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冤家路窄逢莽青(1 / 2)

第四章冤家路窄逢莽青

目送著青萍出了大門,鏟七把傻八拎著扔回了小間。“回去換件衣服,等會兒去你二姨那邊吃晚飯。”鏟七說,傻八不情願的走去了小屋。鏟七一閃身回了自己屋,一眨眼的功夫也換上了一套立整的衣裳,這回是一件墨綠色的長衫,除了光頭有些不協調之外,這身衣服把鏟七襯托的更帥氣了。不過他還是把自己的小鏟子悄悄地塞在了長衫下麵,確認了一下沒有什麼毛病之後,這才拉著傻八出了門。

往白二姨那邊去約莫著有一炷香的時間,鏟七捏了捏傻八的小手。

“八兒,師傅問你話,今天有人動我的箱子了?”鏟七問。

“師爺。”傻八簡短的說。

“知道了。”鏟七心說我就知道,又是老家夥。剛才換衣服的時候鏟七已經悄悄地檢查過了,底下箱子裏的錢又少了不少,看來最近得想法接一單生意了,眼下錢越來越不值錢,紙幣不中用,大洋的兌換比例也是一天一變,銀行和票號說倒閉就倒閉,身邊沒有現錢總覺得不踏實。更何況自己身邊有一個小的,還有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老的。

穿過鏟七住的這條無名小巷的後身,是一片破敗的棚戶區。眼下年景不好,朝代也亂了,所以很多老百姓都覺得在城裏守著一口空鍋還不如去農村守著半畝地來的實在。所以華夏大地上千百年的曆史,恐怕還是第一次開了一個城市難民往農村逃難的先河。

這片荒廢的棚戶區就是原住民舍家撇戶之後剩下的一片破落的空屋。按說上海這個地界,發展得早,來錢的門道也多,應該不至於讓各家各戶的背井離鄉。主要是這片棚戶區的位置不好。

現在的年景,到處都是殖民地,東一塊西一塊的,尤其是上海,很早就劃分了殖民地的領域,如果把所有的各國的殖民地在地圖上塗上不同的顏色,那恐怕上海市的地圖看上去就會像是一塊縫滿了補丁的包袱皮。而這片棚戶區就是在兩塊殖民地的夾縫裏麵,到處被殖民地的巡警壓榨再加上附近的地痞流氓的騷擾,時間久了,該走的自然都走了。

鏟七帶著傻八走這條捷徑,他們一直都這麼走,傻八這孩子膽子大,別說有鏟七在身邊,就是他自己平時也敢走這片漆黑的夜路。

“老大,我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從這邊走…”前麵隱隱約約的傳來說話的聲音。傻八最先停了下來,他認出來這個聲音有點沙啞,就是白天跟在莽青兒身邊的一個跟班。

鏟七也警惕的停下了腳步,空氣似乎都有一點凝固了,溫度似乎都比剛才要低了幾度。鏟七看了看四周,破敗的房舍狹窄的巷道,雖然這片棚戶區裏還住了幾戶,但是這慌亂的世道,誰也不敢多管閑事兒,流氓打架這事兒天天見,早就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估計著也不會有人來搭手,而這正是鏟七想要的。

“怕麼?”鏟七問身邊的傻八,這孩子沒有說話,反而往前跨了一步,站在了鏟七前麵。借著月光,鏟七看到傻八嘟著個小嘴,張開兩個小胳膊,擋在鏟七身前,弄得鏟七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