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在控球時,保持良好隊形,會有利於在丟球後立即展開就地反搶。
但球隊是不可能九十分鍾內一直執行這個戰術,所以,如何結束高位壓迫,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如未能通過反搶奪回球權,應在何時停止這個戰術?壓迫時間多長?投入幾名球員?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球的位置總是在不停地發生變化。
因此,出現了一個通用法則——五秒原則,即在丟球後的五秒內竭盡全力以最大強度實施壓迫。
如果球隊未能在丟球後的五秒內重獲球權,同時又沒有立即搶斷成功的良機,就需要回歸防守陣型。
我們很容易看出,高位壓迫是一種複雜而難以完美實施,並且對體能要求極高的戰術。
但是,巴塞羅那和多特蒙德的成功,以及西班牙國家隊在歐洲杯和世界杯的成功,令這個戰術風靡一時,足可見高位壓迫的重要性。
它有三個優勢:
1,穩固防守,這可能是最大的優勢。
2,避免空間丟失和陣型破壞,這優勢和第一點緊密相關。
3,提升進攻表現。
現利物浦主教練克洛普將高位壓迫稱作“世上最強的進攻組織”,就在於通過高位壓迫在對手的防守區域成功搶到球後能以離球門最短的距離以最快速的攻防轉換獲得得分機會,而對手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反應來組織防守。
不過,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非開球的球隊不會在開場後就實施這個戰術,因此我們通常看到的高位壓迫都是持球球員在對方半場丟球後立馬就地反搶。
但誰也想不到,赫爾城如此大膽的采用這麼冒險的戰術,而且居然還奏效了。
沒有料到赫爾城開球後不惜體力的對萊斯特城持球球員壓迫逼搶,方寸大亂的萊斯特城球員幾個回傳後,安迪·金在禁區前沿傳球失誤被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截到皮球,得到球的小豬沒等對手反應過來,立即在原地大力遠射,皮球直奔球門右下角。
反應快速的卡斯佩·舒梅切爾倒地撲救,由於施魏因斯泰格射門力量大,舒梅切爾無法抓住皮球,隻能將球撲出,但球沒能擊遠。
沒等萊斯特城的防守球員轉身,斜刺裏衝出一個人影正好跑到皮球前,一腳輕鬆的將球踢進空門,還在地上的舒梅切爾隻能無奈的回頭看著皮球在身後的球網內滾動。
進球者看了一眼滾進球網的皮球後,立馬張開雙臂,興奮的朝赫爾城教練席跑來,那黝黑的麵孔上隱隱能見到漲紅的臉色。
是誰進的球?
電視機前、電腦屏幕前,出現進球者的號碼。
20號,阿達瑪·迪奧曼德,上賽季才轉會到赫爾城的科特迪瓦前鋒。
這個進球,不但幫助赫爾城隊領先,而且還是英超聯賽新賽季的第一球,也是這個26歲前鋒的個人英超第一球!
當然,開場不到兩分鍾的進球,完全能排進英超聯賽最快進球榜的前十。
這不光是迪奧曼德的個人榮譽,也是赫爾城球隊的榮譽。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開場就領先強大的衛冕冠軍,看台上的赫爾城球迷們瘋狂的慶祝起來,整個球場一片沸騰。