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董太後的暴斃,多半是何進與何太後做的手腳,可是此刻何進勢力已成,朝野上下、宮闈內外的武裝勢力,泰半都已經落入了何進的手中,張溫等大臣直至此刻,才徹底失去了對何進的希望,卻無可奈何發現,現在他們已經奈何不了何進了。
至此,朝廷的大權徹底落入了何進的手中。
何進本是屠夫出身,心胸狹隘,在手握朝廷大權之後,不思整頓吏治,反而將個人的恩怨淩駕於朝野之上,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打壓張讓等十常侍的身上,意欲將他們全部鏟除,徹底肅清自己的心腹大患。
這一日,何進將信得過的十餘位將軍召入府中,商議如何徹底鏟除張讓等人之事。
得到何進邀請的,除了他本部的將領之外,袁紹、曹操和淳於瓊這三位在擁立劉辯登基過程中,立下了大功的人也接到了邀請。
“諸位,方今宦官勢力日漸削弱,是到了該連根拔起的時候了,眾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何進絲毫沒有遮掩,看門見山的問道。
一名副將站起來行禮說道:“大將軍,張讓等賊眾雖已勢弱,可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將軍萬不可小覷他們。不若在地方上尋找援軍,彙合大將軍本部人馬,裏應外合,徹底清楚賊患!”
何進聞言,大聲讚道:“好主意!好主意啊!”
見到何進認同了這個提議,袁紹的眼珠轉了轉,站起來說道:“大將軍,西涼刺史董卓,兵精糧足,麾下的飛熊衛悍勇難當,豈不正是大將軍的好幫手麼?”
袁紹的話音剛落,一旁的曹操忽然大聲笑了起來,引得何進轉頭看向曹操,疑惑的問道:“孟德,因何發笑?”
曹操站起身來,道:“大將軍,若要誅殺宦官,隻需要數十名勇士便夠了,何必非要召來董卓?這豈非是驅虎吞狼嗎?”
何進聞言,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怒道:“曹孟德!本將原以為你是條磊落的漢子,卻不料你竟是如此的包藏私心!宦賊不除,我大漢何以安生?來人呐,將曹孟德給本將趕出府去,自此以後,不準他在踏入我大將軍府半步!”
何進身邊的陳琳聞言,連忙站出來為曹操求情:“大將軍,還請三思啊!孟德之言,並非沒有道理,宦官之亂,猶如疥癩之疾,可西涼董卓,誠如猛虎之患啊!”
何進自掌握朝廷大權之後日益驕縱,已經變的聽不進任何的勸告了,對往日言聽計從的陳琳也是冷落了許多,此刻見到陳琳公然為曹操求情,心中怒火中燒,冷哼了一聲,怒道:“陳琳!連你也敢悖逆於本將了嗎?來人,將陳琳一並亂棍打出去!”
侍候在兩側的武士,得到何進的命令之後,立刻手持大棍上前,照著曹操和陳琳就是披頭蓋臉的一頓亂棍,將兩人一路從大將軍府的大廳之中趕出了門口。
將兩人趕出大將軍府之後,府門“砰”的一聲關閉了起來,似乎是永遠的斷絕了曹操和陳琳日後再次踏入大將軍的道路。
“大將軍……大將軍不可啊……請大將軍三思啊……”陳琳一邊痛呼,一邊聲嘶力竭的哀求著,祈求何進能聽進去自己的勸諫,哪怕他明知這是徒勞的,卻依然不肯放棄。
一旁的曹操站起身來,用手撫摸了幾下自己身上的傷痕,長聲歎息道:“何進你這個匹夫!日後令天下大亂者,必為何進啊!”
歎息之後,曹操走到陳琳的身邊,伸手扶起痛哭流涕的陳琳,勸道:“陳主簿,不要在喊了,何進是聽不見的,你還是跟我走吧。”
“跟你走?去哪裏?”陳琳轉頭看向曹操,有些茫然的問道。
曹操笑道:“自然是去我的府上了。你現在已經被何大將軍掃地出門了,難道還要流落街頭麼?”
陳琳固執的搖了搖頭,道:“不!我哪裏也不去!我就要在這裏請求大將軍收回成命,大將軍一日不見我,我便在府前跪上一日!大將軍一月不見我,我便跪上一月!”
“若是他一年不見你呢?你又能如何?陳主簿,何進早已非昔日之何進,你留下來,他也不會珍惜你分毫。不若留待有用之身,以後再尋找機會報效國家吧。”曹操不容置疑的說道。
最終,在曹操的勸說下,陳琳一步三回頭的,跟著曹操離開了大將軍府,向著曹操的府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