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一虎這天找到程咬金,說:“老爺爺,我妹夫薛丁山都娶了兩個媳婦兒了,我和薛小姐的是得等到何年,何月,何日,何時呢?”
程咬金佯嗬嗬的說道:“一虎,你看最近元帥對你如何?”
竇一虎想也沒想就說道:“薛元帥對我還不錯,但這跟我和薛小姐的婚事有什麼關係?”
程咬金有點像暴走的衝從,什麼叫沒什麼關係,要是當父親的看好了,那這事不就結了麼,不過他還是沒發怒,不緊不慢的說道:“這不就好了麼?你等著,隻要等大元帥誇獎你的時候,你就會提親一提一個準。”
竇一虎想想也是,忙高興的說:“那就謝謝老爺爺了。”
程咬金見竇一虎忽悠過去了,便閃身走人,這時,薛仁貴下令,整頓人馬,三天後發兵西下,李治因進來身體問題,決定和軍事暫留鎖陽修養,派劉仁,馬慶,魏寶林,魏寶慶在鎖陽護駕。樊金定因受理風寒,不能隨軍,便派薛景山留城伺候他娘,其餘眾將,都跟隨元帥征西,程咬金身為老國公,也一同隨軍前行。
----------------
三天後,薛仁貴命薛丁山開路,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往西涼進發,真是旗幟劈空,刀槍明亮,隊伍整齊,這天正往前進,前邊探子來報:“啟稟元帥,前邊已到寒江關。”
薛仁貴早有耳聞,寒江關有名將把守,不易攻破,自古有語:堅不可摧,固若金湯。薛仁貴便下令城外紮營。
這軍營內封五行,外造八卦,設下各種埋伏:有翻板坑,拌馬繩,懸馬坑,攔馬栓.....樣樣俱全,有安排好蹲兵牆,站兵哨,還派遠探、近探,每過一個時辰上報探清敵情。一切準備就緒,薛仁貴開始傳令點卯,中將官都到齊後,元帥吩咐抓緊時機休息三天,帝江不來討針,不許擅自出營。
寒江關守將名叫樊宏,他有兩兒一女,兒子叫樊龍、樊虎,女兒叫樊梨花,在離恨天碧霞宮梨山老母處學藝。三天前,大元帥蘇海率領人馬從此經過,告訴樊宏:“唐兵不就會來奪關,須加嚴加防範,入寒江不保,拿人頭來見。”
蘇海率領人馬走後,樊宏派人到處打探軍情,加緊設防。沒過兩天,果然唐兵來到廣外紮營,他登上城樓一看,隻見旗幟飄揚,不由長歎一聲:“唐兵來的好快。”
樊宏回到帥府,樊龍、樊宏齊來討令:‘乘唐兵原來,人馬疲乏,,我們出關去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樊宏說:“乘人不備而出擊,贏裏也ubu光彩,還是讓他們歇著吧。”
------------
三天過後,糖軍用過早膳,元帥伸帳問道:“哪一位將軍討令前去打寒江關?”
竇一虎正要討令,薛丁山已搶到前頭,說道:“父帥,孩兒桃林前去打頭陣。”
薛仁貴見是愛兒前來討令,心中放了些心,總是觸犯軍規,以後帶兵難免有些叫他人心服口服,有丈帶頭陣,以後就算有些人不服也不會誤了大事,自古來就有士兵的動亂造成大局失敗,所以要打好杖就像帶好兵的道理,便點點頭說道:“丁山,頭陣打勝,士氣上漲,陣陣就勝,如若頭陣打敗,以後的每一陣揪會陣陣不利,你要多加小心,聽說關內有西涼名將把守,你對戰之時切不可大意。”
薛丁山領命,全身披掛,率領五百軍兵,上馬提戟來到關外,大聲喊道:“城上的士兵聽著,快去報告你們關中主將,就說城外來了大唐少帥薛丁山,要你們主將快快獻關投降,如若說個“不”字,等殺進關中,殺爾等雞犬不留。”
城上的士兵聽了,也不敢怠慢,他們不敢以為城下隻來了以個自稱大唐少帥的將領和五百軍兵,但,要是遇見想樊將軍那樣武藝高強的人,哪說的話是真的,到那時自己可要真倒黴了,忙急報到大唐上,樊宏聽報,說是少帥薛丁山前來討戰,緊皺眉頭,低頭不語。樊龍性急,沒等父親發話便上前說道:“自古有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父親立即出兵抵擋才是。”
樊宏有點擔心地說:“不急,我聽說薛丁山是糖營第一號驍將,勇冠三軍,我等恐怕不是他的對手。”
樊龍嘿嘿一笑,說:“父親並沒有和他交鋒,隻是聽說他厲害,哪是道途聽說罷了,須知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們怎能可張薛丁山的誌氣,而滅自己的威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