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靈術顯威(2 / 2)

並且看到杜飛灰溜溜的離開擂台,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快意,這種感覺就像前世自己小時候老是被一個小胖子欺負,終於有一天,自己趁他一個人的時候,偷偷用木棍將他打暈在地時的感覺。

其實陳楓對自己有這種心理,並不奇怪,因為這種心理在絕大部分人身上都有體現。

人為什麼會特別願意記住仇恨,有的仇恨甚至能延續幾代人,難道仇恨的過程中自己不痛苦嗎?

陳楓將這歸於人類行為中的一個奇怪癖好,受虐癖。

有些人隻有在受虐的時候才會產生快感,人們都把這種行為歸為變態。

其實所有的變態行為都隱藏在人類的潛意識中,當這種潛意識爆發出來的時候,就成了變態行為。

陳楓認為,人類嗜好記住仇恨也是一種潛意識的受虐癖好,為的並不是忍受長期仇恨過程中的痛苦,而是最後大仇得報時的快感,這種快感就跟你付出努力,最後獲得成功時的感覺一樣,甚至來的更加痛快!

陳楓記得,在“大話西遊”中,至尊寶在帶上金箍之前曾問過觀音一句話,愛一個人在經過了漫長的五百年後,所愛的對象竟然發生了改變,可是仇恨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延續這麼久,甚至穿越了時空?

觀音忽悠他,說道這才是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目的,為了化解人世間的仇恨,但是憑借幾本連西天佛祖自己都不信的佛經就能改變人類的遺傳基因,改變人類隱藏在深處的潛意識嗎?

陳楓覺得,如果用人類行為學來解釋,也許可以說得通。

愛是一種付出,就算你最初的愛是一座大山,今天送出一塊石頭,明天送出一棵樹,大山再高再大,也有送完的一天,所以愛,特別是單方麵的愛是會慢慢變淡,甚至消失的。

隻有相互的愛才能長久,今天我送你一塊石頭,你回送我一棵樹,這樣兩座山才不會慢慢荒蕪、消失。

而仇恨則是一種收獲,就算你最初的仇恨並不大,可能隻是一塊小石頭,但是隻要你的仇恨繼續,今天放進一塊石頭,明天又放進一塊石頭,最初的小石頭終究會變成大山。

這座大山會不斷壯大,直到仇恨者自己承受不了為止,此時會有三種結果,一種是仇恨者自己無法宣泄而崩潰,另一種是將仇恨轉換,有人轉換成拚搏的動力,有人轉換成暗自的哀傷,但仇恨就在那裏,永遠不可能忘記。

最後一種就是大仇得報,將昔日的仇人踩在腳下,痛快萬分,對於仇恨者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仇恨從此從心中消失。

但如此做可能會引來另一種後果,就是如今被自己踩在腳下的昔日仇人,會生出新的對自己的仇恨。

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

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愛恨情仇,人類社會可能隻是一潭死水,永遠不可能這樣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