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教堂之謎(1 / 1)

在法國南部蘭克多地區,有個叫雷恩堡的小村落。1885年,這裏來了一個叫索尼埃的年輕神甫,接管那裏的教堂。索尼埃神甫很窮,毫無私產。教區給他發的那一點工資實在不足,隻好靠區內教友捐助和自己漁獵所得維持生計。11年後的1896年,這位昔日一貧如洗的神甫竟開始變得像百萬富翁那樣揮金如土:買田地,蓋別墅,修花園,尤其是還花錢為村子和那座老教堂增添了好多昂貴的設施。主教問他哪兒來的這麼多錢,他回答說是巨富們捐贈的,捐助者的身份以及慷慨解囊【慷慨(kānɡkǎi)解囊:毫不吝嗇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的動機都要保密。1917年,索尼埃死了,這個秘密也永遠留在了棺材裏。

許多聽到這事的人,他們相信那位神甫是偶然尋得埋藏於地下的寶藏,而將發掘所得設法賣給了願意保守秘密的買主。當時甚至有人估計,索尼埃找到的很可能就是傳說中耶路撒冷遺失的寶藏。這種推測也是有曆史根據的。所謂的“所羅門王寶藏”本來藏在耶路撒冷聖殿,公元407年被羅馬人掠去,並且曾在羅馬展覽。據說後來到了公元410年,維西哥德人在羅馬大肆【肆:sì。】劫掠,這批寶物被搶劫而去。公元5世紀末,維西哥德人征服了大半個西歐,並且修建了一些壯觀的城市和要塞,其中有一座是山頂小城。這座小城在維西哥德人勢力衰弱後,成為他們最後的據點之一。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這座維西哥德人的堅強城堡,終於麵目全非,成了一個孤零零的小村子,這就是雷恩堡。

最大的可能就是1885年索尼埃神甫來到雷恩堡時,維西哥德人將掠奪所得,包括耶路撒冷的寶藏,埋藏在這個山區的眾多天然山洞或隧道裏。

5世紀時,高盧地方的法蘭克人勢力強大,先後由好幾位帝王統治,曆史上稱為梅羅文加王朝。曆史事實表明,梅羅文加王朝最後一個統治者達戈伯特二世在7世紀末遇刺時,其子帶著父王遺下的大量財寶逃到蘭克多地區。當地傳說達戈伯特年輕的王子後來死於雷恩堡,並且被埋在了那裏。

作為神甫的索尼埃當然知道這個地區和這個村落不尋常的曆史,也知道他那座搖搖欲墜的小教堂是1059年在一個更古的維西哥德舊址上建造的。1891年索尼埃說服了教區內的教友,大家捐款修葺【修葺(qì):修理房屋。】教堂,他把祭壇台上的石板搬開後,發現擺放石板的空心柱子,其中一根藏有一些古代羊皮文獻。乍看起來,這些似乎都是些福音抄本,但索尼埃在仔細審閱之後,發覺字裏行間隱約有一套複雜的密碼,這就是他後來奇怪表現的由來。

索尼埃神甫拿了羊皮抄本到了巴黎,請一些內行的神甫幫忙,結果真的將密碼破譯出來。密碼提到雷恩堡附近地方的特殊標記,索尼埃都可以認出來。他還注意到抄本上提及達戈伯特和猶太這兩個字時,都和奇妙的字眼“財寶”聯係在一起。索尼埃第一次搜索的結果,發現了一些埋藏已久的梅羅文加人文物,他把這些發現完全公開。但接著事情就變得神秘了,之後發生了什麼事,使他突然成為巨富,就隻能靠猜測了。

很長時間以來,人人都懷疑雷恩堡是個還沒有揭開的聚寶盆。再加上索尼埃神甫和那座古時代教堂的事跡,引來了許多熱心尋寶的人們。他們也想步神甫的後塵,發一筆橫財。一心跑來尋寶的人太多了,村裏人很生氣,就豎起了一塊牌子,上寫:不許發掘。但自從索尼埃神甫以來,並沒有人找到過什麼東西,也沒有人查出索尼埃神甫可能發現而且賣掉了的金銀珠寶,現在究竟落入何人之手。不管那些財寶是什麼東西,也不管這些財寶現在轉移到什麼秘密收藏家之手,那位年輕的索尼埃神甫可能已盡得所藏,隻留下後人們對著這些塵封的秘密冥思苦想【冥(mínɡ)思苦想:深沉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