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的記憶無法一下子全部記起,菲澤爾暫時心中存疑,手上動作並沒有停頓多久,一邊回憶一邊繼續把代表五元素的正四麵體寶石擺放在對應的五個頂點。
擺放完畢,沒有任何反應,同時也發現了單純的移動寶石位置,並不會中斷魔法。
“果然沒這麼簡單呢。”意料之中的結果,但菲澤爾還是不禁失望的歎了一口氣:“會不會使用的是其他理論學說?”
菲澤爾閉上眼,輕揉額頭兩側的太陽穴,努力回想起那些淡忘的,既晦澀又繁雜的記憶。
“在我個人所知有限的曆史記載中,由於五芒星多是代表自然、生命、健康、平衡、甚至是神聖的符號,通常都是刻印或者繪製在各種物品上,作為護身符之類的用途。”
“對了,古時的占卜以及煉金術,好像也有使用五芒星這個符號的書籍記載,不過兩者對五芒星的定義有不同的學說和差異。”
講起不同的學說,菲澤爾靈光一現倒是想明白了一樣事情,那就是這些不同的學說並無高低對錯,隻是對同一件事物產生不同看法而已。
譬如一把利刃,其本身的本質不變,在士兵眼中,它可以是鋒利的武器;在平民眼中,它可以是便利的工具;在商人眼中,它可以是待沽的商品;在工匠眼中,它可以是精良的作品;在貴族眼中,它可以是好看的藝術品……
這,就是產生不同學說的因由。
不同的學說自然就會產生出不同的用途,占卜、宗教、魔法、巫術、煉金術,就相當於士兵用武器殺敵、平民用工具勞動、商人用商品賺錢、工匠用作品揚名、貴族用藝術品彰顯身份。
想明白了這一層關係,菲澤爾的思考和回憶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無需去考慮其他領域上的學說理論,根據現有的線索,眼前的五芒星陣是基於宗教信仰的魔法,顯然不是套用“八大元素”的魔法學說,況且在元素數量上也對不上號。
那麼與宗教以及五芒星扯上關係的學說理論,又有哪些呢?
“世界雌雄對半,五芒星代表萬物陰性的女神”顯然看上去最為符合這一條件,不過這個概念是對五芒星整體的一種定義,若是用這套學說理論套入到眼前的五芒星陣中,就不好解釋五種顏色不同魔法寶石,在五芒星陣中分別代表的是何種意義了。
除此之外,還有通過不斷發展,綜合並完善前人觀點,從而逐步形成,並影響至今的“四元素說”。
“四元素說”同樣嚐試解析世界萬物的構成,不同的是一者從宗教角度解析,一者從物質角度解析。
“四元素說”認為水、空氣、土和火四元素是世界的主要組成元素的論點,之後更是提出了第五元素“以太”的概念,將“四元素說”發展成為一種思想體係。
而第五元素的論點出現,隨之便有了爭議,繼而衍生出來五芒星頂端的靈魂元素的說法,後來甚至有宗教借用此論點,略作添改,成為一種宗教傳統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