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瑤神色不變,又恭敬的朝皇帝叩頭,“謝陛下賜名。”
皇帝起名來了興致,道:“索性把位分也定了,就封個嬪吧,朕瞧你小小年紀舉止已很是端莊,以後就是莊嬪吧。”
貴妃忙笑道:“這可是天大的殊榮,莊嬪妹妹還不趕快謝恩。”
方玉瑤,不,如今的方青瑤隻能再次下跪謝恩。
皇帝這才真正特赦了她,看下一個秀女。
方青瑤被宮人領著出了重華門上了馬車,皇帝當庭冊封的莊嬪,才出大殿,消息就傳開了,宮女太監們跪了一地,齊聲口呼:“恭喜小主,恭送小主。”
*
貴妃得寵又掌著後宮的權柄,因此貴妃的長寧宮總是很熱鬧,相比皇後的坤寧宮顯得有些過分冷清了,除了當年的潛邸舊人偶爾來探病外,後進的妃嬪和六局一司的人已有半個多月不曾上門。
“是有些不像話,要臣妾說還是娘娘太仁厚了,該拉出一兩個來好好敲打敲打,讓她們知道誰才是當家主母。”說話的寧妃,一向心直口快。
“她們也有她們的難處,現在娘娘不管事,身子又欠安,走動頻繁了,反給娘娘添累贅,還影響娘娘休養。”安妃謹慎,哪怕這裏沒外人,也不留任何話柄。
寧妃有點不屑她那套,不過到底安妃和她一樣,至始至終還是站在皇後這邊,當初潛邸舊人,一妻三妾,貴妃在三個妾室中排在最末,自從皇後失子,貴妃產子之後,貴妃一躍到了她們前麵,位分還是僅次於皇後的貴妃,如今索性連皇後管宮的權利也撈走了,皇後無子無寵無權,剩下的唯皇後這個名分而已,以貴妃如今的君寵和她爭氣的肚子,皇後若再不出招,隻怕連鳳印都要易主,好在皇後終是想通了,她們今天過來也是想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暖閣子燒著銀碳,寧妃和安妃熱得都沁了出汗,皇後歪在塌上裹著錦被,手上抱著暖爐,腳下塞著湯婆子,看上去依然很單很冷的樣子,這兩年皇後的身子是差了點,她不是不想爭而是沒法爭,要不是後宮的局勢已影響到前朝,隻怕她還要繼續避世。
“畢竟進宮日子淺,再熬幾年,就能明白了。”皇後還是一貫的寬厚,隻是才說幾句就一陣咳嗽,錢嬤嬤連忙捧上熱茶,皇後就著她的手喝了幾口,才緩過來,繼續道,“想當初咱們在潛邸的時候,還不是一樣沒頭蒼蠅似的,要不是太後她老人家照撫著,還不定闖出多少禍來,我是身子不好,實在顧不上,你們也是宮裏的老人了,該點撥的還是要點撥,別闖了禍來,驚動太後老人家,就要說你們的不是了。”
寧妃和安妃連忙一起起身,垂首道:“娘娘說的是。”
皇後朝她們壓了壓手,“都坐。”還想說些什麼,皇後身邊的大宮女紅葉掀開簾子進來,走到皇後跟前,耳語一番。
皇後的神情不變,嘴角邊始終擒著一抹笑,等紅葉說完了,點點頭,“你先下去吧。”
寧妃和安妃的耳朵早豎直了,可惜一句沒聽到,從皇後的臉色也揣摩不出什麼,寧妃心急張口便問:“留了嗎?”當初方家將幾張畫像送進宮讓皇後挑選的時候,皇後喊來寧妃和安妃一起參詳,三個人一致選了方玉瑤。
皇後將被子裹了裹,這才淡淡道:“留了,當場封了個莊嬪。”
寧妃和安妃對視一眼都露出喜悅的笑容,齊聲讚道:“娘娘的內侄女自是極好的,該有這樣的殊榮。”
皇後依然不緊不慢道:“就是嫌丫頭名字裏的玉字不好聽,俗氣,改了個青字,嗯,方青瑤,倒是大氣不少。”
寧妃和安妃又同時變了臉色,皇上如今真跟皇後生分了,雖然留下皇後舉薦的人,卻拿名字大做文章,玉通瑜也,皇後的閨名叫方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