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1日,距離吉川猛夫去惠勒機場觀看飛行表演已經過去了四。吉川最近10搜集到的情報終於以領事館的外交電文的形式從檀香山發回了東京。
根據之前海軍軍令部為吉川的指令,如無特別變化,這段時間吉川每十報告一次工作進展即可。而且報告措辭須謹慎,行文得盡量壓縮。
這麼做,目的是讓從檀香山發回東京的電報,與從斯德哥爾摩、開普敦、那不勒斯等地拍發回來的外交電報的頻率、流量大致相同,以此使那些對領事館進行無線電監聽的美國佬錯以為:日本對於珍珠港的注意,最多也就與世界其他的著名軍港一樣,並無什麼特別的興趣。
之前,吉川的情報都是夾雜在喜多總領事給東京外務大臣的工作電報中一同發回的。像今這樣單獨發報,還是頭一次。沒辦法,誰讓最近10吉川的“收獲”實在太多一點呢。無論他怎麼壓縮,也無法把內容都藏進領事館工作電文裏。
吉川這次發回的電報主要有三部分內容,首先是例行的珍珠港內軍艦停泊情況的報告。得益於春潮樓絕佳的地理位置,吉川第一次摸清了港口內的情況。截止至9日,港內一共停泊有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19艘驅逐艦、6艘駁船、艘大型油槽船和5艘運輸船,潛艇數量不詳。艘航空母艦分別於4日和5日出港,目的地未知。
其次是吉川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獲——珍珠港的曆史氣象數據。前不久,吉川假裝成文愛好者,跟那個研究了三十多年流星的業餘文學家西園寺老先生套上了近乎,請教了不少關於珍珠港附近文和氣候方麵的問題。
這個剛生過一場大病的獨居老人估計也是寂寞太久了,難得遇上個肯陪自己聊的人,絮絮叨叨對吉川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告訴吉川,“珍珠港三十多年沒有經曆過一次暴風雨,而且瓦胡島東西走向的山脈北麵總是陰,而南麵總是晴。”
這個信息讓吉川如獲至寶,這意味著飛機可以趁著陰從北麵突然殺出,對港口進行自由攻擊,而且發動襲擊的時間也可以不受季節的限製。相信這個好消息,會讓山本五十六等海軍高層非常高興!
電報的第三部分是關於珍珠港航空力量分部的。目前,吉川已經確認珍珠港的五個軍用機場中,駐紮在希卡姆機場的是陸軍航空兵第18轟炸機聯隊,第14戰鬥機聯隊在惠勒機場。海軍航空兵部隊部署在卡紐黑和福特島機場,另外還有一個伊瓦機場屬於海軍陸戰隊航空兵。
卡紐黑、福特島和伊瓦這三個機場的內部情況,吉川尚不清楚。但在赫特克少尉的“幫助”下,島上陸軍航空兵的情況已經基本被吉川掌握了。尤其是惠勒機場的第14戰鬥機聯隊,有多少架飛機、多少飛行員、幾條跑道、機庫、彈藥庫、油庫、維修車間在哪都被吉川摸了個底掉。
最後,吉川還在報告裏提別提到,他在惠勒機場發現了兩架與零式艦載機極為相似的新型戰鬥機。以及該款戰鬥機的改進型很可能將會取代老舊的P-6,和P-40一起成為島上美軍戰鬥機主力機型的情況。
很快,吉川的這份情報就被川大佐送到了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大將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