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董卓進京(2 / 2)

看來以後要找一些合適的機會,給關羽提個醒了。

馬超暗暗的想道。

其實馬超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關羽,比起原本曆史上真正的關羽,已經收斂很多了。曆史上的關羽,在投效到劉備麾下之後,劉備的部下除了張飛之外,便再也沒有人可以和關羽一較長短了,而且曆史上因為劉備前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使得其展現自己的舞台並不寬廣,除了呂布等少數幾個人之外,導致關羽罕逢敵手,經過十餘年的時光,逐漸讓關羽的自傲發展到了無法節製的程度,最後才導致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一幕悲劇;

而現在關羽陰差陽錯的投效到了馬超的麾下,在和馬超第一次見麵的時候,關羽便發覺馬超年紀雖小,可內勁的修為卻是駭人聽聞,哪怕是關羽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單以內勁而論,他自己並非是馬超的對手,當初之所以能勝過馬超一籌,不過是因為他比馬超虛長十來歲的光陰罷了;此外,馬超麾下的名將可不在少數,趙雲、太史慈、徐晃,各個都是可堪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每個人的武藝修為也都不弱,這就讓關羽的傲氣不得不為之收斂了一些。

另外馬超所展現出來的各方麵才能,無論是指揮作戰的能力,還是吟詩作賦的才華;無論是別具一格的獨到眼光,還是敏銳、透徹的思維能力,都讓關羽感到深深地佩服,因此才心甘情願任由馬超驅弛。

綜合以上多種因素,現在的關羽的確是很傲氣,但是比起曆史上的關羽,其實已經算是好上許多了。這種細微處的變化,縱然是關羽自己,也未能察覺,但這種變化,顯然是有益於關羽今後的發展的。馬超之所以認為關羽的傲氣會限製他的發展,不過也隻是因為他太過器重關羽,想要將關羽打造成完美的帥才罷了。

在馬超思緒紛飛的時候,許慈站起身來說道:“主公,雲長所言,也不無道理。董卓放著西涼的基業於不顧,卻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趕到洛陽去,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大好的機會。等主公趁此良機占據了整個西涼,那董卓卻也不足為懼了。”

許慈的話,引起了馬超部下武將們的一致讚同,一個個興奮地摩拳擦掌了起來,恨不得現在就能到沙場上廝殺一番,將整個西涼給打下來一樣。

坐在馬超最近座位上的賈詡,見到武將們的神情,忍不住眉頭微微一皺,嘴唇微微翕動了一下,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可是話到嘴邊,卻又被他給咽了下去。他倒是要看看,馬超究竟會作何選擇?

“嗬嗬,諸位求戰的情緒高昂,是件好事。”話鋒一轉,馬超道:“但是,現在還不是求戰的時候。”

摩拳擦掌的眾人,聽到馬超這句話之後,全部靜止了下來,將目光紛紛看向馬超,等待著他說出原由。

馬超不慌不忙的伸出三根手指,掰著手指一一道來:“第一,董卓雖已進京,但還是西涼刺史,在他沒有做出對大漢不利的事情之前,我們還不能公然站到他的對裏麵去,否則容易落人口實;第二,我們目前的戰鬥力雖已足備,但是財政基礎薄弱,尚不足以支撐起一場大戰,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積累;第三,董卓這次進京,總共隻帶走八千餘人,大部隊依舊留在西涼,再加上其他各郡聽從董卓號令者,兵力遠勝於我們,以我們目前的實力,還不宜與其正麵交鋒,我們還需再忍耐一下,耐心等待時機。況且我軍近年來屢戰屢勝,將士們的心中難免有些傲氣,在出征之前,我們還要設法抹平將士們心中的這股傲氣,否則,驕兵必敗!”

最後,馬超做出了總結:“吾料定,董卓進京之後,京中必定會發生巨變,等這場巨變逐漸達到頂峰的時候,才是我們出手的最佳時機。在此之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厲兵秣馬,為不久之後的大戰做好各方麵的準備!”

長長的一番話說完,馬超轉頭看向賈詡,笑著說道:“軍師,你覺的我說的這些,可對?”

賈詡方才的欲語還休,並未能逃脫馬超的法眼,馬超心知這是賈詡對自己的又一次考驗,因此在指出了大的方針之後,刻意的追問了賈詡一句。

在馬超的追問之下,老謀深算的賈詡也忍不住麵龐有些發燙,訕笑著站起身來,一揖到地,心悅誠服的拜道:“主公明察秋毫,詡拜服了。”自從投效到馬超麾下以來,賈詡幾乎沒提出過什麼有建設性的提議,一方麵是他明哲保身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麵,其實是他也在刻意考驗馬超,想要看看馬超究竟值不值得他托付大事。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再加上剛才馬超的冷靜分析,賈詡終於被馬超徹底的折服了,適才對馬超所說的那句話,也就等於是他真心歸服的誓言了。

對賈詡的心思,馬超自然是明白的,見到賈詡終於願意真心為自己謀劃未來,馬超忍不住暢快的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