡咖喱粉”推出不到一年,竟然成了日本最暢銷的調料品之一。

“鍾表王國”的著名企業家湯姆克,在瑞士鍾表受到日本鍾表嚴峻挑戰,世界市場占有率從40%下降到9%的時刻,萌發出以產品創新求生存、求發展的強烈欲望,向企業員工發出了“每一分鍾有一個新念頭”的號召,結果研製出被稱為是“振興瑞士鍾表業旗手”的斯沃奇牌手表和其他多種高科技手表,帶領瑞士鍾表業迅速恢複到40%的世界市場占有率。

此外,在美國,電冰箱是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電冰箱的需求量因近乎飽和而使得產品的競爭更為激烈,利潤率很低。當美國廠商束手無策之際,日本廠商卻異軍突起,發明創造了一種與19英寸電視機外形尺寸一般大小的微型冰箱。當微型冰箱投入市場後,人們發現它除了可以在辦公室使用外,還可安裝在野營車上。如果全家人一同外出旅遊,微型冰箱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野營炊具。

其實,微型電冰箱與家用冰箱在工作原理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它通過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至消費理念,成功地達到創造新型消費的目的。

關於冰箱的創新,三菱公司也曾經有所嚐試。

在1998年之前的幾年中,冰箱在日本市場上嚴重滯銷,零售價以每年5%的幅度下跌,各廠家叫苦不迭。然而,在1998年2月到1999年2月的一年裏,冰箱的銷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1%,這個可觀的漲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答案就在於三菱公司的創新思維。當時,獨具慧眼的三菱公司發現,一18℃的冰箱會把肉食凍得很硬,食用時很不方便,而0℃左右的冷藏室無法凍肉,兩者都有缺陷。於是,他們折中了兩者的優缺點,增加了—7℃的冷凍室。一經推出,顧客的反應非常好。

以上這些創新案例,都印證了這樣一句話:多走一步,使你走得更遠。從傳統的辣咖喱粉到如今的不辣咖喱粉,日本某食品公司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小小地顛覆了一下口味;而由湯姆克所率領的鍾表企業,則是通過號召每個員工群策群力,多多貢獻自己的新念頭,以此達到了“振興瑞士鍾表業”的目的;在近乎飽和的電冰箱市場,如果一味地按原先的步伐繼續走自己的路,因走的人越來越多,這條路無疑會越走越窄,適時地眼觀六路,看看大路旁邊有沒有捷徑的跡象,在冰箱的外觀、溫度的設置上多花點心思,你便可以更快地超越別人,率眾而行了。

很多商機,說穿了都是以小小的創新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更多的創新不是體現在某個全新事物的誕生,而在於這個事物從粗糙到精致、從笨重到方便、從不美觀到美觀、從功能單一到功能多元化等的不斷完善之中。

創新之路,人們可以選擇以下這些突破口,借此使自己的路走得更遠。

(1)善於打破常規

瑞士有家製表商選擇用石頭做表殼,憑借石料的特性滿足顧客的求異心理,博得了廣大顧客的青睞。雖然石表的售價達195美元,但試銷的反響還是很強烈。

日本有家化妝品公司,從蛋殼中提取膜粉,借以製成高級化妝品,具有消除皮膚斑點、減少皺紋、保持皮膚細膩光滑等功效,受到了女性顧客的歡迎。

(2)精於奇思異想

巴西聖保羅州的伊杜城,專門生產一些大得驚人的商品:近1米長的圓珠筆、1/3米長的香煙、8米高的公用電話、有16開紙張那麼大的撲克牌,等等。如此一來,“百貨小城”頓時變成了“巨物城”,慕名而來的遊客和購物的商人數以萬計。

(3)懂得變廢為寶

工廠進行機械加工的時候,常有大量鐵屑留下,日積月累,這些鐵屑越積越多。將它送給煉鋼廠,對方覺得鐵屑太輕微,如果將其投入煉鋼高爐再熔煉,一下就四散飛揚,利用率並不高。因此,一個時期鐵屑成災。

韓國有家金屬公司,發現日本的精密化工行業的還原劑以及製藥、建築等行業都需要用鐵屑作原料,便組織人員到機械廠收集這些已堆積成災的“廢物”。機械工廠的老板自然十分高興地免費相送,恨不得還要謝謝對方為自己清除了麻煩。金屬公司把這些鐵屑出口到日本,每年可賺到上百萬美元。

(4)善揀“皮夾子”。

英國人拉特納8年前接管了父親留下的珠寶店。那時的珠寶店是貴族專署,華麗肅穆,令一般顧客望而卻步,生意清淡。拉特納一改傳統的經營理念,把珠寶店辦成普通顧客也能接受的廉價商店。在他的店裏,甚至有便宜到99便士的飾品——這在當時英國的珠寶店實屬罕見,他的做法也不能為同行們所理解。

然而這一新的經營理念卻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這給拉特納帶來了滾滾財運。後來,他的珠寶店發展到600家,他的公司不僅獨霸英國,而且還打人了美國市場,成為珠寶市場的一大巨頭公司。

創新精神是民族商業進取的靈魂。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麵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一個國家想要提升自己的綜合國力,一個民族想要屹立於世界民族先進之林,一個企業想要立於不敗之地,一個有誌之士想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必須懂得創新之重要意義以及創新之道。把握先機意識,主動創造革新,隻有這樣,才能使你領先於別人而走得更遠。

一切成功與財富都源於創意

世界上許多暢銷的品牌都因一個小小的創意而產生,如果你腦中的一個閃念被忽略,也許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仔細想一想這些例子,你不應該懷疑自己了。

所謂的創造力,即能想出新的方法、新點子來處理一切我們所麵對的問題的能力。

但是創造力和創造性思考,在以往總被認為隻有從事科學、技術、藝術等專業工作的人才具有。的確,科學、藝術等工作是非常需要創造力的,然而創造性思考,不限於某種特定工作範圍,而且也不隻是從事某種特定工作的人才具有。

下麵是幾個關於創意的小故事,它們的主人公都是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這些發明,現在已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並為它們的發明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看過這些故事後請想一想,是否你還是認為自己毫無創意的能力呢?

(1)“瞥”出來的郵票打孔機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亨利·阿察爾在一家小酒店喝酒,偶然看見一位客人正拿出一枚郵票想貼到信封上寄走。可是,他摸遍了衣服所有的口袋,發現忘了帶剪刀。猶豫片刻,他取下了別在西服領帶上的一枚別針,在各郵票連接處刺了一行行小孔,很整齊地把郵票扯開了。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亨利·阿察爾那勤於思考的腦海裏。

時隔不久,一種新的機械——郵票打孔機,在亨利·阿察爾的實驗室裏製造出來了。從此以後,人們可以很方便地把每枚郵票分開,讓帶著整齊齒紋的郵票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2)蛋卷冰淇淋

哈姆威原是一名糕點小販,1904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期間,他被允許在會場外麵出售甜脆薄餅。他的旁邊是一位賣冰淇淋的小販。夏日炎炎,冰淇淋賣得很快,不一會兒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夠用。忙亂之際,哈姆威把自己的熱煎薄餅卷成錐形,來當作小碟用。結果冷的冰淇淋和熱的薄餅巧妙結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歡迎,被譽為“世界博覽會的真正明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這種產品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3)6歲的老板

麥克·萊特是吉利卡片公司的老板,也是加拿大最年輕的企業家之一。他6歲時,某次參觀完博物館之後,就開始打算,看自己能不能畫幾幅畫來賣錢。他母親建議他把畫印在卡片上出售。由於他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構想,所以很快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萊特在母親的陪伴下,挨家挨戶去敲門,言簡意賅地說出要點:“嗨!我是麥克·萊特,我隻打擾一下,我畫了一些卡片,請買幾張好嗎?這裏有很多張,請挑選你喜歡的,隨便給多少錢都行。”他的卡片是手工繪在粉紅色、綠色或白色的紙上,上麵有一年四季的風景。萊特每周工作六七個小時,平均每張賣7毛錢,一小時可以賣25張。

不久,萊特就發現自己需要幫手,他立刻請了10位員工,大都是小畫家。他付給他們的費用是每張原作2角5分。後來由於把業務擴展到郵購,所以萊特越來越忙碌。第一年做生意,萊特已經成了媒體上的名人,他上過許多著名的新聞媒體,他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

萊特有別出心裁的點子,不在乎自己的年齡,再加上母親的鼓勵,小小年紀就有了自己的事業。

你是否也有別具創意的好點子?果真如此,你還等什麼呢?

就像上麵幾個例子,好點子不介意主人的年齡、性別、職業,也不在乎主人怎樣運用它。隻要勇於將你的新點子付諸實施,你就一定會將其變成現實!

世界上許多暢銷的品牌都因一個小小的創意而產生,如果你腦中的一個閃念被忽略,也許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仔細想一想這些例子,你不應該懷疑自己了。

滿足是創新的敵人

“有誌者,事竟成”,這是創造性思考的根本,而傳統的觀念,比如“知足常樂”則是創造性成功計劃的頭號敵人。傳統的觀念會阻礙你的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發展你真正需要的創造性的能力。

一個民族最危險的是墨守成規,不敢變革;一個人最糟糕的是知足常樂,不求進取。要打造成功的資本,就必須破除知足常樂的舊觀念。所謂“知足常樂”,就是滿足自己的眼前所得,保持自己的安樂。這種思考方式,並不隻是指日常生活不奢求,而是一種保守的生存哲學。

知足者的知足,不論是夜郎自大還是甘居中遊,它不僅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而且也不符合人自身進步的內在要求。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人生也總得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總是看到不足,以成績為起點,向著更高的目標積極進取,就會不斷達到新的成就,在日新月異的進步中得到安樂和幸福。生活的經驗證明,“樂”不在於“知足”,而在於“不知足”;知足者常憂,不知足者常樂,這才是生存的邏輯。

其次,“知足常樂”這種處世哲學的背後,它所追求的快樂,是個人“知足”之樂,這樣的知足一旦得不到,就會產生對生活的不滿、妒忌,甚至對人生失望。因為這種追求和滿足的隻是一個“自我”,如果這個“自我”不能滿足,那麼僅有的一點得意和快樂就會轉化為痛苦。

當然,指出“知足常樂”的生存哲學的狹隘和片麵,並不是說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講知足。知足還是不知足,要看具體情況。一方麵,“知足”也可以使我們今昔對比,更加珍惜今天的進步和幸福,防止因物質享樂欲望的不知足而貪婪和墮落。但是,決不能離開自強、進步談知足。對於“不知足”也要做具體分析,並不是任何“不知足”都是可取的。那種好高騖遠、貪得無厭的不知足,同消極的自私的“知足”一樣,也會破壞正常的生活秩序。

有個富翁去海邊旅遊,見一漁夫悠閑自在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富翁問:“天氣這麼好,無風無浪的,你怎麼不下海捕魚?”漁夫說:“我捕一天魚能吃五六天,衣食無憂,掙太多的錢有啥用?”富翁說:“成了大款,你就可以舒舒服服曬太陽了。”漁夫笑道:“我不是已經舒舒服服曬太陽了嗎?”富翁無言以對,怏怏不樂地走了。

3年後,富翁又來到海邊,有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先生,行行好,可憐可憐我,給點兒吃的吧!”

富翁一怔,認出這個乞丐正是3年前那個舒舒服服曬太陽的漁夫。富翁問:“你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了呢?”

漁夫也認出了富翁,羞愧地低下頭,他長歎一口氣後說:“先生,我真後悔當初沒聽您的勸告,我目光短淺,太容易滿足。這幾年,捕魚的人多了,人家用的是高科技捕魚新設備,我那小破船小破網再也捕不到魚了。”

一個人倘若滿足一時的生活無憂無慮而喪失了進取心,該是多麼的悲哀,其結局定會和漁夫一樣,受到生活的懲罰。

反觀那些曾在世界上成就過大事業的人,他們那種偉大的力量,廣闊的心胸,豐富的經驗,究竟是從何而來?他們的成功實踐告訴你,那是創造的結果,是通過種種努力獲得的。

畢加索在90歲高齡開始畫一幅新的畫時,對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他仍然像年輕人一樣生活著。

畢加索不安於現狀,尋找新的思路和用特殊的表現手法來表達他的藝術感受。和他截然不同的是大多數畫家在創造了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繪畫風格後,就不再改變追求了,當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讚賞時更是這樣。所以隨著藝術家的年齡增長,他們的繪畫風格,變化不會很大。

畢加索就不這樣,他像一位終生沒有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千方百計尋找完美的手法來表達他那不平靜的心靈。畢加索作畫,不僅僅用眼睛,而且用大腦。畢加索的畫,有些色彩豐富:柔和,非常美麗,有些用黑色勾畫出鮮明的輪廓,顯得難看、凶狠、古怪,但是這些畫啟發我們的思考,使我們對世界看法更深刻。

從畢加索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他那不安於現狀、朝氣蓬勃、永不滿足的精神。

“有誌者,事竟成”,這是創造性思考的根本,而傳統的觀念,比如“知足常樂”則是創造性成功計劃的頭號敵人。傳統的觀念會阻礙你的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發展你真正需要的創造性的能力。

以下是做事的經驗之談:

(1)樂於接受各種創意。要拋棄“不行”、“辦不到”、“沒有用”等思想沉渣。

(2)要有實驗精神。廢除固定的例行事務,去嚐試新的書籍、新的網站以及新的朋友,或是采取和從前不同的上班路線,或過一個與往年不同的假期等等。

(3)主動前進。對每件事都要研究如何改善,對每件事都要訂出更高的標準。

大腦可以改變人生

創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你的大腦越有創造性,你的觀點和想法就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一句拉丁格言說:“每一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你通過你每天作的許多選擇創造你自己和你的命運,塑造你的個性,就像一位雕塑家通過一刀一斧,慢慢地使其手裏的泥土成為藝術品一樣。你每天所作的選擇要受你的思想的指導,為了把這些思想變成活生生的、有創造性的觀點和想法,你需要讓你創造的衝動影響你的思考,自由地讓這些有創見的觀點在天空翱翔。你的思考越有創造性,你的觀點和想法就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實際上,經過蘇格拉底式的反省和有創造性的生活,能給你提供更多的取得成功的機會,而不是表麵的滿足。創造性能給你的身體和靈魂注入需要的活力,使你過一種充實和滿意的生活。創造性的思考是有見識、直覺、內在的力量、啟發和想象力的源泉,創造性的行為為你提供了體驗新奇的機會,使你重新確定你生活的意義。不斷地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重新的思考,邁開生活的新步伐,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樣做能使你坦然麵對新的挑戰,提高你的應變能力。相對於那些喜歡墨守成規的人來說,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的人能以更強的自信和意誌力麵對新環境。

創造性能以許多不同的方式豐富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實現自我。達到生活中和諧的平衡。創造性能使我們胸懷世界,展現自我心理平衡、和諧,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是健康人格的一個標誌。從蘇格拉底到西格蒙德·弗羅伊德,所有偉大的思想家都始終強調達到個人和諧和平衡的重要性。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自我實現包括永遠不停地朝著個人內心的統一、一體化或協調的方向努力。”創造性是一種生命力,它能幫助你使你的人格一體化,使你生活的每個方麵都達到平衡。

創造性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它不應該被看成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終生隻會顯露一次。相反,我們應該把創造性看成是人的天性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可以通過培養而獲得,並終生有用的才能。我們為什麼要創造呢?或許它是想深究自我內心,向世界大聲說:“我在!…我存在!”“我是獨一無二的!”從而表露真實的自我的一種欲望和衝動。

創造性是征服世界的基礎,你需要有創造能力!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日趨複雜,節奏加快,生存和發展的最好方法就是善於適應它快速的變化。雖然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動”)和鮑伯·笛蘭(“你最好開始遊泳,否則你就會像一塊石頭沉下去——時代在變”)生活在3000年前,但他們兩人均闡述了這個基本的思想。創造性能幫助你過不斷創新的生活,當你朝著未來邁進時,能擺脫固定的常規,而不至於沉湎於過去而不能自拔。你生活的每個方麵都能得到改進,創造性為你開啟了接觸新的可能性的機會,使你能對新的選擇有所把握。

創造性也是一種療法,能使你身心放鬆,幫助你解決問題,避免生活的挫折。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不得已而忍受著守時、聆聽、按他人的話去行事、從眾、要成功等許多方麵的壓力,這一切足以使你瘋狂!創造性允許你躲進你想象的天地之中,把現實生活的一切喧鬧聲拋在腦後。為了把你自己發展成一個有思想、有見識的人,你需要用一定的時間來清理你自己的思想,即獨處。這樣做已變得越來越難了,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生活在一個我們的注意力時時被幹擾的世界裏。創造性的能力能給你提供一個減低這個喧囂世界音量的方法,以及專注於你的追求不受外界幹預,而靜靜地傾聽你內心獨白的機會。

創造性也能豐富人們日常的交往,兩個有活力的自我相摩擦,有時能產生出耀眼的思想火花。正是這些互相作用的創造性的火花把我們聯結成為一個整體,盡管我們還有差異。在這些創造性的力量麵前,人們沒有了彼此的防範心理,大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創造性發現世界上以前未發現的美,創造以往沒有的奇跡:在創造性處於高峰時期,它給我們的生活添加動力,有時會使我們的認識和情感處於一個不合邏輯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