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些植物學家在研究植物樹幹增粗速度時發現,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情感世界”,還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植物樹幹有類似人類“脈搏”一張一縮跳動的奇異現象,或許有一些人會問,植物的“脈搏”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每逢晴天麗日,太陽剛從東方升起時,植物的樹幹就開始收縮,一直延續到夕陽西下。到了夜間,樹幹停止收縮,開始膨脹,並且會一直延續到第二天早晨。植物這種日細夜粗的搏動,每天周而複始,但每一次搏動,膨脹總略大於收縮。於是,樹幹就這樣逐漸增粗長大了。
可是,遇到下雨天,樹幹“脈搏”幾乎完全停止。降雨期間,樹幹總是不分晝夜地持續增粗,直到雨後轉晴,樹幹才又重新開始收縮,這算得上是植物“脈搏”的一個“病態”特征。
如此奇怪的脈搏現象,是植物體內水份運動引起的。經過精確的測量,科學家發現,當植物根部吸收水份與葉麵蒸騰的水份一樣多時,樹幹基本上不會發生粗細變化。但如果吸收的水份超過蒸騰水份時,樹幹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時樹幹就會收縮。
了解這個道理,植物“脈搏”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夜晚,植物氣孔總是關閉著的,這使水份蒸騰大大減少,所以樹就要增粗。而白天,植物的大多數氣孔都開放,水份蒸騰增加,樹幹就趨於收縮。有相當多木本植物都有這種現象,但是,“脈搏”現象特別明顯的還當屬一些速生的闊葉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