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人、女權主義者對這種觀點自然是全盤否認的,可是小女人們秉持這種觀點就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嗎?未見得吧。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別人把他們以為你想要的東西給了你,你也欣然接受了,如果能一輩子接受倒還好,要是時間久了發現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你就是哭恐怕都來不及了。很多女人都是這樣得過且過走過來的,所以她們的人生才總是那麼不快樂。你不快樂是因為你不知道要什麼,你不知道要什麼,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麼,你不知道追求什麼,所以你什麼也得不到。
經曆雪藏又重新起航,並且演藝事業更加輝煌的蔡依林說:“在雪藏的前幾年,我因為媒體把我塑造的樣子而真的變成了那個樣子,那個樣子實際上不是我想要的。是在做別人要的蔡依林而不是真正的蔡依林。我覺得我現在更懂得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現在每一步做的事情是可以達到自己要的那種感覺,我覺得聰明的女生就是要知道自己要什麼,為什麼而活,而不是為了你要變成什麼樣子的人。”
也許人需要經曆才會成長,需要迷路才會找到出路,所以在你迷路無助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哪條路,這條路的終點是哪裏,在終點等候你的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女人在選擇之前似乎都沒有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更沒有對自己有一準確的定位。工作要好的,怎麼個好法好像沒有個標準,最好是掙錢多、離家近、名聲好又很清閑的。至於是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工作是不是適合自己、怎樣操作、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才能名利雙收,根本連想都沒想過。
到了選男友、選老公的時候標準更是籠統:要高、要帥、要有錢、要能幹、要聽話、要愛我而且永遠隻愛我……這標準的確是好,隻是這種白馬王子式的標準恐怕沒有一個男人能夠達到。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看似標準的標準根本就沒有標準,因為太不具體:要帥到什麼程度,多少錢算有錢,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個性,有什麼嗜好——這些你都不知道,看似你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其實你還真的沒有弄明白。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如意、愛情不如意、婚姻更不如意。
隻有真正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你的人生才會有方向,才能朝著目標一步一步邁進,人生才有奔頭,你也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對於輕熟女們而言,想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好像並不容易,因為好像都想要,又好像都是雞肋,難以取舍。那就不妨將你想要的和不想要的統統列到一張紙上,然後分類,再進行逐條分析,在每一類中篩選出你最中意的那一條,之後將其餘的毫不猶豫地統統劃掉,隻按照那一條去選擇、去努力,這樣是不是就簡單多了?其實生活本來也沒那麼複雜!
63.做個認真工作的女人吧
有一首歌叫做《認真的女人最美麗》,歌詞是這樣的:“認真的態度是一種過程,付出的不會是犧牲,認真的堅持迎向你人生,你就是最美的女人……”
雖然歌裏唱的是愛情,但是用在工作中也未嚐不可。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認真對待你的工作,哪怕它現在並不如意,既然選擇了就要對它負責。如果你能做到認真負責,你的生活才能成功,你的付出才不會是犧牲,你才會成為最美的女人。相反,如果你不認真,那也就不要怪成功隻是“夢一場”了。不信就來看看這個反麵教材吧:
林希,26歲,畢業4年,習慣性跳槽者,平均每5個月換一次工作。從事過的工作很多,但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第一份工作在事業單位,覺得工作枯燥且受排擠而毅然辭職;第二份工作在報社做編輯,因為經常將稿件、版式弄錯而受到批評,決定不再受主編的“窩囊氣”;第三份工作改做記者,因為將采訪對象和事件張冠李戴而被停職;第四份工作做廣告策劃,因為經常遲交文案又嫌工作太累,於是選擇離開……
幾乎沒有一份工作是林希滿意的,所以她也不認真對待,更別說做出什麼成績,除了抱怨之外沒有任何收獲,升職加薪的好事兒完全跟她絕緣,至今也沒看著一分錢的存款。
難怪被朋友說:“你這是在跟生活撒嬌呢!跟父母撒嬌你能換來一個玩具、兩顆糖果,跟朋友撒嬌你能得到一個微笑、兩次大餐,跟男友撒嬌你能得到一個擁抱、兩塊巧克力。現在你跟生活撒嬌,它可不是你老媽、你老友或你老公,隻能招來它的一記白眼、兩個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