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祝壽(1 / 1)

今夜的皇宮,熱鬧非凡。

國朝大運六年冬月十九日,是端懿太後六十壽誕,皇上下旨於乾元殿設宴,為太後祝壽。

眾人坐定之後,皇上下階而立,撩衣跪倒。太後急忙命人相攙,皇上擺擺手道“母後撫養兒成人,輔助朕登基為帝,朕深知母後不易,借此六十壽誕之日,兒恭祝母後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眾臣忙附和道“恭祝太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太後站起身,走至皇上跟前,伸手扶起皇上道“皇上有心便好,何必行如此大禮?哀家隻望你能夠勵精圖治,勤謹治國,以保我朝江山永固”,皇上道“兒定不負母後所托”。

皇上扶著太後入席坐定,隻見這時從殿外來了一位衣著華貴的婦人,濃厚的妝容,一身大紅的禮服妖豔無比,頭上的步搖因著搖動而發出清脆的響聲,走至階前,躬身下拜。“臣妾給皇上請安,給太後請安!”,太後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仍舊顧自抿著茶水。樂貴妃跪在地上,站也不是,跪也不是,一時間尷尬無比。

皇上抬頭打量了她一眼,輕咳一聲道“貴妃快起來吧,今日是太後壽辰,因何來的這樣遲?”樂貴妃道“臣妾因今日是太後娘娘聖壽之期,不敢怠慢,特在紫雲宮為太後娘娘準備壽禮”皇上笑道“貴妃有心了,不知你這壽禮何在?”這時,樂貴妃起身立在一旁,身後的太監上前展開抬著的一軸素色雲錦,上麵用金線繡著百種壽字。樂貴妃上前再次跪下

“陛下,太後,這幅百壽雲錦,是由雲兒手書。臣妾繡成,特此恭祝太後,千秋萬代,多福多壽!”。

一時間,殿內一片誇讚之聲。這個說“貴妃娘娘果然是溫良恭孝,良儀淑德”,那個說“二皇子也是至孝之人,難得如此有心了!”總之是一片恭維之聲,跪著的樂貴妃,座上的李梓雲,甚至於樂貴妃的父親太師樂東樓臉上更是忍不住的笑意。

但唯獨太後娘娘臉上依舊淡漠

“難為貴妃有心了,劉嬤嬤,收下吧”

之後便沒再多說一句。殿中之人見此,便已知太後之意,瞬間就沒了聲音,隻剩下樂貴妃站在階下臉上風雲變幻,二皇子在座上仿佛要捏炸了酒杯,樂太師更是恨不得把腦袋塞進桌子底下。皇上見氣氛有些尷尬,便對樂貴妃笑著說“貴妃辛苦了,快入座吧”,樂貴妃勉強一笑道“是”。

還未等坐下,便突聞殿外鼓聲陣陣,眾人皆不知何事,都將目光看向殿外。隻見兩隻舞獅在把勢的引領下,從殿外舞進了殿內,兩隻獅子上下翻騰,兩隻獅頭左右搖擺,看的殿內眾人盡皆叫好,太後也是高興的很。舞到正精彩處。兩隻獅子直直的立了起來,口中吐出兩道紅綢,上麵燙金大字寫著“天地同壽,日月齊光”。太後笑道“這也是有心了,哀家很久沒有看到舞獅了”。

這時,隻聽下邊說“皇祖母,可否喜歡孫兒為您準備的壽禮?”,太後一愣,隨後便笑道“謙兒,乖孫兒,你在何處說話?”這時,打頭的一隻獅子摘下頭套,露出了一張白皙的麵孔,因為劇烈運動,更增添了一層淡淡的紅潤,一雙丹鳳眼,似喜非喜,兩道濃眉如墨畫,真似金童轉世,讓人一眼即再難忘記。太後見此更加高興,忙招手道“謙兒,來皇祖母這兒”,李梓謙將頭套扔給旁邊的小太監,走至太後身邊。太後拿手帕擦了擦他額頭的汗珠道“謙兒,你的孝心皇祖母自是懂得的,何必累著自己為哀家作這樣的壽禮?看這一身的汗,快去添件衣服,莫要病了”。李梓謙笑了笑“孫兒身體壯著呢,沒事的,皇祖母莫要掛心”,太後佯嗔道“莫耍貧,你自小身子就弱,快去!生病了又要幾日難受”皇上也附和道“謙兒,快去添件衣服,莫要讓父皇和你皇祖母掛心”,李梓謙這時才道“那孫兒便先去換件衣服再來為皇祖母祝壽。”太後笑道“快去吧”。

看著李梓謙離去的背影,樂貴妃暗暗咬牙,看了眼坐在自己旁邊的二皇子,臉色更是陰沉的很,隻顧一杯接著一杯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