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孔子(2 / 2)

又過了五年,魯國發生內亂,沒辦法,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容易發生內亂。孔子這時想到了齊景公,於是就拿著名片來到齊國,找到了齊景公,齊景公一高興,準備把尼溪一帶的地封給孔子。這時,嬰子卻說:“孔子這個人太有才了,你封給他地,萬一哪天他在你的地盤建個孔國,國中之國,我們麻煩不是大了嗎!”齊景公一聽有道理,趕緊收回成命。

人太有才了,總會被人嫉妒的。二年之後,齊國的大夫想要加害孔子,孔子就向景公求救,但景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為孔子這個人有才,就說自己老了,管不了了,沒辦法,孔子隻好逃回魯國。

時光一晃,又是很多年過去了,孔子又收了好多弟子。在他四十八歲那年,他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出去搞旅遊,結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季氏家臣陽虎,陽虎這個人才厲害了,當時是魯國的實際掌權者,陽虎升孔子為小司空。

公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削弱三恒,拆毀三恒所建的城堡。三恒又是誰呢?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他們是魯恒公三個兒子的後代,也是魯國的實際掌權者。沒辦法,畢竟人家是實際掌權者,孔子的行動在半路中也隻得作罷。

一年後,魯國舉行郊祭,祭祀之後按照以往的例子,會把祭肉分發給孔子,孔子十分失望,心灰意冷,這次下定決心去周遊列國。於是孔子騎著他的小毛驢踏上了他的旅途。此時的他早已不在年輕,已經是五十五歲了。

一年之後,孔子來到衛國,當時的孔子已經是十分的有名氣,有才華,連衛靈國的寵妃南子都是他的粉絲。於是,南子就請孔子與他相見。但是子路對此很不滿,子路是誰呢?子路是孔門十哲之一,孔子著名的弟子,也是侍奉孔子時間最久的弟子。子路說:“南子名聲很壞,你不應該見她。”孔子卻說:“南子雖然名聲不好,但是卻並沒有做出有違天道的事,所以也是可以見的,我不能僅僅因此人家名聲不好就不見人家,這豈不是太過於失禮了嗎?”

孔子在衛國住了十個月,期間衛靈公對他好的很,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不幹活卻開著百萬年薪,這讓許多人眼紅,自然也招來了人嫉妒。有人在衛靈公麵前說了孔子壞話,衛靈公開始有點懷疑孔子,就開始在孔子住的地方安裝攝像頭。這件事被孔子知道後,孔子就帶著弟子從衛國跑了。之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由於亂七八糟的原因又回了衛國。我總結的是衛靈公對孔子是又愛又恨,時好時壞。愛的時候他想回來,恨的時候自然就想離開了。

公元前495年,孔子再次離開衛國,回到魯國。衛靈公在後麵大喊道:“我等你回來。”之後孔子又經曹國來到了宋國,當時宋國的司馬恒魋認為孔子得煩人,發出話來要取他腦袋。孔子嚇壞了,趕緊換上夜行衣,連夜奔逃。

孔子又經鄭國,來到陳國,覺得陳國也不是實現抱負的地亡,他又聽說楚昭王能納諫,十分開明,決心去投奔楚國。陳國中有親吳親楚兩派,親吳派怕孔子去輔助楚昭王之後,楚國更加強大,於是就派兵把孔子師徒等人圍困在了一個幽穀。孔子師徒幾人被圍困了七天,彈盡糧絕,都差一點封。但聖人就是聖人,當時圍困孔子的兩個兵勇被他們的頭目暴打,兩人氣得不行,就悄悄逃走,將孔子被圍的消息告知了楚國的邊防軍,楚國的邊防軍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趕到了幽穀,把孔子一行人救了出來,並護送到了楚國。

到了公元485年,此時孔子已經六十七歲了,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這無疑給孔子一個不小的打擊。

一年之後,齊國討伐魯國。孔子弟子冉有請求為魯帥與齊國一戰,結果大獲全勝。季康子問冉有的才能跟誰學的,冉有說跟老師孔子學的。於是,季康子派人將孔子從外國迎接了回來。至此,孔子告別為期十四年的旅遊生涯。

孔子回到魯國一年後,他的兒子孔鯉去世。

又過了一年,這一年孔子七十歲,他最鍾愛的弟子在這一年離世。

兩年後,子路死於衛國內亂,還被剁成了肉醬。孔子掐指一算,歎道:“看來我也快該去了。”

又過了一年,子貢來見孔子。孔子對子貢道:“殷商的人死時在兩楹柱之間,而我昨天夢見自己在兩楹柱之間祭奠,我自己的先祖就是商人啊!看來啊,我也快要死了。”

果然不出孔子所料,七天之後,孔子去世。其眾多弟子為孔子守墓三年,但子貢卻為他守墓六年。

孔子的政治思想:禮與仁,也可以說德治與仁治。

晚年最高思想,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小康思想。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美學思想:美與善的統一也就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重要的人生觀念,也比較值得我們學習的:“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