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珍重情義,心中有情人生有愛(2)(1 / 3)

的確,與任何人相處,都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夫妻之間也不例外。即便是相知相守的兩個人,各人也有各人的缺點、習慣、脾氣、價值觀等。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能達成一致意見,總是會有一些分歧。特別是在家庭中,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出現分歧,就可能會發生衝突,出現矛盾,要是處理不好,夫妻間就可能會出現問題。要避免這樣的現象,如季先生所說,夫妻之間就應當相互包涵,相互容忍,更要相互理解。

要理解,就當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要相互忍讓,要相互包容。而不是處處以自己為中心,自己想怎麼樣,就必須怎麼樣,全然不顧對方的想法;也不是什麼事都認為是對方的錯,自己一點兒錯也沒有;更不是凡事自作主張,不考慮對方。要知道,生活中,夫妻之間最重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才能規避矛盾,才能維護夫妻之間的感情,才能讓自己的家庭成為一個充滿愛的溫馨的家庭。否則,輕則可能讓家庭氣氛緊張,重則導致家庭破裂。

丈夫去外地出差,沒有及時跟家裏聯係,妻子以為丈夫在外花天酒地,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了。丈夫突然回家,正要開門時,忽然聽到屋裏有打呼的聲音。丈夫知道,妻子睡覺從來不打呼。家裏又沒有別人,於是丈夫以為妻子趁自己不在帶別的男人回家過夜。

於是丈夫默默走開,發了個短信給妻子說:“離婚吧!”然後扔掉了手機卡,從此遠走他鄉,杳無音信。

多年後,兩人在同一個城市相遇,妻子問:“你為什麼要不辭而別?”

丈夫說出了當年的情況,妻子流著眼淚說:“那天我走的時候忘了關電腦,打呼的是瑞星小獅子。”

但是丈夫說:“就算那時候我是出去花天酒地了,你也不至於立即就離家出走吧。”

而妻子也說:“而你呢,留下一個短信便杳無音信了,你怎麼就不能試著理解一下我的感受呢?”

……

最終,他們還是散了,各自離去。

他們的婚姻之所以會破裂,就是因為夫妻雙方相互不信任,不理解。各自都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對方的感受,結果就導致了這樣的婚姻悲劇。

要知道,最終陪我們度過一生的人,終究還是自己的另一半。在人群中尋找到自己喜歡的人,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何況是與之結為夫妻,組建一個家庭?因此,夫妻相處,首先,要相互珍惜。其次,要相互包涵。更為重要的是,要相互理解,要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這樣一來,才不會讓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誠如季先生所希望的:結婚以後,愛情的溫度會以另外一種形式與日俱增,而不是漸趨冰冷。

試想,這樣一來,夫妻之間相處,還會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還會產生什麼大問題?生活中,夫妻相處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忍讓,那麼這樣的家庭會非常溫馨,也會充滿愛。同樣,這樣的人生也是有情有愛的,是幸福的。

愛情的“人間正道”

季先生語錄:

如果一個人不想終生獨身的話,他必須談戀愛以至結婚,這是“人間正道”。

在文學上,人們常說,愛情是文藝創作經久不衰的主題。愛情也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人生體驗。就算是一個出了家的人,也可能曾有過一番“看破紅塵”的驚心動魄的經曆。

當包辦婚姻漸漸消失時,新時代的自由、文明之風吹來,如今這個時代,大家能自由戀愛、結婚,愛情依然是一種神聖而令人神往的東西。它普遍、神秘、重要,甚至玄妙。

古今中外,也有很多讓人感動得淚流滿麵的愛情故事。但是,大凡這一類愛情,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方式讓人無奈——不渝而至死。

比如,《焦仲卿妻》中,劉蘭芝投湖,焦仲卿上吊,最終才求得合葬,永生永世在一起。又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雙雙化蝶而飛。這也是一場悲劇愛情,卻又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再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先後飲毒而去。相愛至此,“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古話,說的也正是這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