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工農業和商業係統采用的是係統管理,中兵集團的三巨頭實際上是彭小文、俞大維和顧維鈞,這三個人都堅信,軍火外交和軍火貿易,是中國通往強大的不二法門。至於宋子文和孔祥熙,他們都是股東之一,但是並沒有給他們特別大的管理權限,畢竟他們兩個還有別的生意。
瀾湄集團同樣采取股份製,中兵集團通過間接持股對該集團進行控製,李宗吾擔任總經理,整套商業體係嚴格按照規劃執行,穩紮穩打,有序推進。
也就是說,縱然兩廣的行政管轄權讓出去,但是已經形成規模的中兵集團和瀾湄集團,已經成為彭小文的雄厚財力支柱,在兩廣進行移民安置,那叫投資,獲取利益按章納稅。
政治方麵,建設特區,自然特區的建設彭小文也有一套詳細的規劃,那是回頭再談的事情,現在還不清楚蔣介石同意還是不同意。
但是無論蔣介石是否同意,彭小文已經建成的這套係統,都已經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咱們朝最好的目標努力,但是也必須要防備著蔣委員長或者這個黨那個黨翻臉不認人。
而政、經、情、文的發展和穩定,這一切都是為了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
(四)
毫無疑問,已經進展到這一步,是彭小文幕僚團隊取得的一個階段性勝利。想想怎麼不是呢?從安南的一個進軍行動引發英法抗議,接下來一個華麗轉身攪的印度支那和泰國天翻地覆,隨即印度支那北部和金三角地區參與協防,瀾湄集團正式成立。
而隨後所做的動作是什麼,往大的意義上講,是為了安置災民,解決中國老百姓的過冬問題,但是換個角度,不也是為剛成立的瀾湄集團解決閑置土地與閑置勞動力的銜接問題嗎?一舉多得,利國利民還能掙銀子。
隻不過是日本人通過多種手段想要破會,蔣委員長又有點小心思,彭小文用了個巧勁,調動右老和蔣經國協助,妥善解決了災民的心理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南下的內地行政官員配合問題,太子在南方坐陣,你就是想禍害和刁難彭小文,也換個時機!
再之後應對蔣介石的“向北調動”,彭小文迅速轉移焦點成了“兩廣特區同意還是不同意成立”。即然提出建立特區模式以促進國共團結,那麼各種反應都應該想到,幕僚團隊所以說一切都要有計劃和總結,運作到這一地步,幕僚團隊已經開始進入下麵一個課題。
(五)
而彭小文正好趁這個當口,安排一下軍隊的部署和進展問題。
葉挺軍長婉拒出任藍盔部隊司令之後,彭小文將藍盔部隊交給了陳光指揮,副總司令池峰城協助,兩支部隊奉命與江防部隊換防之後按照彭小文的安排回撤到郴州地區。
龍雲飛結束湘西剿匪之後,部隊已經擴編為3個師,貴州訓練基地奉命遷移,全部編入藍盔部隊,進入郴州地區整訓。
新28師、新29師、李誌鵬縱隊、陳勉吾暫55師、呂國銓第93師編入中國誌願軍,進入雲南,由孫立人統一指揮。
第三方麵軍、中國誌願軍、藍盔部隊進入全軍後勤統一管理時期。陳策的後勤兵團獨立成軍,稱為聯勤部隊,將空軍和海軍均納入聯勤部隊。
首先要強調一下這個聯勤部隊的建設初衷,這支部隊是彭小文最為看重的一支潛力部隊,因此這支部隊讓81歲的薩鎮冰擔任總顧問。黑社會做生意才找年輕能打架的看場子,彭小文找的都是年歲大威望高的人,比如陳濟棠、李虎臣、薩鎮冰、於右任。
聯勤部隊三大任務,基礎任務是為第三方麵軍、中國誌願軍以及藍盔部隊提供後勤補給和幫助他們建設兵站,同時也為另外兩廣的另外兩支方麵軍提供補給。雲南方麵的駐軍也將在不久,把糧道交到聯勤部隊的手裏。也就是陸運投送能力。
第二個任務就是發揮薩鎮冰的強項,在兩廣以及雲南,大力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目前日本全年的造船工業可以造出70萬噸級別的船舶,美國更是天文數字,人家一年之內可以弄出18艘護航航母,誰能跟他比!中國此時的造船工業規模,隻有3.5萬噸。兩廣目前擁有將近三分之二,也隻是2萬噸左右。有總好過沒有,高樓大廈也是一步一步從荊棘叢中,慢慢的聳立而起!
第三個任務,就是空軍的建設,雲南的飛機製造廠目前已經與中兵集團交叉持股,幹線航空由航空委員會控製,支線航運則是聯勤部隊的努力方向,同樣也是從無到有,慢慢在進行積累。
威利斯和達楊已經聯手在泰國腹地打的熱火朝天,等到他們順利歸來,彭小文的計劃是把他們建成中國第一家職業雇傭兵公司,咱們也叫“黑水公司”,以後有某國想要再叫這個名字,打狗日的!看看誰的水更黑,嘿嘿。
四支部隊和一個雇傭兵公司各有分工,第三方麵軍的作戰任務,是協助北泰自由衛隊防禦北印度支那,中國誌願軍積極訓練叢林作戰,一旦日軍動用海軍登陸封鎖滇緬公路,這兩支部隊就是中國遠征軍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