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介紹,趙孟就明白這東西的分量,按照係統所說,香火對神鬼異靈都有裨益,那這塊紅香價值遠超金銀。
要知道白甲村村民也不過寥寥百人,這小小一塊紅色香火,就和大節日時全村一整天的盛大供奉祭祀相等。
不過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溜,活好不好要床上試,這香具體效用如何,也得檢驗一番。
……
趙孟念頭一動,被捉取的100隻書蟲出現在掌中,它們聚成一枚西瓜籽大小的光團,黃白光亮明滅不定,脫離的書蟲脆弱不堪,一口氣吹過,對它們而言便是滅頂之災。
他手掌平展,另一手持香,心意轉動到掌心蟲團,此香頃刻無火自燃,一縷悠長不絕的鮮紅煙氣散出,直奔書蟲而去。
“嗡嗡……嗡嗡……”
百隻書蟲頓時躁動,如涸魚遇水般急迫,爭先吞食,那縷細微香火氣頃刻就被瓜分幹淨,再看書蟲,不複之前的萎靡,個個周身光芒比之前都重了許多,可見香火補益之效強大,趙孟舍不得浪費,當即止了香火自燃。
“嗡!”
“嗡!”
“嗡!”
掌中書蟲尖銳細弱的齊鳴三聲,急切而渴望,仿佛是餓急的乞丐嚐了小小一塊紅燒豬肉,絕不會滿足,本能想索取更多。
接下來,以這三段蟲鳴為起始,趙家書房內,三個大木書架上,將近三百本書中,先後響起了雜亂蟲鳴,飛出一隻隻明暗光點。大的如沙粒,小的像浮塵。
單獨一隻的叫聲細微若無,但三千多隻雜亂和鳴,聲音就惹人心煩,甚至心驚,或許是忌憚什麼,隻是結成蟲雲,沒有立即撲上來,此時一陣輕風拂過,輕易便吹死了十幾隻書蟲,永久消散在天地之間。
可其餘書蟲對同類的淒慘下場視而不見,隱隱又向前逼近幾分。
趙孟沒想到這香火對書蟲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竟引得它們主動脫離書頁文字,暴露於現實中。
被幾千隻書蟲包圍的感覺不好受,誰知道這東西有什麼詭異,就算是幾千隻普通蚊子也讓人心裏發寒,更別說某種意義上講。這三千多隻都是貨真價實的妖怪,他又不是取經的孫猴子……
趙孟看著周身密密麻麻的書蟲,眉頭皺起,暗悔自己得意忘形,處事不慎。
然而還沒等這絲悔意擴大,書房之內就響起一聲清越蟲聲——“知了!”
一聲鳴後,幾千隻書蟲立刻靜默無聲,耳畔嘈雜刹那消失。
“知了!”
二聲鳴後,書蟲如臨大敵,齊齊調轉,散成光點,四下飛散,重新沒入書頁之中。
“知了!”
三聲蟲鳴依舊清越優雅,如蒙童稚子朗朗讀書聲,竟有幾分悠揚不絕。
趙孟驚訝之餘,循聲望去,聲音來源是一本薄薄老書,並不和經義典籍諸子百家擺在一起,顯得孤零零的。
他幾步走過去,將這本書抽出拿在手裏,很輕,不過六十幾頁,紙張柔軟微紅,如同風幹花瓣,上麵積了灰塵,看樣子很久沒人翻閱了。
不過灰塵無損它的鮮豔,這本書名叫《舊胭脂》,記憶中趙孟也曾讀過,作者名為宋三,是前朝一位落魄書生,所寫所記乃是秦淮河岸名妓生平。
它的顏色,名字,所記文字,無一不豔。名副其實的一本豔書。
而此時此刻,被少年握在手裏,書頁文字之間,“知了,知了”聲不斷,手掌間更是傳來如活物的顫動。
趙孟坐回原位,撚起一頁頁仔細查看,可最終翻到末頁,趙孟也沒從其中找到哪怕一隻書蟲,紙張文字之間,空曠幹淨,這本身就不合常理,幸好在係統之下,有些東西是無處遁形的。
在趙孟開啟係統掃描之後,係統精確的信息就傳遞過來。
“此書中寄生文蟬一隻,品相潛力上佳,建議宿主妥善保留此書,留待日後馴服,此蟬性凶,為了避免反噬,宿主修為未達標準,不宜用香火飼養。”
“哦……”
趙孟似乎這般應了一句,便再也無話,獨自想了一會,俯在桌案上淺淺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