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廣州,天氣更加悶熱,這就是南方。
王世傑顧不上安全不安全,沒有在韶關降落並轉車,而是直接來到了這裏!目前的關鍵問題是要判斷清楚,如果彭小文和共產黨全都上了老毛子的當,那麼中國的前途將是無盡的黑暗!
沒有歡迎儀式,王世傑和戴笠下了飛機就趕到見麵地點。
彭小文、蔣經國、於右任、張師爺,隻有這四個人在場,這次見麵保密規格很高,包括上將錢大鈞都沒有通知參加。
戴笠沒有任何表情,隻是讓隨從詳細檢查了一下房間有沒有竊聽裝置,大家相互沒有介紹和寒暄,各自靜靜的在一片悶熱中等待。
揮手讓隨從和警衛保持中距離警戒,如無要事絕對不得打擾,會談正式開始,同樣的規矩,不記錄隻交談。
大家一起看向蔣經國,這個地方都要看太子如何表態。
蔣經國看了一圈,說道:“王先生,右老,各位,我先談談為什麼我信任小文,因為我在蘇聯呆過12年,所以小文在去年的諾門坎中的所作所為,我當時就有自己的判斷。”
王世傑和戴笠對視一眼,這個理由可以接受。
蔣經國繼續說道:“小文認為,國共的隔閡一是雙方的內政觀點,二是雙方的外交觀點,這是矛盾性,但是彭小文提出雙十二事變中共產黨對父親的態度,這是他們誠意的最好體現。在抗日統一戰線上,在抵禦外侮富強中國的原則性觀點上,國共是一致的。”
王世傑這次和於右任交換了一下眼神,於右任表示肯定,王世傑相信於右任的判斷。
張師爺依舊是眯著眼睛抽他的雪茄,戴笠正襟危坐沒有任何表情。
(四)
彭小文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坐著,曆史上的王世傑與李大釗和陳獨秀交情頗深,作為被蔣介石極其重視和重用的國民黨要員,共產黨公布的第一批戰犯中名列第23位,王世傑一生都沒有在他的書麵文章中用到“**”兩個字。而且有人以他的名義寫的文章中對共產黨的議論如果有失公允,他都會拒絕采用。
他的思想乃是真正的理性,在他的論著中指出,中國的法律往往與經義中的道德混雜,往往與習慣的界限劃分不清,比如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就明顯的不是法律用語。再比如法外施恩、將功贖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也同樣是顯失公平和理性。
彭小文非常清楚自己要怎樣跟這位一生致力於推動中國法治和憲政的大學者溝通。彭小文需要理性的力量,而王世傑的思想代表理性,彭小文則會讓王世傑的理性與自己的力量達到相輔相成!
蔣經國道:“我和小文還有右老對於國共的立場進行了分析,小文提出了合爭的概念,右老表示有理論依據,這一點需要一會小文詳細對王先生闡釋。所謂合爭,就是即存在合作基礎,又有不同觀點的爭鬥,小文,你來再向王先生詳細說一下吧。”
王世傑一直看著於右任,看到於右任一直是讚同的表情,懸著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即便是大公子年輕,於右任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他轉向彭小文,點點頭,算是打個招呼。
“雪公,假如有不當的地方,還請先生隨時指正!”彭小文站起來向王世傑畢恭畢敬的鞠躬,他沒有穿他的中將軍服,而是穿了一件便裝,一是天氣太熱,二是彭小文也不想在大家麵前過於顯擺。
看到彭小文不像想象中那麼張狂,王世傑也不禁有了一絲好感。彭小文娓娓道來。
(五)
彭小文道:“雪公,我來詳細闡述一下國共即存在合作基礎,又有不同觀點的鬥爭的這個合爭。國共兩黨,同起源於孫先生的三民主義,抗戰是民族運動,救亡是民生運動,三民主義的民族和民生兩點,雙方是一致的。都有強烈的民族獨立性和民族自強追求,都有為了民生而奮鬥的決心和舉措,這是雙方的共性,因此,雙方存在合作基礎。”
王世傑點點頭,說道:“小文,你總結的很好,那麼你如何看待蔣先生對待共產黨的敵視態度呢?”
這一點難不住彭小文!因為彭小文看過蔣介石的反動著作,50年代在台灣出版的《蘇俄在中國》,蔣介石一生都認為中國共產黨是蘇聯的傀儡,認為共產主義提出的階級鬥爭和階級消滅論調反人性,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所作所為是要讓中國淪為蘇聯的附庸國,把中國人民推向火坑!
的確,了解一個領導人不見得光去看他的日記以及別人寫他的傳記,他自己所寫的論著也需要去認真的讀一讀,其中的許多誤會便會從各自偏執的觀點中看的很清。
彭小文道:“雪公,民族性方麵,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延安對蘇聯的依靠並非民族性的喪失,並不是要投靠蘇聯幫他們建立附庸國。這一點就像蔣委員長現在爭取英美的支持一樣,都是一種外交性的策略!國共在這一點上都有自己的底線,但是卻又在相互猜忌。就比如蔣委員長一直認為九一八日本侵華是蘇聯人在背後搗鬼,但是他卻無法同時對日本和蘇聯開戰,否則英美又要趁虛而入,他的攘外必先安內,實際上是打擊共產黨,肅清蘇聯在中國境內的影響力。雪公,您認為我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