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萬古不變的真理,你一定要記住。
第一句話是:“老板希望用最少的薪水,讓員工幹最多的工作。”這個道理,大胡子馬克思爺爺已經在剩餘價值理論裏闡述得非常清楚了,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你還認為你的老板是上帝派來的使者,是你的主人,是你的依靠,是你的父母,那麼你應該去買一本《資本論》來看看。
你的老板可能用很高尚的理想來鼓勵你為他工作,但是,不管什麼高尚的理想,首先他得賺錢,賺到了“足夠”的錢,他才能去和你一起實現這個高尚的理想。至於“足夠”的定義,你是無權參與討論的。也許你的工資收入的絕對數非常的高,不過,想想比例吧!
你也不要以為你是什麼好人,這個萬古不變的真理還有第二句話:“員工希望拿最多的工資,幹最少的工作。”你不要跟我說,你沒有夢想過拿100萬的年薪,什麼也不幹,整天挑下屬的毛病這樣的美事。
辨證唯物主義說,所有的矛盾都有統一的時候。在這種相互矛盾的各自夢想裏,最終會很現實地達成一種協調——老板給出的工資剛好讓員工幹活,而員工幹的活剛好能讓老板給他們工資。一種偉大的平衡產生了,社會發展了,經濟發達了,財富開始遞增了。
但是,平衡並不是永遠的。在中國這個人力資源大國裏,老板少,求職者多,於是,老板們占了上風。求職者為了求得一份謀生的工作,紛紛降低自己的最低收入要求,破壞了行市。
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張去參加一個麵試,經過冗長、複雜的種種測試考核以後,小張終於見到了麵試官。經過了嚴格的“審訊”,問題終於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討論薪水。對話以這樣的方式展開:
麵試官:你談一下對薪資有什麼要求。
(這是一個非常陰險的問題。你認為企業會根據你的要求而提供給你想要的薪水嗎?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薪水體係,即使你能進入該企業,無論你是多麼重要,企業早就有自己的薪水標準來衡量你了,否則,他們要整個人力資源部製定複雜的薪資考核標準幹什麼用?)
小張:我希望每月工資能夠達到2000元,單位能夠幫我繳納三金,能夠有個地方讓我住,或者幫我報銷一部分租房費用。
(要求不高。如果你的各項指標都一般,那麼你會聽到這樣的話:)
麵試官:你的要求不高,很好,你很有主見。今天的麵試就到這裏,你可以在家等候我們的通知。
(當然這個通知永遠不會來。)
(如果你的各項指標讓企業覺得你是個超值的人才,對話將這樣展開:)
麵試官:你的能力很不錯,不過,你也知道,目前應聘這個崗位的人有600多個,我們需要精挑細選,我們企業,對人才是很重視的,我們希望找到最適合我們企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