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瑤每次見太後都打足十二分精神,太後在後宮浸淫幾十年,什麼大風大浪沒有經曆過,什麼人看不透,她甚至一夕間賜死幾十條人命,又是何等的鐵石心腸,所以青瑤根本就沒想在太後跟前玩花樣!直接跪在太後跟前道:“嬪妾知罪,請太後責罰。”
太後眉頭都未抬一下,問:“你何罪之有?”
青瑤道:“欺君之罪。”
太後淡淡道:“既然是欺君之罪,你該到皇帝跟前負荊請罪,為何跪在哀家這裏?”
青瑤道:“嬪妾不怕皇上責罰,隻怕皇後娘娘受嬪妾牽連,太後您應該知道,皇上對皇後一直心懷芥蒂。”
“事關皇後?”太後臉上總算有了興趣,“她一直在坤寧宮裏躲清閑,她能有什麼事惹得皇上不高興?”
太後倒是個明眼人,知道是明瑜自己不肯出來,青瑤道:“隻因皇後有難言之隱。”
太後沉聲道:“別給哀家繞彎子!”
青瑤連忙伏地,“皇後娘娘已有四個多月的身孕。”
“什麼!”繞是太後也驚得站起身來,怒道,“這是何等大事,為何今日才說!”
青瑤見太後如此重視,心中大石倒是放下了,道:“嬪妾略懂醫術,偶然切脈才知,隻是當時皇後已被皇上禁足,皇後身子又一直不好,隻怕留不住孩子,若是跟孩子無緣,說出來反倒讓太後和皇上空歡喜一場,所以才將此事瞞下。”
太後聽聞皇後懷上嫡子,欣喜異常,倒是不急著追求誰的責任,“現如今呢?皇後身子如何,腹中骨肉如何?”
青瑤回道:“母子均安好。”
“那就好,真是祖宗保佑,不枉哀家吃齋念佛這麼多年,總算盼到嫡子。”太後進了小佛堂謝了菩薩後才又出來,“這是喜事一樁,你大可直接告訴皇上,皇上定然不會怪罪。”
青瑤道:“皇後懷胎四個多月,皇上現在才知道,就是有心饒了皇後,隻怕麵子上也過不去,宮中姐妹甚多,人多口雜,難保不會傳出些不好聽的話來誤導皇上,若是此事由太後無意中發現,下旨懲戒皇後的隱瞞,孰輕孰重全掌握在太後手中,皇上一向孝順,自不會在此事上再插手為難皇後,太後還能做個順水人情,讓帝後和好,豈不是美事一樁?”頓了頓又說,“自從嬪妾進宮後,親眼目睹皇後出入冷宮,幽禁坤寧宮,雖說貴為皇後,卻也隻是徒有虛名,連宮女太監都不把她放在眼中,這幾個月來,皇後為了孩子忍辱負重,嬪妾都看在眼裏,嬪妾是皇後的侄女兒,才敢在太後跟前大膽說這番話,皇上畢竟日理萬機,管不了後宮的事,若是今後能得太後撐腰,相信皇後腹中孩子也能安落地。”
太後神色早已緩了,不過還是哼道:“好一張利嘴,看來哀家今日不答應也要答應了。”
青瑤笑道:“太後說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皇後懷的是您的嫡孫。”
太後又哼了一聲,“你呢,瞞了這麼大一件事,你說哀家該如何罰你?”
青瑤道:“太後如何處罰,嬪妾都無怨言。”
“罷了,你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罰了你皇上又要心疼,再則你這個姑姑進宮十幾年了還是沒有半點長進,有你在,或許還能提點她一二,起來吧。哀家這就到坤寧宮瞧瞧,看你說得是否屬實。”
“恭送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