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龍慶所預料的那樣,從18日早上開始,日軍的飛機就不斷的前來轟炸,停在長江口的日軍巡洋艦也不斷的用艦炮轟擊著中國軍隊的陣地。88師頂著頭上的飛機轟炸,冒著日軍艦炮的轟擊,硬是強攻了一個上午,可惜並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戰果,反而還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於是在18日夜裏,第9集團軍司令張治中將軍把87師這支生力軍調了上來,可以一鼓作氣的撕開日軍的防線,把日軍徹底的趕到海上去。
8月19日淩晨5點,隨著兩發紅色的信號彈射上了天空,88、87師的進攻就拉開了序幕。進攻的信號下達後,中國軍隊冒者著日軍密集的彈雨發起了衝鋒。日軍機槍噴吐的火舌將成群的中國士兵舔倒在地,可是中國士兵卻沒有因此而退縮,反倒是奮不顧身前仆後繼的呐喊著繼續衝鋒。無數的士兵倒在了衝鋒的路上,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
張治中將軍意識到,這樣的硬衝顯然不是什麼好辦法。以輕武器為主的中國軍隊,實在無法突破日軍的火力網。而己方的炮火支援又不能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日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中國的火炮一打響,日軍便利用聲測、雙曲線交繪的方法,很快的測算出中國炮兵的方位,日軍的飛機和艦炮馬上就會進行火力打擊。幾天下來,第9集團軍的炮兵損失很大,為了保存所剩不多的火炮,就隻能采取頻繁轉換炮兵陣地的辦法來避免損失,所以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第9集團軍在進攻時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19日下午,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下,第9集團軍改變了戰術,放棄了集團衝鋒的打法。德國軍事顧問的打法是:以精銳的步兵連為主,再配上一個戰防炮排,最後在戰車部隊的支援下,選取日軍的薄弱點,不顧一切的持續深入突進,遇到日軍堅固的堡壘工事就繞過去,其目的不在於奪取據點和殺傷敵人,而是以持續不斷的推進來破壞敵軍陣地的穩定,造成日軍防線內的混亂,為主力部隊的進攻創造條件。張治中將軍采納了德國顧問的建議,下令開始組建這樣的突擊隊,第9集團軍的戰車部隊也奉命開上了戰場。
龍慶的步兵營被壓縮成了一個加強連,每人攜帶德製手榴彈5枚子彈300發,為了加強步兵連的火力,還特意把機槍和衝鋒槍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另外還增加了炸藥和槍榴彈。編組完成後的加強連,在嶽山街附近等待戰防炮排和戰車。19日夜裏,戰車部隊和戰防炮排上來了。步兵弟兄們都是第一次看見中國軍隊的戰車和戰防炮,一個個都懷著好奇的心理,圍在了戰車旁仔細的看著這些鐵家夥。戰車一共來了4輛,帶隊的是一位上尉。戰防炮隻有2門,帶隊的是位少尉。龍慶迎了上去,熱情的說道:“你們辛苦了,我叫龍慶,負責指揮步兵配合你們行動。”上尉很客氣的說道:“龍連長,我叫李誌剛,不是你配合我,而是我來配合你,步兵兄弟才是這次突擊行動的主力。”那名少尉也走過來說道:“兄弟我叫楊易,也是來配合你們的。”龍風謙虛的說道:“以前,從來就沒有步兵、炮兵、戰車兵協同作戰的先列,究竟該如何配合,我實在是沒經驗啊。”李誌剛身有同感的說道:“的確如此,看來我們得好好的商量一下了,好在突擊行動是在明天淩晨才開始,我們還有些時間來研究戰術。”於是,他們三個人來到一座暗堡裏,仔細的商量著具體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