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利能這麼快就想到邀請著名戰鬥英雄來給新兵打氣這一招,約翰還是很有些吃驚的。幾前,他第一次在會上提出“全美之家”計劃的時候,布萊德利還幾乎對如何將心理學知識運用到部隊建設中一無所知呢。
當時,約翰是第一次代表師參謀部參加關於新兵接收、分配和訓練計劃的會議。在那次會上,他一鳴驚人,拿出了一個通過對新兵進行心理疏導調節,來讓部隊迅速提高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計劃,一下子就把布萊德利、李奇微和斯溫都震住了。
約翰在那個被他命名為“全美之家”的計劃裏,詳細分析了新兵在進駐克萊博軍營後可能遇到各種心理問題。他指出,大部分新兵在離開家鄉來到孤寂、生疏的兵營後,思鄉情切都是難免的。而嚴肅、枯燥的軍營生活也會讓新兵感到乏味,使他們意誌消沉,士氣低落。
所以,他認為要想讓部隊在短時間內形成凝聚力,以高昂的士氣投入訓練,就必須先幫這些新兵找到一個新的心理寄托,而這個“新家”就是8師。所謂“全美之家”,就是指要將全美師打造成全體官兵共同的心靈家園。
當然了,如果約翰當時提出的隻是這些純理論的東西,那布萊德利他們幾個還不至於如此驚歎佩服。關鍵是,約翰接下來提出了一係列切實可行的,讓新兵對8師產生家庭歸屬感的好辦法。
比如,讓伊頓中校先期安排一批來自佐治亞、阿拉巴馬、密西西比和田納西州(8師要接收的新兵都來自這四個州)的軍官前往各州兵站,提前做好迎接準備工作。並一路陪伴他們前往克萊博軍營,消除他們因離開家鄉而產生的心理焦慮。
比如在車站為新兵組織熱鬧的歡迎儀式,從亞曆山大市邀請一支銅管樂隊,一路吹吹打打,像歡迎英雄凱旋一樣,把新兵從火車站接到軍營。讓他們從進入軍營的第一起,就產生新奇和興奮感,暫時忘掉對家鄉的思念。
再比如,事先給每張床鋪貼上個人信息牌,鋪好被裝及床上用品(一般情況下臥具需要新兵自己排隊領取),並在每個人的個人物品櫃裏放置一張來自師長布萊德利的歡迎信。讓新兵一到就能有一個溫馨舒適的休息空間,而不至於麵對冷冰冰、空蕩蕩的宿舍和野戰帳篷。
此外,約翰還要求食堂必須為新兵提供熱乎乎的飯菜(這可不像得那麼容易,尤其是在新兵數量巨大,而且抵達時間不確定的情況下),並建議與亞曆山大市婦女和公益組織聯係,邀請社工誌願者為新兵開設臨時洗衣房,幫助他們清洗在漫長旅途中弄髒的衣物。
總之所有這些措施,目的都隻有一個,盡可能為新兵營造出“家”的氛圍,讓他們知道即使自己離開了熟悉的家鄉,在8師依然是有人關心他們的。這將極大地削減新兵的負麵情緒,讓他們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心態迎接之後的訓練生活。
布萊德利和李奇微他們都是老行伍,太清楚新兵在入伍初期可能出現的問題了。但是之前,他們從來都沒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過(目前美軍尚未認識到心理狀態對士兵的影響,隻有隨軍牧師偶爾肩負一些心理疏導師的作用)。
所以,約翰的這套計劃一拿出來,就讓他們有了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布萊德利在一連驚呼了好幾句“aazing!”後,當即拍板批準了這個計劃。
其實約翰之所以在後勤改革工作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還要花大量時間精力推動這個“全美之家”計劃,是有他自己的算盤的。
雖然上任才一周,但約翰對自己在8師的定位已經有了明確認識。他很清楚無論是搞軍事訓練,還是指揮作戰自己在布萊德利這些人麵前都沒有任何優勢。既然已經將後勤工作定位了突破口,他的目標就當好8師的“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